有这样一部影史神作。
豆瓣超 200 万人打出 9.5 高分。
电影主人公甚至成为了一个流行文化符号。
它就是《阿甘正传》。
还有另一部影史神作。
豆瓣评分 9.2,至今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印度电影。
它就是《三傻大闹宝莱坞》。
两部经典电影,在今年产生了奇妙的交集:
《三傻》的男女主演,翻拍了《阿甘正传》。
带来了今年最重磅的印度电影——
《阿辛正传》
Laal Singh Chaddha
它本该是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印度电影。
男主是印度「国宝级影帝」阿米尔 · 汗。
女主是卡琳娜 · 卡普尔,继《三傻大闹宝莱坞》之后,两人时隔 13 年再聚首。
身兼制片人的阿米尔 · 汗,用了十年时间才谈下《阿甘正传》的改编权。
剧本前后也打磨了十年。
可翻拍版上映后的反响远低于预期。
票房成绩不理想,评价褒贬不一。
更令人没想到的是,竟然在印度国内遭到抵制。
问题究竟出在哪了?
今天就来说说这部饱受争议的印度版《阿甘正传》。
片头一片羽毛缓缓飘落,熟悉的感觉回来了。
直到羽毛落在拉辛 ( 阿米尔 · 汗 饰 ) 脚边,一段个人史诗拉开序幕。
他拿出一盒印度常见的小吃炸脆球,挤上汁水,送进嘴里。
然后说出了那句经典台词:
「妈妈说人生就像炸脆球,即使肚子吃饱了,内心却渴望更多。」
吃完他热情地向周围乘客讲述自己的故事。
拉辛的人设和阿甘完全一模一样。
他来自单亲家庭,从小由母亲抚养。
智商不高,有点跛脚,不得不靠矫正支架才能正常行走。
母亲总是鼓励拉辛说:
「不要自暴自弃,神明自有旨意。」
可他在学校总是受人欺负,只有女邻居鲁帕关心他,愿意和他玩。
有一次拉辛被同学追打,鲁帕让他跑起来。
于是奇迹发生了,拉辛跑着跑着直接摆脱了矫正支架。
自从解锁了跑步技能,拉辛的人生也如同开挂般迈上了快车道。
他以特长生的身份进入大学并顺利毕业,然后去参军。
在几次大战中全身而退,屡立战功。
退伍后还被印度总理接见,授予勋章。
拉辛为了完成战友的遗志,开办了一家内衣制造厂,并以女神的名字「鲁帕」命名。
结果鲁帕内衣销往全国,他狠赚了一大笔。
功成名就后,拉辛用跑步对抗生活的虚无。
跑了好几年后,成为了举国皆知的名人。
在这个过程中,拉辛的个人经历与印度近代的历史大事发生了重叠。
在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亲身经历了肯尼迪遇刺,水门事件和越南战争。
对应到《阿辛正传》中,就成了甘地遇刺,蓝星行动和卡吉尔战争。
火车不断前进,拉辛越讲越起劲,围在身边的乘客也越来越多。
谁也想不到,眼前这个穿着朴素的傻小子,竟是有名的千万富翁。
当火车到站,拉辛也下车了。
因为在这里等待他的是鲁帕。
和《阿甘正传》的情节一样。
阿甘在被珍妮一次次拒绝后,仍然愿意接受她。
多年过后,拉辛依旧坚定地选择了鲁帕。
两人度过一段甜蜜的时光后,鲁帕因病去世。
拉辛来到她的墓前,追忆似水年华,电影至此结束。
《阿辛正传》复刻了《阿甘正传》的叙事模式,再配上阿米尔 · 汗的演技。
按理说,这部电影的完成度很高。
豆瓣开分7.6,也还算不错。
但。
在印度和美国影迷打分的 IMDb,评分却跌至5.2分。
口碑翻车的原因在哪呢?
一方面是宗教原因。
《阿辛正传》上映后,在印度一度遭到抵制。
相关话题#BoycottLSC ( 抵制阿辛正传 ) 登上推特热门趋势。
因为片中对印度宗教极端主义的批评,引发了不少印度教徒的不满。
这不是阿米尔 · 汗第一次遇到此等情况。
2014 年,他主演的电影《我滴个神啊》就因为揭露印度宗教矛盾,还未上映就遭到印度教徒的抵制。
《我滴个神啊》
《阿辛正传》对印度宗教矛盾的批判更加直白犀利。
电影把《阿甘正传》中丹中尉的角色变成了敌军。
在《阿甘正传》中,丹中尉是阿甘的上级。
他在战争中失去了双腿,自怨自艾中,得到了阿甘的帮助和鼓励。
最终他成为了阿甘捕虾船的大副,重获新生。
可在《阿辛正传》中,这个角色被彻底颠覆。
穆罕默德本是战役中的巴基斯坦敌军,可拉辛并不知道,看见伤员就往回背。
刚被救下时,穆罕默德甚至想开枪解决拉辛,好在枪里没有子弹。
战后穆罕默德被安置在印度,同样双腿截肢,成日酗酒。
他对拉辛恨之入骨,可逐渐被拉辛的真诚所打动。
后来答应成为内衣厂的合伙人,帮他推销内衣。
这个角色的加入,以及两人的冰释前嫌,讽刺了印度宗教的极端主义。
说明了因宗教信仰差异而生的仇恨和杀戮是多么荒诞。
此外,电影还完整呈现了印度多元宗教间长久以来的冲突:
1984 年,反锡克教大屠杀;
1992 年,印度教极端组织强行拆毁巴布里清真寺;
2008 年,发生在孟买的恐怖袭击,这件事后来被拍成了电影《孟买酒店》;
2011 年,孟买「7.13 连环爆炸案」。
这些事皆因宗教矛盾而起,导致诸多无辜民众遇难。
当年在甘地遇刺后的骚乱中,拉辛的母亲带着他四处躲藏。
甚至剪掉了他的头发,以掩盖他的锡克教背景。
在大学期间,每逢宗教冲突,母亲都要打电话告诫他不要外出:
「因为外面在闹疟疾。」
后来,当穆罕默德问起拉辛,「你为什么从不祈祷」。
拉辛回答说:
「因为母亲告诉我,宗教是导致疟疾的罪魁祸首。」
电影借主角拉辛之口,将印度宗教矛盾视作传播病毒的媒介和挑起战争的源头。
对于一个教徒众多且信仰狂热的国家,这样的立场难免成为众矢之的。
就算有前车之鉴,阿米尔 · 汗还是选择勇敢地表达真理。
如果说宗教原因招致的差评,只是极端群体的恶意攻击。
那么另一方面就是无法回避的抄袭问题。
通常所说的翻拍,是指针对同一个故事,进行恰当的本土化嫁接。
《阿辛正传》饱受争议的一点是「逐帧翻拍」。
人物的站位,画面的构图,以及剪辑的时机都原封不动「抄袭」了原作。
最典型的是拉辛奔跑的几个镜头,查重率百分之百。
《阿甘正传》 ( 上 ) & 《阿辛正传》 ( 下 )
两人坐在树上,拉辛教鲁帕倒挂。
这一段也是直接照搬《阿甘正传》。
《阿甘正传》 ( 上 ) & 《阿辛正传》 ( 下 )
以及在战地接受长官训话的镜头。
阿米尔 · 汗回答问题的神态和语气,俨然汤姆 · 汉克斯异地登录。
还有在战地医院里,拉辛和穆罕默德的初次对话。
再对照阿甘和丹中尉,那两根冰淇淋谁看了不说一声「李逵和李鬼」。
就连拉辛后期的大胡子造型也直接照搬了阿甘。
类似的场景还有不少,不能说似曾相识,只能说一模一样。
看多了就有一种东施效颦的拙劣感。
国外网友的评价一针见血:这是一次「cheap copy」。
但话又说回来,即便是粗暴的临摹,《阿辛正传》也并非毫无看点。
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能还优于原作。
尤其是女主的人物塑造。
《阿甘正传》中的珍妮像一个工具人,只为衬托阿甘的单纯与执着。
她受到彼时美国嬉皮文化,毒品泛滥和自由恋爱思潮的影响,每逢变故就会从阿甘身边消失。
而鲁帕身处欲望和权力交加的宝莱坞。
她为了成名,给黑帮老大当情妇,甘愿被导演潜规则。
她们都是悲剧人物,但《阿辛正传》赋予了鲁帕反抗精神,使其更加鲜活,更加独立。
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鲁帕看到拉辛家的帮佣在殴打妻子,她立刻冲过去教训了帮佣。
因为她回想起在黑帮老大身边的遭遇,以及被父亲家暴的童年。
拉辛与阿甘也略有不同。
拉辛没有对标阿甘的白人身份成为一名高种姓印度人,反倒是来自锡克教群体。
基于这个身份,拉辛在历史大事件中只是一个旁观者。
甚至很多时候他根本无意识,必须通过电视才得知。
右下角写着 B8C NEWS
而阿甘作为「美国梦」的化身,他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推动者。
拉辛身上所折射的价值或许没那么耀眼,但是更符合「小人物叙事」。
他的人物弧光更加聚焦,更加饱满,也更加令人信服。
他想要的不是改变世界,只是好好活着。
始终保持善良和正直,总会绽放光芒。
总的来说,《阿辛正传》是一部充满遗憾的电影。
任何一个国家的近代史,用「阿甘正传」的叙事模板拍出来都是一出平民史诗。
比如有「中国版阿甘正传」《蛋炒饭》,「韩国版阿甘正传」《国际市场》。
黄渤主演的《蛋炒饭》
《阿辛正传》本可以成为又一部经典。
可是为了求稳打了一张「半抄袭」的安全牌,导致本土化不够彻底。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把「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中的「巧克力」强行替换成了「油炸球」。
这也让《阿辛正传》最终看上去就像是一颗巧克力味的油炸球。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4593458e9f0916252dcf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