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AI的下一个万亿蓝海?

前沿科技 2年前 (2022) 虚像
3 0 0
人形机器人,AI的下一个万亿蓝海?

卖不出去的是产品,卖得出去才是商品

撰文/陈邓新

编辑/ 高 智

人形机器人,再度站上 "C 位 "。

2022 年 9 月 30 日,特斯拉在 AI Day 大会上发布了特斯拉人形机器人 Tesla Bot,其被冠名为擎天柱(Optimus),后者为知名电影《变形金刚》中汽车人的领袖。

从命名可见,马斯克对 Tesla Bot 颠覆行业抱以厚望。

据券商测算,到 2030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规模将达到 1.9 万亿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 3762 亿元。

此背景下,人形机器人赛道挤满了玩家。

那么,巨头们纷纷下注人形机器人,到底在拼什么?AI 与人形机器人擦出火花,但落地为何这么难?当下的机器人市场,走到哪一步了?

从灵活到智能,核心竞争力迭代

严格来说,人形机器人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早在 1973 年,日本早稻田大学推出 Waseda Robot,被视为人形机器人的雏形,之后多家日企下场,开辟了这个细分赛道。

这其中,丰田与本田堪称代表。

譬如,丰田推出 Toyota Partner Robot,早期版本就具有与人类近似的体重和柔软度,后期版本可以流畅模仿人类动作,产品适用于高龄照护、残疾人援助等。

再譬如,本田推出 ASIMO,不仅可以双腿行走、上下阶梯,跑步前行,还可以玩跳舞、踢球、倒茶等花活。

人形机器人,AI的下一个万亿蓝海?

ASIMO 人形机器人

毫不夸张地说,日企在人形机器人赛道领跑多年。

然而,随着 AI 触角不断延伸,谷歌、亚马逊、百度、腾讯、小米等科技巨头以各种形式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与日企争夺话语权。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锌刻度:" 人形机器人的底层逻辑变了,以前着重的是灵活,自动化是核心竞争力,现在着重的是交互,人工智能才是核心竞争力。"

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表示,如今的人形机器人离不开机器视觉与神经网络,前者通过目标追踪、图像描述、场景理解等生成数据,后者模仿人脑对生成的数据进行算法处理,从而令人形机器人完成各自任务,而无论是机器视觉或神经网络都与 AI 息息相关。

如此一来,AI 底蕴深厚的企业占据优势。

事实上,巨头们卡位人形机器人赛道,更多的是为了 " 秀肌肉 ",展示自身的 AI 实力,如今特斯拉似乎有不一样的想法。

其实,特斯拉的底色恰好也是 AI,在智能驾驶领域摸爬打滚多年,再叠加软硬件一体化的经验丰富,萌生了打开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的 " 大门 " 的野望。

对此,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机器人学院教授 Martial Hebert 感叹道:" 日本历来在机器人的物理方面很强大,但是美国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遥遥领先。"

据斯坦福大学的数据显示,涌入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资金大幅上升,从 2020 年的 1195 亿美元增长到了 2021 年的 1764 亿美元;2021 年中国的 AI 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数的 52%,专利申请数量居世界首位,而美国在 AI 授权专利数量上占全球总数的 40%,排名世界第一。

一言以蔽之,中美成为 AI 的高地,那么日本掉队也在情理之中。

从产品到商品,到底难在哪儿?

尽管人形机器人站上 " 风口 ",但要成为兵家必争的商业入口并非易事。

一方面,考验 AI 的落地能力。

AI 可以赋能千行百业,但难以一个标准适应所有行业,关于此李开复曾有言:" 你一定要真的深入了解用户需求,他需要什么功能,怎样去卖,经过什么渠道,然后打磨你的产品。这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做的,而不是一个 AI 科学家拍脑袋做的。"

换而言之,AI 需要与应用场景共振。

譬如,AI 在汽车场景追求的是行人避让、车道识别、智能召唤、盲点监测、自动泊车、刹车辅助、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等,而亲人场景作为人形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场景,追求的是儿童互动、老人照护、家庭打理、障碍避险等。

具体来看,有的儿童说话多短句、时而不连贯、容易错词,AI 能否理解得当;有的老人做事丢三落四,AI 能否陪伴到位 ……

这意味着,AI 需要有针对性地满足实际需求。

人形机器人,AI的下一个万亿蓝海?

AI 是人形机器人的胜负手

问题在于,人形机器人虽然发展多年,但商业化市场一直未打开,相关的数据积累并不多,对 AI 的迭代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更为重要的是,每个家庭的居住环境可能不一样,生活习性也不一样,如若不能做到拆箱即用,则提升了 AI 落地的难度。

对此,中金公司表示:" 手机厂、汽车厂纷纷入驻人形机赛道,印证了人形机赛道具有充足的商业化价值和发展潜力,但目前各大厂发布的原型机尚处于技术迭代阶段,并缺乏成熟的应用场景,行业发展阶段还相对早期。"

另外一方面,成本高企待解。

人形机器人历来售价不菲,本田 ASIMO 的单台成本为 200 万美元,波士顿动力 Atlas 的单台成本为 250 万美元、令人望而止步,成为商业化的 " 拦路虎 " 之一。

高企的成本,令人形机器人曲高和寡。

哪怕是 Tesla Bot,也面临这个棘手的问题,毕竟卖不出去的是产品,卖得出去才是商品。

一名私募人士告诉锌刻度:" 传统人形机器人的三大件为减速器、控制器与伺服电机,这些零部件由少数制造巨头把持,考验着特斯拉的议价能力,如果不能低价采购,则难以降低成本起量,而不起量又难以低价采购,那么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从 B 端与 C 端,普及难度不一

实际上,包含人形在内的服务机器人,整体势态并不乐观。

相当长一段时间,机器人替代人工被认为是大势所趋,此背景下资本不断涌入,机器人初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机器人产业近十年融资近 3000 件,融资总额超千亿元,其中仅 2021 年的融资事件就有 210 起,投资方不乏美团、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

巨资之下,服务机器人目前拿得出手的仅有扫地机器人、教育机器人、餐饮机器人等少数细分赛道,剩下的要么叫好不叫座,要么在生存还是毁灭之间反复横跳,要么仍处于市场引导期。

与之对应的是,工业机器人却蒸蒸日上。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销量为 48.68 万台,同比增长 27%;而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的数据显示,同期中国市场销量为 27.1 万台,同比增长 50.1%,连续 9 年位居世界第一。

人形机器人,AI的下一个万亿蓝海?

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占据半壁江山

以上可见,机器人在 B 端与 C 端的反差明显。

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三。

首先,应用场景不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较为单一,具有封闭、简单,固定等特征,而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较为复杂,具有开放、多样化、不可控等特征。

其次,技术难度不同,工业机器人偏传统,以减速器、控制器与伺服电机等硬件为主,而服务机器人偏智能,硬件之上对 AI 的要求更苛刻。

再次,成本不同,工业机器人的成本大头为减速器、控制器与伺服电机这三大件,而服务机器人的成本大头为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以及算法、云计算平台等。

腾讯投资董事总经理余海洋表示:" 优秀的服务机器人公司,需要对特定的场景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同时也需要渐进式的优化。比如老龄化是非常大的需求,但缺乏供给的解决方案,如果可以在供给方面有一点提升,就可以产生比较大的商业价值。"

总而言之,在 AI 加持之下人形机器人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但依然没有摆脱高技术壁垒与长投资周期的调性,未来之路既开阔又曲折,考验的是巨头们的耐心与定力。

那么,人形机器人蓄势待发。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3996e08e9f096e5f27549c

版权声明:虚像 发表于 2022年10月3日 pm1:12。
转载请注明:人形机器人,AI的下一个万亿蓝海? | 快导航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