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加华资本董事长宋向前发文怒斥威马汽车累计亏损超过八十多亿,竟然公司董事长兼 CEO 拿了 12.6 亿元的天价年薪待遇,并且其个人收入占了公司营收的 30% 以上。宋向前表示,希望威马汽车不是 " 害群之马 ",不要带崩了新能源车和中式创业。他还称想请威马汽车和当事人好好解释下其中逻辑,或许其中有不为人知的苦衷与内情。
一石激起千层浪," 威马创始人年薪 12 亿 " 的说法迅速引发网友关注,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三千五百多万。
这也让部分网友产生疑虑,如今中国新能源车企竞争激烈," 天天喊烧钱,难道全都烧到个人腰包里了吗?"
同时,前不久,零跑汽车通过港交所 IPO 申请,成为继蔚来、小鹏、理想后第四家在港上市新势力车企。
今天,在求证威马汽车创始人收入的同时,不妨也与这几家造车新势力做个对比,看看哪家最 " 抠门 "。
威马汽车三年累计亏损超 170 亿
威马汽车成立于 2015 年,总部位于上海,公司名称取自德语世界冠军,是造车新势力成员之一。目前,共宣布推出 W6、EX5-Z、E.5、EX5、EX6 Plus 以及 Maven 概念车等数个车型。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3 月,威马汽车完成 D 轮融资,募集 5.96 亿美元,投后估值为 70.4 亿美元。今年前八个月,威马汽车累计交付新车约 2.9 万辆,同比增长 41%。
不过,威马汽车很难称作一家 " 经营有方 " 的公司。据招股书显示,2019 年至 2021 年,威马汽车收入分别为 17.62 亿元、26.71 亿元和 47.43 亿元;年内亏损分别达到 41.45 亿元、50.84 亿元和 82.06 亿元,近 3 年亏损累计 174.35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亏损 40.44 亿元、42.25 亿元和 53.63 亿元。
再来看下 " 蔚小理 " 以及零跑汽车三家情况。
2019 年至 2021 年,蔚来汽车收入分别为 78.24 亿元,162.58 亿元和 361.36 亿元;净亏损分别 114.13 亿元,40.16 亿元和 45.70 亿元。
2019 年至 2021 年,小鹏汽车收入为 23.21 亿元,58.44 亿元和 209.88 亿元;净亏损分别为 36.92 亿元,27.32 亿元和 48.63 亿元。
2019 年至 2021 年,理想汽车收入分别为 2.84 亿元,94.57 亿元和 270.1 亿元;净亏损分别为 24.39 亿元,1.52 亿元和 3.21 亿元。
2019 年至 2021 年,零跑汽车收入分别为 1.17 亿元,6.31 亿元和 31.32 亿元;净亏损分别为 7.3 亿元,8.7 亿元和 28.7 亿元。
虽然 " 蔚小理 " 以及零跑和威马汽车相比,都属于连年亏损,这么看有点五十步笑百步的意思,但是整体上威马汽车亏损幅度确实要比其他三家更严重。
威马汽车创始人年薪真的 12 亿吗?
根据威马汽车招股书显示,威马汽车共有 11 名董事(含 4 名独董)。公司以袍金、薪金、退休福利计划供款、酌情花红、房屋津贴以及其他实物利益支付薪酬。
2019 年至 2021 年,威马汽车向董事支付的薪酬总额分别为 998.7 万元,2248.3 万元和 17.51 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威马汽车 2021 年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就高达 17.32 亿元。
引发此次争议事件的则是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的具体薪资。招股书显示,威马联合创始人兼执行副主席沈晖 2021 年总薪酬达到 12.62 亿元,其中包含薪金及花红 201.1 万元和限制股份或购股权开支 12.60 亿元。2021 年,沈晖总薪酬占到董事薪酬的 72.3%。
不过,2019 年和 2020 年两年,沈晖薪酬中并不包含限制股份或购股权开支,仅含薪金及花红。分别为 145.6 万元和 161.8 万元。
这么看来,威马汽车沈晖年薪 12 亿的说法其实不能算错,但在进一步解释这件事之前,先来看看其他几家车企高管收入吧。
威马沈晖年收入是何小鹏的 800 多倍?
企业高管薪酬主要有分红和派息、基础年薪以及股权激励几个方面,目前,几大造车新势力尚未实现盈利,因此没有分红和派息。
那么,高管的收入源自基础薪资和股权激励,其中,又属股权激励为大头。
首先是零跑汽车。
招股书显示,零跑汽车有 7 名董事(含 3 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 3 名监事。公司以袍金、薪金、退休福利计划供款、酌情花红、房屋津贴以及其他实物利益支付薪酬。
2019 年至 2021 年,公司已付或应付董事及监事薪酬总额分别为 201 万元、4648.9 万元和 6578.4 万元。
招股书也披露了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朱江明的具体薪酬。
2021 年,朱江明总薪酬为 954.6 万元,其中年薪为 166.7 万元,股份付款为 779.5 万元;2020 年,朱江明的薪酬为 4648.9 万元,全部为股份付款。
其次,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财报显示,公司有 9 名董事 8 名高管,同样以袍金、基本工资、住房公积金、津贴及实物福利、退休福利计划雇主供款及酌情花红等方式支付薪酬。
2018 年至 2021 年,董事薪酬总额分别为 344.3 万元、1214.8 万元、4.4 亿元、1492.6 万元。小鹏在财报中还透露,公司目前有一项长期激励计划,即 2019 年股权激励计划,并入账列为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
2020 年至 2021 年,小鹏汽车分配至经营开支的股份支付薪酬开支分别为 9.96 亿元和 3.8 亿元。
2021 年,小鹏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执行董事长何小鹏总薪酬为 135.2 万元,其中包含基本工资、住房公积金、津贴及实物福利 101.4 万元,酌情花红 33.1 万元。
最后,再看看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财报显示,公司有董事 8 人、高管 4 人。以袍金、薪金、津贴及实物福利、绩效奖金、股份支付薪酬费用和退休金计划供款等方式支付。
并且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均为 2019 年股权激励计划及 2020 年计划的合格参与者。2018 年至 2021 年,理想汽车董事薪酬总额分别为 520 万元,550 万元,0.644 亿元和 0.92 亿元。
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想 2021 年总薪酬为 150.4 万元,其中薪金、津贴和实物福利 137.4 万元;2020 年的总薪酬为 171.4 万元。
股权激励方面,李想参与了理想汽车 2021 年股权激励计划的 " 首席执行官 " 奖励。李想可购买 108557400 股 B 类普通股,行权价格每股 14.63 美元,上市后按照一比一基准转换为 A 类普通股。
首席执行官奖励被分为六份,需要于任何连续 12 个月内车辆交付总数分别达到或超过 50 万辆、100 万辆、150 万辆、200 万辆、250 万辆及 300 万辆才能获得。
不过,根据理想方面公布的销量来看,2021 年,理想汽车总销量为 9.05 万辆,而 2022 年 1 至 8 月累计交付 7.5 万辆。李想距离拿到 " 首席执行官奖励 " 还很遥远。
蔚来方面,蔚来汽车并未在财报中公布高管薪资,仅表示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蔚来以现金方式向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支付合共约 310 万美元。
不过,蔚来汽车财报中披露,公司创始人李斌于 2018 年 3 月 1 日被授予了 1500 万股蔚来汽车期权,行使价为 2.55 美元 / 股。
如果以目前蔚来汽车 17.64 美元股价计算,能够获利 2.6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8.95 亿元。
基于上述信息,将几家车企创始人收入由高到低排列的话,则有:
2021 年,威马沈晖年薪 12.6 亿元;零跑朱江明 954.6 万元;李想 150.4 万元;何小鹏 135.2 万元。
按照这样计算,威马沈晖年薪竟然是何小鹏的 800 多倍!
年薪 12 亿说法正确吗?
严格来说,威马沈晖年薪达到 12 亿元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
招股书上明确表示,这 12 亿元收入绝大部分是 " 受限制股份 / 购股权开支 ",并不是沈晖实际收入。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一位业内人士解释称,沈晖这 12.6 亿元的薪资是他薪水和受限制股份收益两方面组合。受限制股份为非现金性质,不是实际的现金支付,会有严格的执行标准。只有公司实现上市后沈晖才可能拿到这笔钱。
该业内人士进一步介绍称,按照资本市场的逻辑和财务会计制度要求,沈晖的股份收益是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收入,并没有实际支出。这一般是公司为了推动高管为实现某个目标做出贡献而设定的激励手段。
有很多博主同样发文解释了,只有威马成功上市,沈晖才能兑现这十多亿激励。还有分析称,即使威马成功上市,沈晖也不一定能真的拿到 12 亿。因为这要取决于威马经营表现,如果其股价一泻千里,照样可能什么也拿不到。
其实,就和其他车企设置股权激励计划一样,这 12 亿也是一种股权激励。那么,对比 " 蔚小理 " 等车企的股权激励金额的话,威马这 12 亿元看上去也并不算高。
威马冤不冤
实际上,公司上市之前给高管发股份激励的操作很常见。例如 2014 年京东商城上市以及 2018 年小米集团上市,刘强东和雷军都获得了股权激励。
那这是否说明今天沈晖被质疑有点冤呢?
回头看威马的财务数据,过去三年,威马累计亏损达 174.35 亿元;2019 年至 2021 年,公司销售成本达到 27.89 亿元,38.35 亿元和 66.9 亿元。
之所以大家对沈晖拿 12 亿不满,主要是因为威马汽车表现实在难堪。所谓 " 实力要和地位匹配 ",如果没那个实力,却要享受天价薪酬的地位,自然引发大量质疑。
在招股书中,2021 年威马行政费用暴涨 57%,达到 27 亿元。公司解释称,行政费用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向管理层成员授予股份奖励导致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大幅增加,以及向 C+ 系列境内投资者支付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
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是眼下大部分公司都在实施的策略。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更应该注意每一分钱花在哪里。尽量减少过高的无谓支出。
极高额度的物质奖励,应当是推动高管带领企业腾飞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比如马斯克能成为首富,就离不开特斯拉高标准的股权激励计划。
2012 年起,特斯拉董事会为马斯克制定了股权激励十年计划。只要马斯克完成设置好的公司市值目标和车辆生产交付目标,就可以根据完成情况获得对应股权。
2018 年,特斯拉董事会在马斯克完成第一个十年计划后再次制定了第二个股权激励十年计划。同样,马斯克只要完成各项指标,就可以获得一定奖励。
要知道,这些目标并不简单,以第一个十年激励计划为例,马斯克要全部完成就需要让特斯拉市值从 32 亿美元增长到超过 432 亿美元,而全部完成的奖励是 5% 特斯拉股份。
所以,沈晖被大家质疑,一点不冤。公司业绩表现不好,尚未登顶市场,如果仅成功上市就能坐收 12 亿,属实令人不满。
而沈晖作为创始人,应当以身作则,集中力量办大事,尽早实现盈利目标,否则即使成功上市,又能走多远呢?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326a58b15ec033f339b3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