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 USB 标准,以及 USB 标准的命名方式,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显然,无论你是否是我们三易生活的老读者,可能都会对 USB 标准过去的命名规则,以及其背后所体现出的、赤裸裸的商业阳谋印象深刻。

比如说在 USB 2.0 的时代,USB-IF 组织就曾将 USB 1.0 和 USB 1.1 标准分别 " 重命名 " 为 USB 2.0 Low-Speed 与 USB 2.0 High-Speed(" 真正的 "USB 2.0 则被称为 USB 2.0 Full-Speed)。
又比如说在 USB 3.x 时代,USB-IF 组织更是将 " 初代 "USB 3.0 标准先后改名为 USB 3.1 Gen1 和 USB 3.2 Gen1,并将 USB 3.1 改名为 USB 3.2Gen2,以及将 USB 3.2 改名为 USB 3.2 Gen2x2。如此令人 " 眼花缭乱 " 的改名,不仅令整个 USB 3.x 时代市场上的产品宣传变得极为混乱,更是极大地消耗了消费者对于 USB 标准的信心。

不仅如此,不久前全新的 USB 标准被公布,新标准虽然在传输速率上相比现有的 USB4 40Gbps 的水平直接翻倍,但名称却没有被命名为 USB 4.1 或者 USB5,而是用了相对复杂的 "USB4 Version 2.0" 的命名方式。在这样的命名中就不难看出,其中多少有降低对现有 USB4 设备 " 钱景 " 影响的考量。毕竟,如果新标准直接被叫做 USB5,那么消费者就更可能对现在的产品 " 持币观望 " 了。
不过对于消费者的这种失望情绪,整个 USB 产业以及其背后的标准化组织也并非无动于衷。事实上,就在几天前,USB-IF 就刚刚公布了最新的 USB 产品标识规范,而这一次他们似乎真的是 " 诚心悔过 " 了。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发布的是 "USB 产品标识规范 ",而不是 USB 的技术规范。这是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诸如前文中所提及,诸如 USB 3.2 Gen2,USB4 V2 这类混乱的接口技术命名,以后还是会一直存在、并没有被修改。

但是根据新的 " 产品标识规范 ",今后厂商在宣传搭载了 USB 接口的产品、以及售卖 USB 线材时,将不再被允许使用 "USB 2.0"、"USB 3.2" 之类的、容易引起歧义的命名方式。这些技术名称今后就仅仅只是行业内部进行沟通、交流时,才会使用的技术标识,自然其 " 坑人 " 的内涵也就几乎不存在了。
取而代之的,则是 USB-IF 方面规定,今后但凡是高速、高规格供电的 USB 接口、USB 充电器或 USB 线缆,都必需使用全新的、明确写出了速率等级和供电功率的新 LOGO。

彩色的是新标准里允许使用于产品包装的 LOGO,黑白的是用于印在产品上的 LOGO
比如说,某款电脑上使用了一个 USB4 接口,而它的另外两个 USB 接口可能是 USB 3.2 标准。那么这个更快、功率更大的 USB 接口就应该使用 "USB 40Gbps" 的新标识,而其他 USB 接口则会被标为 "USB 20Gbps"。如果其中有一个接口具备关机供电能力(也就是被设计为电脑关机后仍可输出电力给其他设备),那么还会有一个特别的、电池形状的图标围绕在速率标识外面。

又比如说,今后 USB 充电器不仅需要标注最大输出功率,而且会根据是否支持 USB PD-PPS(可编程电源)协议,在 LOGO 上做出区分。加入某个 USB 电源拥有高达 120W 的输出、但不支持 PPS 协议,那么它的 LOGO 将会是 "USB CHARGER 100W"。而另外一款电源虽然输出功率只有 65W、但却能够支持 PPS 协议,可以提供更多档位的电流和电压,那么它的标识就会是 "USB FAST CHARGER 65W"。请注意,这里的 "FAST" 指的仅仅只是是否支持 PPS 快充协议与否,并不意味着功率一定更大。

最后针对 USB 线缆,新的命名规范也规定不再以 "USB 2.0"、"USB 3.2" 进行称呼,而是必须要明确标注所支持的速率和功率。比如 USB 3.0 线缆就是 "USB 5Gbps",USB 3.2 的线就是 "USB 20Gbps",USB4 线缆就是 "USB 40Gbps",显然更加一目了然。
但稍微值得注意的是,USB 2.0 的线材根据新规范,将无需标注速率等级,可能这是因为 "0.48Gbps" 写出来实在是太丢人了点。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其实也大幅降低了消费者识别劣质线材的难度。毕竟今后只要没有明确标注带宽的 USB 线材,一律当成最低端的 USB2.0 产品就行。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31628eb15ec06ae21827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