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居易、苏东坡如何变身露营达人

生活腔调 2年前 (2022) 虚像
1 0 0
看白居易、苏东坡如何变身露营达人

趁着夏日的余温未退

初秋的凉风刚至

秋天的第一场露营

是不是可以安排上了

其实,露营不仅现在很火

在古代也有忠实粉丝

汉代兄弟王刘非刘胜都曾用过帷帐

白居易在自家庭院中搭建毡帐

苏东坡更会享受,直接支起一个亭子

还有观雪庵、就花居

这些诗情画意的名字其实都是纸帐篷

汉代兄弟王的折叠 " 帐篷 "

帐篷自古有之,《墨子》中记载:" 幔幕帷盖 , 三军之用 "。可见在古代军队中,已经开始使用帐篷了。

西汉时,江都王刘非、中山王刘胜都曾经使用过 " 帐篷 "。他们在 " 帐篷 " 中生活起居、娱乐宴饮,或把 " 帐篷 " 折叠起来,外出巡游时,都携带在身边。

看白居易、苏东坡如何变身露营达人

△帷帐铜组件

这两位兄弟王你可能并不熟悉,但汉武帝刘彻你肯定听过,刘非是刘彻的哥哥,刘胜是刘彻的弟弟。

在南京博物院的大展《从满城汉墓到大云山汉墓》中,曾经展出过两件文物。一件是出土自刘胜墓的帷帐铜组件,一件是出土自刘非墓的铜虎帐座。

刘胜墓的帷帐出土时,木质结构和纤维质帷幕皆已朽烂,仅剩下散乱的铜组件。这些铜组件通体鎏金,至今金光灿烂。

看白居易、苏东坡如何变身露营达人

△帷帐铜组件

经过复原,可知这是一具四立柱、五脊、四阿式顶的长方形帐架,长 300 厘米,宽 200 厘米,高 230 厘米。

为组装方便,帷帐巧妙地运用了子母榫扣合、斜坡凹旋转插头横销、骑缝刻画记号等多种方式,将 102 个零件结合为一体,并应用折叠式构件,可将帷帐随时收拢,便于携带,十分精巧。

在哥哥刘非的墓中,出土了一组铜虎帐座。四只鼓着腮帮的小老虎昂着头,睁着大眼,嘴角微翘,四足蹲踞,萌趣十足。

看白居易、苏东坡如何变身露营达人

△铜虎帐座

汉代贵族在车马出行时,也常会在马车的 " 后备厢 " 放上 " 帐篷 ",到了户外可以随时支起来。帐座是用以固定帐壁缦幅的支架底座,仔细观察这四只铜虎可以发现,它们的后背都有一个长方形的凹槽,正是临时插入木柱以支撑帷帐的插孔。使用时插入,迁徙时拆卸,十分方便。

庭院里搭帐篷,白居易把它写进诗

若是排一个古代露营爱好者排行榜,白居易说不定能算得上是榜首大哥。毕竟,他把对于露营的热爱,写进了十几首诗里。

看白居易、苏东坡如何变身露营达人

△白居易

唐太和三年(829),白居易辞职了。卸下刑部侍郎的职务,他从长安来到洛阳,在远离闹市的履道坊建了一处 " 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 " 的房子。

看白居易、苏东坡如何变身露营达人

△履道坊白居易宅院遗址出土的瓷持壶

尽管家中 " 有堂有亭 ",但白居易还是独爱在庭院里搭建青毡帐,过一把露营的瘾。

他在《青毡帐二十韵》中,描述了家中毡帐的形态:

有顶中央耸,无隅四向圆。

傍通门豁尔,内密气温然。

远别关山外,初安庭户前。

影孤明月夜,价重苦寒年。

从诗中可以看出,白居易在院子里搭建的是一个圆形毡帐,还有一个高高耸起的尖顶。

看白居易、苏东坡如何变身露营达人

△明 连环画 《胡笳十八拍图》局部

白居易为何如此喜爱青毡帐?答案藏在他的《别毡帐火炉》中:

忆昨腊月天,北风三尺雪。

年老不禁寒,夜长安可彻 ?

赖有青毡帐,风前自张设。

复此红火炉,雪中相暖热。

挡风暖热的青毡帐,在年复一年寒风相摧的冬日,走进白居易的生活和诗句。

看白居易、苏东坡如何变身露营达人

△明 连环画 《胡笳十八拍图》局部

他曾在 " 庭草留霜池结冰,黄昏钟绝冻云凝 " 的冬夜,与好友在青毡帐中听着 " 高调秦筝一两弄 ",细品 " 小花蛮榼二三升 "。

他也曾在飘雪的夜晚,与到访的李郎中把酒言欢、作诗相赠。尽管帐外 " 可怜今夜鹅毛雪 ",但是 " 红蜡烛前明似昼,青毡帐里暖如春 "。

对于白居易来说,毡帐是雪夜的必备佳品。他在帐中待客宴饮," 帐小青毡暖,杯香缘蚁新 ",他在帐中赏梅观雪," 碧毡帐暖梅花湿,红燎炉香竹叶春 "。

温暖如春的青毡帐,陪伴着白居易的晚年时光。

看白居易、苏东坡如何变身露营达人

△明 连环画 《胡笳十八拍图》局部

设计鬼才苏东坡,看风景还得自己 " 造 "

又是一年炙夏,正在颍州任太守的苏轼,内心多少有点孤独,工作之余总要整点娱乐活动放松放松吧,干啥好呢?露营去吧!

颍州是一个美丽的小城,现在是安徽省阜阳市的一个区。这里风光迤逦,尤其是颍州西湖,平湖十里如琉璃,风吹百花争相放,让人垂爱。

作为 " 旅游达人 " 的苏轼,怎能放过这样的好地方。但有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由于前些年,开封连年遭遇水灾,颍州周边的几个地方也闹水患。夏季河水泛滥,如果在河边修筑观景亭,那么入夏之后亭子便会被水淹。但要是洪水浸不到亭子,那春秋冬的水景就看到了。

这可咋办?设计鬼才苏轼上线。固定的亭子不能看风景,咱就搞一个移动版的呗。

看白居易、苏东坡如何变身露营达人

△苏轼

他在《择胜亭铭》中写到:" 维古颍城,因颖为隍。倚舟于门,美哉洋洋 …… 可侑我客,可流我觞。我欲即之,为馆为堂。近水而构,夏潦所襄。远水而筑,邈焉相望。乃作斯亭,筵楹栾梁。凿枘交设,合散靡常。赤油仰承,青幄四张。我所欲往,一夫可将。与水升降,除地布床 …… 岂独临水?无适不臧。春朝花郊,秋夕月场。无胫而趋,无翼而翔。敝又改为,其费易偿。榜曰择胜,名实允当。"

△明 沈周《卧游图》局部

移动版亭子命名为 " 择胜亭 ",亭子的梁、檐、柱等等都是分散的构件,临时使用的时候,利用榫卯交错将之搭攒在一起,顶上覆盖红色油布,四周悬挂有翠色的布帷,遮风挡雨。搭建材料全部使用轻型材料,一个男仆就能把所有部件拆开、搬移。

正如苏轼所说,这种小亭可以施之于 " 春朝花郊,秋夕月场 ",任何美好的地点、美好的时刻,支楞上一个移动版亭子,都能享受。

观雪庵、就花居,纸帐篷也能赏最美风景

实际上,有这种超前想法的人不止苏轼。比如写《梦溪笔谈》的沈括,就发明了一种 " 轻型棚屋 "。

看白居易、苏东坡如何变身露营达人

△沈括

与择胜亭不同的是,搭建材料使用的主要是厚棉纸,名为 " 观雪庵 ",其实就是个 " 纸屋子 "。

沈括的《梦溪忘怀录》中记载:" 庵长九尺,阔八尺,高六尺。以轻木为格,纸糊之,三面,如枕屏风。上以一格覆之。面前施夹幔。中间可容小坐床四具,不妨设火及炊具。随处移行。背风展之,迥地即就雪中卓之。比之毡帐,轻而门阔,不碍瞻眺。施之别用皆可,不独观雪也。"

这个 " 纸屋子 " 是什么样呢?轻木头围成的方格框周围是用厚棉纸糊的墙,上面再架一个同款木方格做屋顶,没有纸墙的那面可以挂帘子。

在沈括的设想中,纸庵可以 " 展之 ",打开成为三联扇的屏风,就像普通的屏风那样。这样的话," 纸屋子 " 是可以随搭随带走的。

大雪纷飞的时候,仆人携带着轻巧的纸墙、纸顶和卷帘,迅速搭一个 " 纸屋子 ",屋子里放上火炉,几个人围坐,吃点酒食,唠点家常,那叫一个美啊。

看白居易、苏东坡如何变身露营达人

△明 陆治《寒江钓艇》

后来李渔对 " 观雪庵 " 进行了改良,把原来的三面大纸墙改成数扇窄长屏面接成的多联屏风,每扇屏上开设小窗,安装后可以卷起,也可以垂下纱、布或纸帘,这样庵中人便可以四面观景。

李渔还自制了一些配件。比如 " 帐篷 " 上的活动小匾,写着 " 就花居 " 三字,表明意趣展现个人审美。

看白居易、苏东坡如何变身露营达人

△宋 《梨花鹦鹉图》

在李渔的想象中,他的这个 " 帐篷 " 主要用来赏花。春天桃李烂漫,夏天绿树成荫,秋天层林浸染,冬天白雪皑皑,一顶小小的 " 帐篷 " 可以赏遍四时之景。

无论是移动版亭子还是可爱的 " 纸屋子 ",都让人感叹古人的创造力,少一点焦虑,多一点浪漫,这或许这才是我们向往露营的原因。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宋经纬 张然

图 | 部分来自南京博物院

(编辑 余爽)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31a9ee9e780bf92c00270d

版权声明:虚像 发表于 2022年9月26日 pm10:05。
转载请注明:看白居易、苏东坡如何变身露营达人 | 快导航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