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馨提示:本篇文章内含蟑螂等昆虫图片,请谨慎阅读。
1997 年,经典科幻电影《 第五元素 》中,有这样一个镜头。
一只蟑螂被人远程操控,并通过背部的采集装置,实时传输视频音频信息。用以窃听敌人的私密谈话,完成任务。
在众多科幻作品中,这个 " 蟑螂特工 " 的形象,也算是首次让观众见识到了,昆虫原来还能这么玩。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如今各种科幻想象已经逐一成为现实。
当然了,蟑螂机器人也不例外。。。
最近有个日本团队,就拿蟑螂做实验,并成功通过电流刺激组件,操控了蟑螂的行动。

根据实验观测数据,这只蟑螂基本就像台 " 遥控车 " 一样,任人摆布。
让它往西,它不敢往东打转向。

不仅如此,这项研究还突破性地解决了电量供给问题。
他们开发出了一种软性,且能和昆虫外壳牢牢贴合的 " 有机太阳能电池 ",厚度只有夸张的 0.004 毫米。
薄薄一片粘在蟑螂尾节,就可以提供 17.2 微瓦的输出功率,相较于以往的能量收集装置,足足高了 50 倍。
重要的是,这个软性太阳能电池,完全不会影响蟑螂的行动。
翻越、倒立、大跳、劈叉等动作,均不受限。
像保鲜膜一样的玩意,
就是太阳能电池 ▼

费劲心血研发,自然也是对蟑螂寄予厚望。
研发团队说,这个蟑螂机器人日后可以在背上安装摄像装置,用来进行搜救工作、环境监测等。
毕竟昆虫特有的爬行、飞翔能力,可以前往许多人类触及不到的凶险地区。
选择蟑螂,不仅因为这货海陆空全能,主要也是因为它生命力顽强,理想情况下,据说甚至能在核武器中存活。。。

图片中这个膀大腰圆的蟑螂,各位可能不是很熟悉。
因为它来自遥远的马达加斯加,体长让人窒息。
也正由于背部可用面积大,放得下各种机器组件,才被选做实验对象。
至于咱们北方的德国小镰,体格还没有瓜子大,别说执行任务,干后勤都差点意思。

不过,这团队还在完善一种能替代蟑螂身体组织的玩意。
他们将其称为 Cyborgs,可以用来替换断肢,甚至加强身体机能。
这种给蟑螂加装 " 忍义手 " 的操作,未来可能会让工作蟑螂真正变成半生物、半机器的赛博产物。

不得不说,拿蟑螂做机器人挺变态的。
但人类用昆虫来开发机器人,早就不是啥新鲜事了。
很多记载资料都表示,美军的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 ),在零几年那会就开发了各种昆虫机器人,为战争做储备手段。
虽然没法断定真实性,不过,此举倒是激怒了不少动保主义者,说这事干的惨无人道,下手前根本没问过蟑螂的意见。

当然了,也不是谁都没正事。
康涅狄格大学工程团队,同样为了勘测环境、实现救援等目的,曾开发出了类似的机器蟑螂。
远程操控蟑螂的方法还是一样,通过影响蟑螂的神经系统,来实现遥控的行为。
这个项目开展的稍早些,不过因为电量供给问题,始终没啥突破,但无疑是给开头那个日本团队带来了启发。

除了蟑螂,其实还有更多昆虫被拿来改造。
世超只是随便找了一下,就发现了不少,比如拿金龟下手的。
相比蟑螂,大型金龟子的承重能力更优秀,可以负载 450 毫克的 " 重物 " 飞行振翅。
虽然当时遥控起飞降落,调整飞行中的体态平衡、速度等技术还不成熟,但已经能主动调节翅膀的扇动频率了。


还有个成本更低,数量、分布也更广泛的蝗虫。
虽然作战体能不行,但胜在实验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据说一开始,也是军方为了在其背部安装小型炸弹而研发,让蝗虫背着炸药包完成自爆。
如果是真的,那也确实有点残忍了。

这么看来,技术难度最高的,应该是蜻蜓。
因为蜻蜓身体细长,负重能力欠佳,但行动迅速敏捷,还能长时间迁徙飞行。
蜻蜓的特性对传播花粉、监测环境动态等都有很大帮助,所以也是个优秀的空中部署。
在 2017 年,一家叫 Draper 的公司,就尝试采用了 " 光脉冲 " 而不是电流刺激的方式,来控制蜻蜓。目前,这项技术还在迭代中。

看到最后,相信很多差友都会疑惑,为啥不直接研发昆虫型机器人呢?
把真实的昆虫改造来改造去的,先不说残忍的问题,它不费时费力吗?
其实啊,这种纯机器昆虫也是有的,比如哈佛大学的 Robobee 和 Robofly,就是做了蜜蜂以及苍蝇的仿生。
但这种纯元器件昆虫,本身体积就小,动力系统和电力都是问题。
而真实的昆虫,完全可以靠自己行动起来,不需要额外提供电力,这省了不少事。

到现在,还没有哪家能真正做出《 第五元素 》中的高科技蟑螂。
但看这么多研发团队的进展,估计离 " 科幻成真 " 的那一天,也不远了。
如果是把这项技术用在正地方,那世超还是支持的,虽然我比谁都害怕这些虫子。
只可惜,像这种技术,在咱们广东地区可能完全没法使用。
因为蟑螂机器人刚一冒头,准就会迎来拖鞋的制裁。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2745508e9f090cb038c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