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的爱恨果然都在一瞬间啊。
这不,路人缘一贯爆棚的周迅,这次也被变着法子问候了全家——
率先映入眼帘的,是转发过万的 " 冰冷的恨意 ";
大呼滤镜破碎的朋友,嘴里念的都是 " 这些年终究是错付了 ";
那张 " 好多人啊 " 的著名出圈表情包,也变成了周迅肚里没货的一大证明;
更别提一向严苛的大花粉,对着自家偶像就是一顿猛烈输出:
宁可停工休息,都别瞎上节目,不然真没救了。
行了,至于吗?
点开节目前,或许还有疑惑,看完之后,秒懂——
或许,大家骂的根本不是周迅这个人的空洞;
而是那种居高临下,不食人间烟火,却能掌握普通人命运的冷漠淡然。
争议的起点,是周迅上《脱口秀大会第五季》当领笑员。
周公子的与众不同,从开场秀就展现得淋漓尽致。
基本上,每一位被邀请来节目的嘉宾,都免不了讲一场,同场的那英都一样。
也是,看看节目最出圈的 slogan ——
每个人都能讲五分钟脱口秀。
但除了周迅。
李诞说了:她生性害羞,没办法一个人上台,那就让我陪着吧,但没事儿,我不说话,我就负责翻 PPT。
且不说这种新模式,搭配的还是嗓音沙哑、如懿传扑街、摇滚小男友老三样。
周公子这探起身子盯着提词器念的姿态 …… 甚至不愿意提前背个词糊弄一下。
明白人都懂,这种形式大概率是为了保护艺人。
姐啊,说出一句完整的话都费劲,总结出来也就三大特点——
一,比手画脚游戏爱好者。
支支吾吾语言不够,那就肢体动作来凑,一边微笑一边比划,然后看向旁边的李诞和大张伟,让他们填上后半句。
二,废话文学十级学者。
虽然镜头量不多,但话更少啊,十句里还有八句是车轱辘话:
" 我喜欢脱口秀演员把我脑袋弄乱,弄乱之后的笑点我比较喜欢 ……"
三,追忆往昔记忆力强者。
表演一结束,都少不了那一句:诶诶诶,你上一季那个表演我还记得 ……
抛出一个关键词,然后没然后了。
这些浅显的理解,倒也不是大毛病,人各有笑点嘛。
但遇上那些平民老百姓的苦辣酸甜,她还是那样——
茫然的眼神,苍白的点评,好似脑袋里关于共情的那根弦已经彻底断了。
演员孟川的段子,涉及到了考研、考公、高考公平。
在表达空间一再收紧的大环境里,他还在试图输出一点东西。
可惜,这样敏感犀利的段子,周迅不投票。
而跑腿小哥南瓜,用一双慧眼,积攒着独一份的素材。
你们知道吗?这些随处可见的小蓝人,视蛋糕如炸弹,一手开电瓶车一手拎着,意外颠坏了还得自己买下来,一年能过三四次生日呢。
听完这些劳动人民的自我调侃,姐也只顾着灌鸡汤,不提拍灯。
还有中国的第一颗人工心脏,为此等了十七年的王十七。
如今靠电池维生,八个小时就得换一次,最后模仿另一位选手,讲了段地狱笑话:
王老师,你会支持 …… 地球一小时的活动吗?
李诞已经笑得花枝乱颤,周迅还在托腮微笑,和一脸迷茫的那英交相呼应。
我猜,她们此刻应该在思索:这笑话到底地狱在哪儿?
——稍微需要点知识的梗,都成了投票的门槛。
最后也好了。
讲考研升学,性别歧视,劳动搬砖,一些贯穿普通人生命的议题 …… 她无动于衷。
倒是给演员呼兰投了票。
但人家是把疫情和股市结合在一起,把打工人在后疫情时代的哭和泪," 蒸发 " 成段子逗大家一乐。
周迅只觉得:我喜欢。。。他那个。。。手势。。。对!
但,我想说,我理解。
没有共鸣,其实是最不值得奇怪的事儿——
让拥有巨大财富的明星,感受北漂租房党的窘迫和疾苦;
就好比让刘亦菲理解凤姐的苦恼,让吴彦祖共情王宝强的处境。
周迅不是不善良,只是不具备共情普通人的客观条件。
她年幼离家,酒吧驻唱,闯荡影视圈也是年少成名。那些具体的、繁琐的、更为普通的人生轨迹,对她来说是一片空白。
可这人就是有老天爷赏的那碗饭,平日里说话都结巴,三二一开机后却有如神助,台词顺得不行。
周迅同样在乎远处的哭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
就像我们会对在公路上冒险打扫的清洁工由衷尊敬,却没未必能真正理解他们的焦虑。
所以,真没必要逼人装。
让不食人间烟火的天赋型演员,搁那儿假装笑脸,表演共情,方便观众一些从施舍来的虚假里寻找共鸣。
也只是一种饮鸩止渴罢了。
但这就代表没问题了吗?
并不是,愤怒的源头,其实来自于她手中的权力。
别看李诞邀请周迅时的话术," 来玩 "。
作为领笑员,完全能决定一个脱口秀演员的命运,是去是留。
回去,拿着两三千的工资再干一年;留下,有望拿到演出、综艺和商务,直接咸鱼翻身。
这一张能改变他人一生的票,也被滥用了。
节目最后设置了个复活环节,也是为了弥补因赛制带来的遗憾,每个领笑员都有一个名额。
而复活的四位,巧了,都是周迅没有投票的。
其中,有大家公认的好演员,但她说自己忘了投。
还有让其他人蹦起来拍灯的选手,就缺她这一票,只能一轮游。
本意是来找乐子的观众被教做人,原来快乐也是有阶级的。
因为赛制的原因,原本咫尺天涯的两个圈层,被折叠到了一起。
观众只能看着听不懂的领笑员,身居评判者的位置,把代表着普通人视角的说者,狠狠一个拿捏。
拿着高薪却在状况外的艺人因此被攻击,发起人还要补录一段解释:
哎,怪赛制,对领笑员们的压力太大了。
至此,领笑员、节目组、脱口秀演员,构成了一出沉浸式讽刺的喜剧。
再放眼望去,类似的故事遍地都是。
就比如张翰那部雷剧《东八区的先生们》。
不少人只看到了他因油腻频繁上热搜,其实剧里同样不缺傲慢。
集导演、编剧、制片于一体的张翰,居然写出了这样的情节:
一个职场人,在出租车上,吃泡面。
你想想啊,有钱坐车,没钱点外卖;
有时间找热水泡面,没时间去便利店买个饭团垫肚子;
有温情让司机在乘客把自己车子搞脏的第一时间送上关怀,却没温情让打工人早点下班,别 996 了。
——但凡把观众当成有基本逻辑的生物来尊重,都不至于拍出这样的情节。
说实话,大众的期盼也不算高。
你看韩剧,哪怕一线演员穿着大牌赞助的服装演穷人,大家仍然会被编剧一些细腻敏锐的观察击中。
毕竟,现状如此,日子还得继续。
普通人也没有力气大喜大悲,最多是一种浅浅的无奈和悲哀。
但,前提是不要光明正大地站在自己的头上炫耀——
一边,是对市场的需要,也就是普通人一次次带来的点击和曝光;
一边,还要评判人民大众的喜与悲,居高临下,指点江山。
这股子愤怒,最终在 " 周迅 " 这个曾承载着大众美好期待的符号上爆发(而不是同样不懂情况瞎拍灯的那英)……
着实不难理解吧。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21d4a08e9f0921ce4e7c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