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79 岁的沈月娥有一手做糕点的技术,十年来,每到中秋她的技术就派上了用场。
此时还是凌晨时分,79 岁的沈月娥开始揉面、拍油皮、和馅儿,一个个面皮里饱满地填充着经过她精心调味的黑猪肉馅儿,整整齐齐地被放在烤盘之上。
沈月娥:(今天)要包 1000 多个,因为肉月饼要吃新鲜的,所以来不及,就得这么早,他们说好吃,吃到小时候的味道了。
进入烤箱 20 分钟之后,酥脆香嫩、鲜肉扎实、汁水横流的月饼新鲜出炉。这是沈月娥引以为傲的味道,是海宁当地的味道。
沈月娥:我想给他们吃好一点,这个肉鲜、味道好。(农历)七月十六开始做的,做到(八月)十五,整整一个月,我眼睛也肿了。我倒不收费,因为我开心给敬老院、环卫工人,他们吃了我这个月饼都高兴的,所以我也不怕累。
拥有这样的好手艺,源于沈月娥年轻时曾在食品厂做了 30 多年的糕点师。做糕点和月饼是她的拿手活儿,从配料到制作的每个环节都能独当一面。
退休后,自己开了家食品厂,直到 1997 年外孙女出生,沈月娥为了带孩子便关了厂。直至小孙女初中毕业去国外读书,平日里不爱打麻将、不爱跳广场舞的她突然闲了下来。
沈月娥:(当时)女儿叫我住到她家里,我也不方便,一下子一个人待在家里,本来 她(外孙女)放学回来,跟我两个人一起,(上学走了之后)一个人空虚,心情(不好),我得了忧郁症。他们看我在家里这一天到晚怎么不开口了,带我去看(病),吃了药倒还好,控制了,他们看我在家没事做,给我买了个小的烤箱,(让我)把自己的手艺拿出来。
自打接受了小孙子的提议,沈月娥也有了可以排解思念之情的干劲儿,家里十几平方米的客厅成了她的月饼工坊。做月饼的面粉、油和肉等原材料,老人都会亲自去超市采买。一年又一年,沈月娥的热情没有减,她所支出的费用却如水涨船高。
沈月娥:一天一千个,十天就要一万个了,面粉进了几千斤了,干一天四包,四包就是两百斤,光肉一天要六十斤。(今年)到目前为止我这工资卡 5 万元领出来,后来不够了,不够了我跟女婿说我钱不够了,那么再跟他拿了 3 万元,这样 8 万元用掉了。如果说家庭不支持,你每天这样做不行的,花了这么多钱他们从来没有(计较),家里的子女都这样说,只要你身体健康、开心。
海宁市东山社区党委书记 万莹洁:她其实是对这些独居老人、孤寡老人一份爱、一份关心,她今年已经也快 80 岁了,她自己已经坚持了十年。她自己也是一个人住,其实也是我们的照顾对象。她通过这种送月饼的方式来传达她自己个人的一份爱心,这也是社会的一个互助。这个节日非常重要,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月饼奶奶做了这些月饼,一方面也是帮助他们有一个情感的寄托,另外一方面他们也通过这个月饼,可能跟小辈也是有交流,我们这边邻居给我们送月饼来了,也是记得我们、关心我们。
粗略地计算下,沈月娥用了近 3 万个肉月饼完成了今年的约定。做月饼的辛苦,也似乎只有她自己知道。在结束了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忙碌,才能坐下来踏踏实实地揉揉岁月沉积的腿痛、颈椎痛。饼圆,月也圆了。这个中秋,沈月娥也在期盼着远方的家人回来陪她一起度过。
沈月娥:我不知道谁给我取出来这个 " 月饼奶奶 ",真的好听。我心里这样想,只要身体好我就要做下去,能有今天这样幸福的一天,我感觉到做人已经够了,我已经够幸福了。
(编辑 高淼)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1d22799e780bf92c00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