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归来》七年后,国漫真的崛起了吗?

前沿科技 2年前 (2022) 虚像
3 0 0
《大圣归来》七年后,国漫真的崛起了吗?

中国有一部 50 亿票房的动画只能叫国漫开始,要有五部 10 亿票房的动画电影才能称为崛起。

《大圣归来》七年后,国漫真的崛起了吗?
作者|李未泯

" 大圣归来,国漫崛起!"

2015 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横空出世,以 9.56 亿刷新了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纪录,一棒打出国漫崛起的希望。

四年后,这一纪录被《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该片在 2019 年暑期档斩获 50.36 亿票房,将国产动画电影的天花板,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国漫崛起,似乎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然而此后三年里,排除亲子向的 " 熊出没 " 系列,市场上仅出现了两部票房超 5 亿的国产动画电影。从《姜子牙》到目前在映的《新神榜:杨戬》," 用心做特效,用脚写剧本 ",几乎成了国产动画行业的通病,正在不断消耗观众对国漫的宽容与耐心。

《大圣归来》七年后,国漫真的崛起了吗?
崛起了,但只崛起了一半
编剧给美术们跪下磕头吧
这分很难打,三星对不起特效,四星对不起剧情
顶级的画面,一流的音乐,特有的故事背景,三流的故事 ……

今年暑期档,国漫头号种子《新神榜:杨戬》上映后口碑毁誉参半,截至 9 月 6 日票房仅收 3.8 亿。不仅难望《哪吒之魔童降世》项背,也没达到其出品方追光动画上一部作品《白蛇 2:青蛇劫起》(5.8 亿)的票房水平。

抛开剧情不谈,《杨戬》绝对称得上是一场 " 视觉盛宴 "。片中惊艳的水墨画场景、史上最帅二郎神、绝美的飞天舞,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视觉震撼。

《大圣归来》七年后,国漫真的崛起了吗?

然而,在视效上不断突破的追光,这次仍然没有解决剧本拉垮的老毛病。杨戬到底在干嘛?婉罗的目的是什么?玄鸟起飞到底是会天下大乱,还是会庇佑苍生?

走出影院后,观众带着一连串 " 为什么 ",在社媒上喊话追光:" 能不能找个正常编剧 "。" 越看追光的新神榜越觉得可惜,可惜之处在于追光的稳定。技术层面一直保持着国产动画的一流水准,画风、音乐都再次带来了巨大的惊喜。然而剧情也一如既往地延续了 RPG 游戏的质感,逻辑 bug 已经是硬伤而非瑕疵了 ",网友 @雨尘是 AI 的评价,在豆瓣上得到广泛认同。

自 2013 年成立以来,追光累计推出七部动画电影。其中,由公司 CEO 王微担任导演、编剧与制片人的前三部电影——《小门神》《阿唐奇遇》《猫与桃花源》,皆因剧情薄弱、叙事老套、主旨混乱而备受诟病。

追光作品序列里口碑最好的《白蛇:缘起》,是公司第一次将剧本交给专业编剧的项目。《白蛇》编剧离职之后,追光推出的《青蛇劫起》《哪吒重生》《杨戬》,又遭遇了 " 人物动机模糊 "、" 画面大于内容 " 的质疑。

《大圣归来》七年后,国漫真的崛起了吗?

重特效,轻剧情。既是追光的问题,也是整个国产动画行业的问题。

过去三年,市场上不乏视效比肩甚至超越《哪吒》的动画电影,却一直没有跑出在热议度与美誉度上足以媲美后者的作品。

此间票房最高的《姜子牙》,吃下《哪吒》红利,在映前被寄予厚望。但受剧情拉垮拖累,票房后继乏力,最终止步于 16.03 亿,不足《哪吒》的三分之一。

国漫崛起,但只崛起了一半。从《大圣归来》到《杨戬》,国产动画电影走出 " 积贫积弱 ",在技术上的进步有目共睹。但事实证明,仅靠特效炫技,无法撬动非核心影迷走进影院。让剧本跟上技术,是国产动画电影破圈的关键。

追光 vs 彩条屋

经过多年的作品积累,在成人向国产动画电影领域,彩条屋影业、追光动画两强争霸的格局逐步形成。国产动画电影票房 TOP12 中,排除亲子向的 " 熊出没 " 系列,其余作品均来自这两大厂牌。

但这两家公司,各有各的问题和局限。

追光在技术与剧作之间频频失衡,与其互联网基因有关。2013 年,土豆网创始人王微将公司卖给优酷,套现 1 亿,随后成立追光动画。

区别于早期 " 为爱发电 " 的动画小作坊,追光含着金钥匙出生,先后拿到 IDG、高瓴资本、纪源资本共计 2500 万美元的融资。从好莱坞大手笔招募专业动画制作团队,公司规模迅速从十几人扩大至 200 人。

王微对技术极度重视。追光技术支持团队常年维持在 20 人左右。相比之下,总人数超过 1000 人的公司原力动画,其技术支持也才不到 20 人。

凭借强大的资本与技术支撑,追光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可以稳定保持每年出产一部电影的动画公司。但直到 2019 年,追光都没有组建独立的内容研发团队。" 整个公司最懂导演的肯定是我了这个不用说了。" 王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

剧作薄弱影响追光动画票房表现,爆款总是与之无缘。对于追光而言,补足内容短板,是当务之急。

《大圣归来》七年后,国漫真的崛起了吗?

而彩条屋这边,虽有超级爆款《哪吒》加身,但相比追光,它正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系统性问题。

彩条屋脱胎于光线传媒动画部门。2015 年,《大圣归来》横空出世,一举打破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纪录。彩条屋带钱进场,陆续投资了十月文化(《大圣归来》)、可可豆动画(《魔童降世》)、中传合道(《姜子牙》)、彼岸天文化(《大鱼海棠》)等动画制作公司。

但这些大多是导演办公司,导致彩条屋品控极不稳定,亦没有形成明显的厂牌风格。

继《姜子牙》后,彩条屋近年开发的《昨日青空》《妙先生》《冲出地球》,票房表现都很一般。

在工业化和产能上,彩条屋也备受质疑。据彩条屋影业创始人易巧介绍,《哪吒》的剧本整整改了两年,修订了 66 版,制作又花了三年。

《大圣归来》七年后,国漫真的崛起了吗?

2019 年初,项目眼看赶不上暑期档,彩条屋重新规划制作流程,两次增加预算,找了更多团队加入补救,前后参与制作有上千人,包括 60 多家外包制作团队、20 多家特效团队。最终,《哪吒》在映前 20 天时才全部完工。

千人制作模式不可持续。缺乏规范的制片机制和系统的流程管理,资源整合不集中,势必影响产能,无法像追光一样保证稳定的输出。结果就是,《哪吒》和《姜子牙》的续作,至今没有下文。

不能仅靠神话 IP

如今回头来看,《哪吒》的成功,是一个充满偶然性的奇迹,可遇不可求。

2019 年 9 月,易巧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中国有一部 50 亿票房的动画只能叫国漫开始,要有五部 10 亿票房的动画电影才能称为崛起。

但截至目前,国产动画影史上,票房超过 10 亿的只有《哪吒》和《姜子牙》两部," 国漫崛起 " 仍处于初期阶段。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彩条屋和追光体系下的票房之作,大多倚靠了孙悟空、哪吒等神话 IP。有业内人士透露,"《哪吒》之后,很多人铆着劲要做神话题材的动画。"

但这对行业来说,绝非一件好事。《哪吒》值得借鉴的是其创新尝试,它不应该成为高悬的标尺、动画人追逐的唯一目标。

事实上,观众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厌倦层出不穷的神话 IP 和轮番面世的宏大命题故事,渐渐对神话题材、唯美的国风布景、瑰丽的幻想特效产生审美疲劳,开始想念贴近生活的现实主义题材。

在这一维度上,去年底的《雄狮少年》可谓突破之作。影片叙事完整、流畅,将镜头对准农民工和留守儿童,与近年来的国产动画电影相比,在切入现实和思辨性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大圣归来》七年后,国漫真的崛起了吗?

尽管受人物建模争议影响,影片票房表现低于预期,但在豆瓣上获得了 8.2 的高分。其背后出品方北京精彩,亦受到市场关注。

接下来,北京精彩还将推出《铸剑少年》《逐日少年》,打造 " 中国少年宇宙 "。新玩家的出现,或许会给市场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正如浙江大学影视与动漫游戏研究中心教授盘剑指出,依托神话、历史等国民 IP 固然是积累品牌信誉的途径,但创建、打造自身品牌才应该是国产动画进化的最终目标。国产动画若想突围,需要的是 " 自身就是 IP" 的责任担当。

拆除 " 神话引擎 ",打造真正的原创 IP,可能是国漫走向下一个高峰的真正突破口。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17f6ad8e9f0911a11bda59

版权声明:虚像 发表于 2022年9月7日 pm3:43。
转载请注明:《大圣归来》七年后,国漫真的崛起了吗? | 快导航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