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海的尽头是草原》未映先热,一秒售罄。

好在,鱼叔作为本届北影节的新媒体合作伙伴,有幸抢先看到了本片。

很早之前,鱼叔就了解到这部影片的制作。
一度很好奇故事将如何呈现在大银幕上。
首先,这个题材有些冷门。
知道故事背景的观众,恐怕比知道《长津湖》的人还要少许多。
其次,主创阵容不够豪华。
他们能否撑得住整部作品?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故事所牵扯的历史背景很宏大。
如何能深入浅出地展示给观众?

鱼叔带着这些疑惑走进影院,看完后困惑和担心迎刃而解。
在电影即将上映(9 月 9 日)之前,来跟大家好好唠一唠——
《海的尽头是草原》

电影的故事,从一位即将不久于人世的老人(陈宝国饰)开始说起。
他独自来到内蒙古,想要寻找失散多年的妹妹。
原来,这是一个关于「失孤」的故事。
这样的题材,很容易让我们联想之前的《亲爱的》《失孤》等片。
但接下来的情节,却令人意想不到。
因为他的妹妹,并不是被拐走的,还是被送走的。
为何被送走呢?
随着老人踏上草原,往日回忆浮现在眼前,我们也看到了这个故事的背景。

时间回到 1959 年。
席卷全国的灾祸、饥荒,让上海、江苏等地的孤儿与日俱增。
这些孩子普遍面临着营养不良、疾病死亡的威胁。
为了救助这些孩子,内蒙古政府伸出了援手。
与其往南方送奶粉,不如接到北方来生养。
于是,3000 名左右的孤儿坐上了一列列火车前往内蒙古。
这正是本片所倚靠的真实事件,「三千孤儿入内蒙」。

真实,是最能触动人心的力量。
影片中有一个镜头让鱼叔印象深刻。
北上的火车上,小男孩推醒了身旁的妹妹,两个孩子一同望向窗外。
随着孩子的视角,茫茫草原、广阔蓝天映入眼帘。
平生第一次见到草原的南方孩子,激动与惊讶溢于言表。

六十多年前的内蒙古是什么样?
你问现在的内蒙人,可能都不一定说得清楚。
但,这部电影却近乎苛刻地还原了当时的样貌。
为此,剧组也是下足了功夫。
电影大部分内容,都是在乌拉盖草原实地拍摄。
在那里,多变的天气是拍摄期间遇到的诸多阻碍之一。
一天之内,能经历四季变换。
前一秒还穿着短袖阳光正好,下一秒就裹紧大衣大雨倾盆。
尔冬升导演的片场 vlog 中,就曾拍到演员王锵大吐苦水。
「一天 10 遍,戏都不要拍了」

景要真实,民俗文化更需要考究严谨。
小到服饰花纹,大到传统礼仪,以及不同年代间的变化,剧组都做了详细调研。
目的就是为了给影片赋予自然的生活气息,以及强烈的年代感。

而独特的内蒙方言,同样是演员需要克服的一道难关。
马苏在片中饰演一位「草原母亲」,全程近乎只有蒙语台词。
为了让自己变成真正的内蒙人,显然在拍摄前就下了功夫。

除此之外,内蒙古还有一大特色——动物多。
为此,电影也使用了许多「动物演员」进行实拍。
众所周知,训练动物演员很难。
尔冬升导演就曾在 vlog 中「诉苦」:
国外为了拍狼都是很多年前开始养,我们只能到现场「土法炼钢」。

拍摄中遇到的突发情况并不少。
牛会突然烦躁,马会意外失控,狼会不听指令。
再加上内蒙古多变的天气,整个过程让人心力交瘁。

幸运的是,剧组摸索出了跟动物演员友好相处的办法。
到最后,就连小演员都跟马成了好朋友。

尔导曾表示:
电影一方面是尊重历史,尊重少数民族的习惯。
另一方面是为了打造真实细节,从而给予演员更实在的发挥空间。
多亏了导演这份执着,才让我们有了沉浸式的草原体验。

仅仅靠真实还原,电影并不能征服观众。
最关键的,还要看编剧和导演的功力。
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内地电影,常常容易流于宏大的场景呈现和信仰升华。
《海的尽头是草原》则抛弃了这种叙事模式,转向了更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人文关怀。
这样的做法,反而让观众有了亲切感。

这也正是尔导所擅长的。
在他过去的作品中,就有着很多靠细腻真情打动观众的例子。
比如《新不了情》。
故事简洁而浪漫。
不刻意煽情,也不矫揉做作。
接地气的小市民恋爱生活,足以让无数观众潸然泪下。

到了《海的尽头是草原》,导演同样采用了「以小家,知大家」的手法。
故事中的马苏一家,只是收养 3000 孤儿的若干内蒙家庭中的一个微小缩影。电影以这个小家庭为基点,从一个侧面揭开「三千孤儿入内蒙」整个事件的意义与价值。
一方面,用了大量篇幅来展现牧民们在抚养孩子时遇到的各种困难。
比如,语言的障碍。
那时候,同时会汉语和内蒙语的人少之又少。
很多牧民们和收养的孩子之间,其实语言不通。
只能耐心地用手比划,用心体会。

再比如,孩子想家的情绪。
远离故土,思念家乡,乃人之常情。
牧民们很理解孩子们的心结。
所以,在孩子陷入怀乡病时,会即使给予安慰与共情。
同时,带着他们一点点融入当地的生活,渐渐习惯,安心住下。

还比如,食物紧缺。
实际上,当时的内蒙古因为拿出了大量食物支援全国,自己内部也很紧缺。
一些地方草场退化,导致羊都没了奶。
但是为了养好孩子们,牧民们都竭尽全力。
宁可自己吃得不好,也要给孩子们准备奶制品。

而另一方面,电影也刻画了收养家庭里,一点点建立起的亲情牵绊。
小女孩杜思珩刚来到内蒙收养家里时,与其他孩子一样,对当地的生活很不适应。
但一家人的悉心照顾,让她渐渐融入了这片土地。
母亲对她无微不至,与亲生儿一视同仁。

当哥哥的也不吃醋,把小女孩当作自己的亲生妹妹来看待。

而父亲更是为了救她,不顾一切地闯入沙尘暴中。

就连日夜相伴的马,都和她产生亲密的感情。
当她在沙尘暴中迷失方向跪卧在地上时,那匹马紧紧挨着她,不离不弃。

不是血亲,胜似血亲。
多年之后,小女孩变成了大姑娘。
之前羞涩拘谨的上海小囡,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内蒙闺女。
骑马、放羊等都不在话下。

到了后来,女孩动了心思,想回上海。
因为她始终有个心结,想弄清楚亲生母亲为什么会抛弃自己。
但是,她不敢跟家人说。
只好偷偷地把食物藏起来,为之后悄悄离开准备干粮。

后来,家人还是意外得知了女孩想要离开。
起初也有点讶异,但很快就释然了。
他们意识到,也许这个「养女」早会离开自己。
尽管有些不舍,但还是让她随着自己的心选择。

电影以一个小家的温暖,展现出的是跨越血缘、跨越地域的大爱。
这,也正是所有草原人民无私的爱。
在这段历史过去六十多年后,依然有着直抵观众内心深处的力量。

在《海的尽头是草原》中,我看到了一种当下几近消失的特质。
即,展现真实存在的美好。
在内蒙一家的身上,体现的是一种完全不求回报的爱。
这种爱意淳朴、善良,在当下极其罕见,像极了童话,甚至显得有些不真实。
但,这又是真实发生的故事。
若表现得稍微不妥当,很容易让人感到难以理解。

好在,尔冬升对小人物的塑造,颇有自己的一番理解。
没有过度的戏剧化场面,也没有神化马苏一家人。
仅仅是用一系列普通日常,来展现他们的淳朴,展现他们对小女孩的悉心照顾。
因为他知道,过度的神化,反而会让这样的故事变得虚浮,让这样的情感变得刻意。
而越是自然的刻画,才越能让观众感受到普通人身上的光辉。

同时,电影又加入了一条时空性。
即,几十年后的今天,年迈的亲生哥哥重新去寻找妹妹的故事。
在老人的寻寻觅觅、千回百转中,两条线最终实现了时空交汇。
过去和现在,遥相呼应。
历史与记忆,逐渐明朗。
结尾的反转,更是给了观众会心一击,也带来一种突如其来的感动。

那段历史下的内蒙人,以不求回报的爱,抚养了三千名孩子健康成长。
这美好到不真实的一段往事,又是那么实实在在地震撼到了我们每一个人。
在大片接连轰炸下的今天,这部电影仿佛一股清流。
在乱石之中缓缓流动,带着大家回到最纯粹、质朴的情感之中。
观众所得到的,则是一场清爽的灵魂洗涤。
民族的大爱,和个体的牵挂,彼此辉映。不是浓郁鸡汤,更似绵长淡茶。细品之下,回味悠长。

全文完。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16f6f78e9f0944dc704f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