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晓鹤
封面来源| 图虫创意
9 月 6 日,时隔两年归来,华为再次发布了 Mate 系列手机。
虽然发布会依旧有 " 吊打苹果 " 传统,不过 " 余大嘴 " 余承东一句英文简单带过了处理器介绍,还是让大家化身侦探。实际上,华为终端 BG CEO 余承东不想过多提及的处理器,正是华为的 " 芯痛 " ——不能用麒麟系列最新芯片,用的是高通骁龙的芯片。
不过,这款新手机意外地采用了骁龙 8+ 处理器,不是此前传言的上一代 " 火龙 ";不意外地是这款芯片只有 4G,没有 5G。实际上,被封禁两年的华为,不仅 5G 芯片,甚至高端摄像头、12G 运行内存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可以说新发布的 Mate 50,也是在带着脚镣跳舞。
这些措施也让华为的消费者业务遭受重创。数据统计,2020 年上半年国内高端手机市场上,华为 44.1% 的份额,超越苹果成为世界第一,如今在很多统计中,已经被归类到前五以外的 Others(其他)。因为没有高端芯片,2021 年华为直接没有推出 Mate 系列旗舰机,在这个快速迭代的数码市场,消费者一年时间就会忘掉旧爱,转投新欢。
从数据看,过去两年中,苹果以 16% 的市场份额排名升至第二,要知道苹果手机定位高端市场,出货量鲜有低端机型。可以说,华为曾经想挑战的那个巨无霸,如今更加强大。为了不被 2 天后发布的 iPhone 14 打败,这次华为也推出了卫星通信等智能机黑科技。
这些黑科技功能能否弥补 5G 的缺失,要看 9 月 21 日发售后,届时经销商是否会对 Mate50 加价发售,市场对这款机型的热情都可 " 管中窥豹 "。当然,华为也并非仅仅依赖这款手机 " 翻身 "。这场发布会上,华为也推出了笔记本、音响等诸多生态产品,以及问界 M5 EV 纯电版车。
华为与苹果竞争,某种维度已经搁置,当然是非产品和技术实力的因素。极速进军新能源领域的华为,竞争对手或许已经不是苹果。
不得不发的旗舰机
华为的 Mate 系列之所以备受期待,主要原因是这款机型,几乎算是国产智能机,唯一一款 " 冲高端 " 成功的系列机型。
一直以来,国内外的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几乎被三星和苹果把持。Mate 系列算是坚持了 10 年,某种程度算是打造了自己的高端品牌形象。" 大屏长续航、AI 影像、反向充电、隔空手势操作都是华为的创新 ",这次发布会,余承东回忆了华为 Mate 系列的发展节点。
对于旗舰机来说,不断地创新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关键。这也意味着,虽然华为两年没有发布新旗舰,但其技术也在不断积累。所以尽管没有 5G,Mate 也会抢占一些技术首发权,对于华为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事情。
所以大家会看到,华为首发了一些黑科技。
最值得关注的是 Mate50 率先支持了卫星通信能力,这样用户即便是身处荒漠无人区、出海遇险、地震救援等无地面网络信号覆盖的环境下,也能随时通过通过 App,将文字和位置信息发出求助,并支持多条位置生成轨迹地图。
这项技术很多厂商都在研发,预计在 2022 年,吉利收购后的魅族手机,以及即将发布 iPhone14,都会采用卫星通信技术。华为抢先发布这一技术,也是为保住华为在通信领域的领先。但坊间也有不少人认为,这一技术适应场景多是徒步、野外作业等人群,日常生活场景中很难用到。
还有华为新发布的 XMAGE 影像系统,首发 10 档可变光圈,还有业界最大 F1.4 光圈、支持 2.5cm 超级微距拍摄。同时,华为 Mate50 支持 100 变焦范围,华为 Mate50 Pro 支持 200 倍的变焦范围,这套影像系统目前算业界天花板,可如果技术留存到明年,也不会有优势。
当然,华为这次还带来了没电也能打电话能力,华为 Mate50 系列在 1% 低电量下自动进入应急模式,支持通话 12 分钟、亮码 10 次,或者扫码 4 次等应急操作。
其他诸如昆仑屏幕、智感扫码也是华为系列相对热门的创新。正是这些技术能力创新,华为需要通过新款手机将其推向市场应用。
当然,不少消费者认为 Mate 50 外观设计不够好看,再加上 4G 的智能手机,也让不少本打算换机的消费者打起了退堂鼓,这也是仁者见仁的选择。
毕竟从横向看,如今能和 Mate 全方面抗衡的机型,也就是三星的 S22U,以及小米的 12 SU,还有即将发售的 iPhone 14。但苹果传统的挤牙膏式创新,iPhone 14 预计也很难带来颠覆式创新,赢得市场还是依靠整体优化体验感。
华为艰难拓展布局
在没有华为 Mate 新款的两年时间里,华为出售了荣耀和 X86 服务器业务,但也没能阻止财报数据的下滑。
根据华为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2 年上半年,华为实现营收 2986.80 亿元,净利润为 146.29 亿元。华为销售收入的总体降幅不是很大,同比下降了 5% 左右,但净利润已经腰斩,去年同期还有 360 亿元。
与华为一起度过难关的,还有全国的华为门店。
第一年中,不少店依靠华为 Mate40 系列的溢价销售,还赚得盆满钵满。第二年中,华为开始加大布局智能生态体系,期待用生态产品顶上,维持着单店成交额。
为此,这两年华为也接连发布了不少智能生态产品。从这次发布会看也可以看出,华为的生态产品之多,已经媲美 " 小米杂货铺 " 的数量。
在智能机配套的产品方面,这次华为带来了华为 FreeBuds Pro2、华为 Sound X 剧院版和华为 Sound Joy,以及 Watch GT 3 Pro 等几款产品。这些产品本身技术升级空间不大,都是小功能迭代升级。
更重头的是,一些华为大件产品。在大屏幕显示器上,华为带来了分体式笔记本 MateBook E Go ,以及华为最大的平板电脑产品 MatePad Pro。在 kindle 败退的市场中,华为也推出了墨水屏 MatePad Paper 。
还有不太被关注的高性能主机市场,华为带来了华为 MateStation S,以及一款新奇产品华为家庭存储,这款产品凭借华为的分布式存储,能帮助手机和 PC 实现 2TB+2TB、8TB+8TB 两种版本扩容。
如果说这些生态的共同特性,可以总结出亮点。首先都是属于鸿蒙生态,这让华为的众多产品能够实现超级互联功能,因为不同硬件产品之间都用鸿蒙系统,不仅解决了其他生态还需应用互动的累赘,更是能让硬件之间也可以数据打通。
另一个特点就是价格都贵,这次华为手机最高就到了 12999 元的售价,在国内 2000 元左右的主流智能机消费市场,这款价格确实不低。而且华为的生态产品也普遍比较贵,这次发布会中,不算华为 Sound X 鎏金版和墨水屏尊享版等特殊版本,其他普通版本产品也并不便宜。以智能音箱看,华为 Sound X new 售价达到了 1899 元,小米的高保真音箱是 448 元,品质和技术造成的差距,是否造成了 4 倍的差价,还得打问号。
但似乎市场对华为的一些产品还比较认可,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Canalys 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二季度,在中国市场,华为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出货量为 83.8 万台,同比增长 80.7%,市场份额为 7.3%,排名第四;华为平板电脑出货量为 103.9 万台,同比增长 0.5%,市场份额为 17.7%,排名第二。这些生态产品,确实为华为消费者业务 " 止渴 "。
也许华为 Mate 系列,由于缺少 5G 能力,已经被规划为引流款,而众多生态产品高定价,则被规划为利润款。但对于华为的体量来说,显然生态产品短期还难以撑起跌落的营收。
那么,华为的真正依靠是什么?
竞争对手或已经不是苹果
在 2022 年中,华为净利润降 50% 之际,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带来了第 6 次 " 寒冬论 "。称除了为生存下来的连续性投资以及能够盈利的主要目标,未来几年内不能产生价值和利润的边缘业务应该缩减或关闭。
其实华为资金端募集的难度,早已经初见端倪。据《证券日报》统计,截至 8 月初,华为今年发债募资额将达到 240 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已经是去年 80 亿元的 3 倍。
而华为的这场发布会的压轴产品,或许是华为未来的答案。
在这场发布会上,余承东最后介绍了 AITO 问界 M5 EV。这款纯电车型 ,定位五座中型 SUV,搭载 HarmonyOS 3 智能座舱,标准版与性能版的售价分别为 28.86 与 31.98 万元。车机系统一直是问界系列的强项,也是这款车备受关注的原因。但由于问界系列是华为智选,不是 Hicar 合作模式,所以没有华为最强的自动驾驶方案,目前这款电动车的辅助驾驶仅为 L2 级别。
即便如此,问界系列的大销,也让华为找到了新的方向。据华为披露,截至 2022 年 9 月 6 日 20 点 30 分,问界 M5 EV 订单用户已超过 3 万。而自 AITO 问界系列自今年 3 月 5 日开启交付,仅用 170 天就完成超 3 万台交付,缺芯、疫情、高温、限电等诸多因素,似乎并未太大影响销售成绩,同时在 8 月份,问界实现单月交付破万的成绩单,AITO 也成为成长最快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
值得关注的是,新的问界 M7 已经发布,即将开始市场销售。对于两款车未来的销量,华为也是比较有信心,这从问界系列的合作伙伴赛里斯,已经在重庆二厂投产,三厂开建的扩产力度中可见一斑。外加 Hi car 合作模式中,阿维塔 11、极狐阿尔法 S 等车型已经发布,华为系新能源车已经成为市场中的重要力量。
据 IT 之家报道,有经销商采访时提到:" 按一辆成交价 30 万计算加上车贷及保险收入,卖一辆车能赚近三万块,这个毛利水平相当于卖 60 台华为手机。" 新造车无疑是华为手机业务遇挫后,华为可以真正依靠的新业务。
目前,华为已经率先进入新造车这条万亿赛道,相较苹果造车 8 年难产来说,华为已经领先一步。
或许是在智能机领域躺赚的太舒服,苹果在可预见的两年内,已经也不会推出汽车产品。而对于华为来说,余承东曾言 2023 年王者归来,华为手机面临的桎梏,届时应该也很难解除。所以短期内,大家的焦点竞争对手可能已经不是彼此。
华为每年造车相关的投入超 15 亿美元,全力以赴的新造车道路上,华为终于可以大施拳脚。再造万亿美元的特斯拉,对于华为来说也并非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当然,华为还有造车还有最后一道 " 紧箍咒 ",那便是 2023 年前不亲自下场造车。
也许竞争紧迫,华为已经在路上了。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176833b15ec04c92415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