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几乎所有推送的留言里,都有人为一部电影吵得不可开交。
有人夸它的视觉,画面一流。
有人骂它的剧情,一塌糊涂。
没错,《新神榜:杨戬》。
老实讲,这部电影肉叔很早就看了。
视觉确实出彩,蒸汽朋克式的飞船风格,水墨丹青与霓虹灯风格相融合,直叫人大呼过瘾。

但剧情?
关于沉香劈山救母这事,总让我有去重温一遍《宝莲灯》的冲动。
这也是迟迟未写推送的原因之一。
这两天抽空,肉叔总算是重新看了一遍 1999 年版本的《宝莲灯》,本意是看在那个年代,到底怎么处理 " 沉香二舅治好了他的精神内耗 " 这事。
谁知越看越入迷。
不说姜文、徐帆、宁静、陈佩斯之类的超强配音阵容。

也不谈《爱就一个字》、《想你的 365 天》、《天地在我心》超强的 BGM。光说剧情,就让肉叔后知后觉——原来,很多小时候我们喜欢的电影,长大再看,居然成了另一部影片。喜新不如念旧。或许理解了 " 旧 ",才会更能明白 " 新 " 的得失。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部,或许被我们错当做儿童片看过的经典。01A 面:一个反叛的故事为了勾起你遥远的记忆。也为了不被《杨戬》的重编版搞混了大脑。我们还是要先聊一聊《宝莲灯》的剧情。沉香救母的故事大家或多或少会有印象,斧劈华山,改编来改编去,万变不离其宗。关键的情节就在于,为什么救,以及怎么救。为什么救?《宝莲灯》里的描述是,沉香的母亲与凡人相恋,生下沉香,从而被天庭的执行者二郎神,也就是沉香的舅舅压入华山之下。

沉香所做的,就是反抗天庭,救出母亲。是个人对一整个体系的挑战。而怎么救呢?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的人物。一个是石猴,算是沉香的玩伴,一路陪着他偷宝莲灯,跳下凡间。

一个是土地公公,戳穿了二郎神的谎言,告诉沉香他的母亲没死,并指引他去找孙悟空。

一个是嘎妹,凡人部落的一个女子。

于是整部影片,就是沉香与石猴一起四处寻找孙悟空,闯过沙漠,越过高山,最终与嘎妹联手打败二郎神的故事。电影的结局处理很有意思。沉香找到了孙悟空,那个打败过二郎神的男人,让他传授 " 武艺 ",但被孙悟空给拒了。他告诉他,你啊,得去找一块女娲石炼成的石斧,这样才能打败敌人。

女娲石哪?在凡间,在嘎妹的部落里。这石头原是部落里的神石,但二郎神硬是要把他们把这石头雕刻成他的样子,部落不同意就强行施压。结果就是,嘎妹不愿再受到二郎神压迫,于是联合起整个部落,帮助沉香。

发现了没?一边是沉香与嘎妹,一边是二郎神与天规,这就不再是个人与体系的对抗了。而是个凡人和天庭两个群体的对抗。似乎有点反封建反压迫的意思了。

但老实说,小时候看,其实还看不到这一层。那时候只知道感动。尤其是贯穿始终的那行字," 金诚所至,金石为开 ",更觉得是孝心大过天。

直到这次再看,才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但这部电影好像有 BUG。有一段情节是沉香找到孙悟空帮忙,孙悟空开始拒绝的,于是沉香直接开怼。

怼完之后沉香跑出山洞,被宝莲灯点醒了,要用智慧和爱,用心寻求帮助巴拉巴拉的。沉香于是又回到了洞里。这时候孙悟空说,他不收学打架的徒弟。沉香答,他不学打架。孙悟空直夸这孩子聪明。(怎么感觉你们开启了加密通话?)接下来就出现了那句经典台词——不把你打得满面桃花开,你就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嗯?打嘴炮就能让孙悟空帮忙?转变这么快?再次回想剧情,才发现,原来没那么简单。(敢情他们都是谜语人)02B 面:一个驯服的故事谜语人有谜语人的话术,用好了,你会觉得内有乾坤,用得不好,你就会觉得装神弄鬼,好在,《宝莲灯》属于前者。简单来说,有两条值得一说。一:天机不可泄露沉香问土地公公母亲去哪了?土地抛下一句 " 天机不可泄露 ",转身便带他看壁画,从孙悟空大闹天宫触犯天规到被压在五行山下。沉香一点就通,是不是触犯天规都会被压在山下?土地公公连忙补充道:" 你自己悟出来的,不是我说出来的。"

二:不收学打架的徒弟 / 我说过收你为徒吗沉香一出石洞,孙悟空帮小猴挠痒痒,羡慕它有猴样。沉香一回来,他立马披上袈裟,正经危坐。一听到沉香说光学打架救不出妈妈,这下孙悟空喜了,袈裟一撩,直接告诉下一关卡的秘诀并反手送出一匹白龙马。(感觉就是早已准备)

这两段情节里,所有人都明白,土地公公是要帮助沉香,但同时,又要做出一副 " 与我无关 " 的样子。为什么不直接帮?要拐弯抹角自己悟呢?与天庭体系有关。成佛后的孙悟空和土地公处在一个名为天庭的体系中,在这里,他们既然得到了好处,也就意味着要遵守它的规矩。规矩是什么?" 自己悟 "。对外这是给沉香的成长历练,对内这是体系给予的限制。什么意思?举个例子,如果一切顺利,沉香得道成仙尚好,土地公公和孙悟空都算是功臣。但假设出了差错,天庭要来追责,是不是他俩都能开脱?土地公公从来没有直接告诉沉香真相。孙悟空也没教沉香任何本领。毕竟解释起来都可以说,这是他 " 自己悟 " 出来的。这就是 " 谜语人 " 之所以流行的原因。

但问题在于,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甚至于,全片闹得天翻地覆天庭也没有更高一层的人马出场。还是与这个体系有关。这里,我们要聊两组有趣的人物,一组是小猴和孙悟空,一组是沉香和杨戬。他们都有着相似的出身。先说小猴和孙悟空。他们都是从石头里蹦出来,一见面就觉得亲近。一个机灵勇敢,陪沉香斗二郎神,推神石入岩浆,斗智斗勇。一个披上袈裟要说阿弥陀佛,只有脱下袈裟才能喘口气,以一种被体系许可的方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相比披上袈裟是佛,小猴才是真正那个 " 孙悟空 "。

另一对呢?
其实在《宝莲灯》里,有提到二郎神的母亲曾为了幸福与凡人私奔。
他的身世与沉香异曲同工,神与人相恋触犯天规,这种结果下的孩子也是不被天庭承认的。但最后。三圣母和二郎神都有了自己的洞府庙宇。所以说,二郎神为什么那么严守天规?因为被接纳所付出的代价就是被驯服,遵守潜规则。" 神 " 是荣耀也是圈套,至此屠龙少年总成恶龙。


在这个基础上来看沉香劈开华山的结果,你会发现——从救母的角度上,沉香是成功的,但从整体上来看,他失败了。回想一个情节。为什么二郎神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女娲石炼成神斧的时候才来。因为神器是进入天庭体系的第一步,有了神器,才有了资格。

再说一个情节。为什么大战前期孙悟空不出手帮忙,大战后期,他定住了天兵天将,念完咒语还不忘说一句阿弥陀佛。因为这时候出手帮助是允许的。金诚已到,救母的孝道值得嘉奖,于是神与凡人生的孩子又重新被传统体系接受了。所谓成长的磨难,其实是接纳驯服的借口。

儒家文化里,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最典型的例子是《西游记》,猪八戒,沙和尚,孙悟空都是不被接受的,他们跟着唐僧经过九九八一难,路遇的妖怪还和天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磨难后,惩罚已过,磨砺心智,封佛,被招安。这样一看,沉香劈山也成为了天庭设计的一环。

03我们要劈的到底是哪座山?《宝莲灯》里劈山是孝道,是传统文化体系的再次招安。那《杨戬》劈的是什么山呢?在追光的劈山里,山和玄鸟相互联系在一起,劈山封山都是为了天下安宁,玄鸟和山是一种周而复始的生命力。

在当代版的劈山里,它弱化了山的现实意义,把它放在天下苍生的老套命题里。淡化了山,强化了什么呢?强化的是具体的个人私欲。于此劈山便转换成了个人利益争夺战。你会发现,相比 1988 年的《宝莲灯》,天庭的秩序感,规则感淡化了,个人的特质,贪婪欺骗随性,被放大了。在结尾的时候。《宝莲灯》对抗的对象是群体,沉香打败二郎神以及天兵天将离不开嘎妹部落被欺压者的帮助。

而在《杨戬》里,对抗的对象始终是个体,三个人对战四天将,杨戬突破天眼,超英式的力挽狂澜。

戏里两种劈山,很难再说哪个好哪个坏。毕竟传统改编的变化也是时代文化的改变。只是有一点。诚然,相比刚开始用建模技术的《宝莲灯》,《杨戬》的蓬莱仙岛,空中之城,各种复杂的三维背景更加真实细腻。空中舞情节场景美术也让人炫目。

但技术是进步了,我们似乎也落入了一个怪圈,审美题材趋同。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火了之后,市面上便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哪吒,彩条屋,追光陆续开始自己的封神榜系列。但结尾,又总是彼此默契地回归个人英雄命运逆袭,逃不开万物苍生的解释。似乎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孩子。反复做仰卧起坐。

想起当年《宝莲灯》拍摄时,上美厂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是市场的压力,创作开始向商业模式转变,他们要做出一部受大众欢迎的电影。一方面,是技术的压力,那时候皮克斯开始崭露头角,全三维的制作给国内制作者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这时,常光希导演说:尽可能的最好,尽可能跟世界接轨。

那时他们并不担心故事。担心的只是技术。而现在呢?技术有了。讲故事的能力,却不小心被我们弄丢了。
本日打工人:婕子君
还没看爽?来瞅瞅这几篇呗:争气观音庙都装不下这些圣母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112b937f780bdd7900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