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被家暴的事件还阴影未消。
前几天,又爆出另一单触目惊心的家暴案——
演员王东家暴妻子。
在王东妻子偷偷记录的视频里,王东,一个身高一米八六的大汉,嘴里一边念叨着各式琳琅满目的脏话,一边一跃砸向床上正痛经的妻子。
第一波暴力完了,他仍意犹未尽,一边咬牙念着 " 弄死你 "" 我弄死你 ",一边走向房外。
此时,妻子在视频上用字幕解释道,他去取婴儿床的实木床板进来抡她。
随后,视频里传来一阵破碎的响声。
不难,也很难去想象,王东痛经的妻子此时到底遭受了什么样的对待。

整个记录视频里,男人的行为,粗鄙、残忍、野蛮、狰狞。
但和家暴者狰狞残暴的行为形成剧烈反差的,是他们虚弱的辩驳话术。
" 我终于解脱了。"
" 毫无喘息的控制不是正常的夫妻关系。"
" 这并非事情的全貌和真相。"

图源:新浪微博
或许吧,这并非事情的全貌。
可是这曝光的冰山一角,难道不已经足以构成了一桩残忍家暴的绝对物证了吗?
关于家暴者的残暴和野蛮,她姐觉得花多少笔墨控诉都是不够的。
但今天她姐更想以一文,驳斥那些家暴者们常见的「虚弱话术」。
" 我知道打人不对,但我不后悔打她 "
在之前的杨槠策家暴余秀华事件里,杨槠策有一句话,令她姐印象深刻。
一次采访中,记者问他,你有没有检讨过自己的行为?
他说," 有,一直在检讨 "。
于是记者继续追问他后不后悔打人。
他却态度坚定地说," 不后悔 "。
" 虽然打人我觉得是自己的错,但我不后悔打她。"

听起来矛盾吗?
但你会发现,这样明显矛盾的话术非常耳熟。
另一位臭名昭著的家暴男,李阳。
家暴事件爆发后,李阳从不避讳参加各种电视节目。当主持人问他,你觉得家暴对吗?
李阳答得道貌岸然:
" 任何一个有常识的人,都认为是不对的。"

但是——
打了就是打了。道歉一次就够了。

讽刺吗?
他们讲文明、讲体面、讲道德。
他们道貌岸然,侃侃而谈,动辄 " 心系 " 整个社会和国家。


但他们自己,却永远是他们口中普遍道德、法律准则的 " 特例 "。
这是一种多么令人作呕的傲慢。
好像在他们的思维里,解释权永远在他们身上——
暴力有错,但一次暴力不能就此否定我的人格吧?
暴力有错,但一次特殊情况,没必要上纲上线吧?
暴力有错,但这是大多数男人都犯过的错误,你让我怎么办吧?
这种,把自己 / 自己所在的群体作为 " 特例 " 找合理性," 自我特权化 " 的心态。
可以说就是大部分家暴男脱罪话术的一个逻辑起点。

而,站在这样一个起点上,他们各自发展出更具体的诡辩话术、更虚弱可笑的嘴脸。
比如李阳,我虽没忍住明知故 " 打人 " 了,但是你们知道家暴的定义是什么吗?
——某 " 专家 ":家暴定义是什么?它必须是持续的不间断的!是无端的甚至没有理由的!
——李:他说得很对啊。家暴是持续的无理由的。


甚至倒打一耙,所以我打一次有那么严重吗?
你们为什么抓着不放?


比如王东,这是特殊情况——
我们在不正常的夫妻关系里,这并不是事情的全貌。

更比如杨槠策。
也许在他心里,余秀华一直是没他伤重委屈的。
不然也不会左一句," 把一个深爱她的人逼到动手打人,真的只是我的错吗?"

杨槠策回应家暴余秀华:
能把爱她的人逼着打人,是我的错吗?
右一句," 我要扳回一局,向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杨槠策 "。

极昼工作室:
离开余秀华,施暴者杨槠策要扳回一局
但他心中真实的杨槠策是什么样的?
一个在无压力的、舒适的,任何人只要愿意,都有条件有精力去维持体面的环境下的杨槠策而已。

所以,这些家暴男的逻辑吊诡在哪?
他们总觉得,有 " 缘由 " 的一次暴力,被逼情形下的一次特例,不能证明什么。
所以他们总是这么辩解:
" 我很清楚底线,只是我的忍耐有限,只是这一回被伤害了,只是我被逼急了。"
但是,我们如何去真正认识一个人?
又要如何去相信,一个人能否长久的共同生活?
难道是看他们人生最得意、光鲜、最慷慨的时刻吗?
不是的啊。
本来就是要看他的底线,他的特例是什么。
看他在压力、困境,甚至极端情况下,还会不会有起码的坚持。
看他会不会轻易的,一次又一次,更改底线。
看清他的 " 最低处 " 在哪里。

所以其实,这个逻辑罗翔老师也老早就点明了。
恰似人渣总爱谈法律。
一个喜欢把底线、特例挂在嘴边的人。
恰恰是最没底线,有最多特例的人。

" 只是一时情绪上头 "
除了通过 " 我知道不对但她践踏了我的底线 " 来暗示有苦衷,以此转移矛盾的洗白逻辑。
还有一种话术,家暴男们同样用得很溜。
即," 打人不是真的出自本心,只是情绪激动,失控了 "。
以此作为暴力的减刑说辞。
还是王东那篇,在被曝家暴后茶里茶气的回应——

不得不说这段其实很典型。
它同时包含了几类家暴男最爱的洗白说辞,其中之一就是,甩锅给 " 情绪 "。
你会发现,王东对自己行为的定义是 " 过激 "。
什么是 " 过激行为 "?
是 " 因为某种特殊环境和事件的强烈刺激而引起,当事人有可能因情绪上的不稳和过于激动而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
而,过激造成的暴力,和主观上的故意暴力,似乎有一种情感上的区别。
所以它总会成为一些家庭里,施暴者求得谅解的借口,甚至他人劝说受害者原谅或者自省的理由:
他不是故意的,他只是工作压力太大了,这情有可原。
他只是没管住情绪,对你还是有感情的,这不是家暴。
他看着平时脾气挺好 / 修养很高啊,就这一次失控,你不要一吵架就不管不顾地刺激对方啊,好脾气也经不住折腾。
……
但果真如此吗?
正如沈奕斐所说:
家暴不是一种情绪宣泄,而是一种决策。

当然了,这并不是在说所有家暴事件里的施暴者,都是在步步为营地计划实施暴力,然后甩锅给情绪问题。
而是说,施暴者在实施家暴的过程中,理性是有参与的。
起码他的意识告诉他——我是可以打你的,我打你并不会产生多少严重后果。
即,他做了 " 决策 "。
打一个或许不大恰当的比喻。
这就像很多人把自己的不雅甚至犯罪行为归为 " 酒后乱性 "。
但事实证明,醉得再厉害的人,在饭局后还是有意识能帮上司买单叫车。
要么就是彻底不省人事,什么都做不了。
家暴者同样。
无论是披着文明皮的伪君子,社会层面的 loser,亦或一个脾气特别不稳定的人。
他们都不会轻易去打比自己强的对象(权力层面或者生理层面的 " 强 ")。
他们的暴力是挑人的。
他们的刀永远指向弱者。
如那篇杨槠策的报道里提到的,杨槠策其实不止打过余秀华,也打过女儿。
而,杨槠策对此好像是自责的。
但这种自责又转瞬即逝,最终变成一句轻飘飘地 " 自制力太差就变这样,一个让人诟病和笑话的事情 "。

你看,将暴力归因给情绪问题,认为是 " 对方 " 先挑起了自己的情绪。
对施暴者来说永远是个无比划算的买卖。既能安慰自己,又能哄骗别人。
但,我们却绝不能被唬住。
一把只朝向弱者的刀,从来和失控无关。它只和掌控,支配,规训有关。
这背后,依然是男性对 " 权力感 " 的追逐。



情绪失控?
不过是家暴者最好用的遮羞布之一罢了。
" 她也有错。"/" 我也是受害者。"
第三类话术,在近几年的家暴事件中也屡见不鲜。
那就是,施暴方会给受害方也安上一项罪名,以冲淡自己暴力的严重性,甚至是直接作为自己脱罪的借口。

且,安的罪名异曲同工。
说辞几乎都是,对方 " 精神控制我 "" 语言暴力我 "" 我打她都是她逼的 "。
甚至更进一步。
打人者还会说出 " 我终于解脱了,再也不会被折磨或威胁 " 这种显然颠倒是非的话,把自己包装成精神暴力的受害者。

这种说辞的底层逻辑非常明显:
那就是意图把肢体暴力作为另一方精神暴力的正当防卫。
我们当然必须承认家庭关系中 " 精神暴力 "" 冷暴力 " 的存在。
只不过,在这个逻辑中,我们更应该去弄清的是,何谓 " 精神暴力 "?
什么程度的语言攻击、什么程度的精神伤害,才算构成 " 精神暴力 "?
且什么程度的 " 精神暴力 ",才可以作为社会一定程度上理解肢体暴力的原由?
为什么要认清这一系列问题?
因为,在绝大多数被曝出的家暴事件中,施暴者控诉的 " 精神暴力 "" 语言暴力 ",往往带有很多主观夸大的部分。
就好比王东家暴事件,他把妻子描述为一个折磨者、威胁者、控制者,对自己进行了 " 毫无喘息的控制 "。
而妻子怎么控制自己、怎么折磨自己,他没有给出任何实质证据。
怼到网友眼前的物料,是他对痛经妻子的毒打,是他在妻子孕期间出轨,甚至还有孕期家暴的嫌疑。

在这段关系中,谁是控制者、折磨者、威胁者。
谁是强势、无理、一再突破道德底线的一方,一目了然。
施暴方为什么乐于用 " 她用精神暴力逼我 " 作为肢体暴力的说辞?
某种意义上就在于,相比肉体伤害,精神伤害更难以留存证据,在解释权上更加自由,也更加主观,更便于施暴者借题发挥。
这也是为什么,她姐在前面主张,我们应该慎重地对待 " 精神暴力 " 这一说辞的原因。
10 年前轰动互联网的李阳家暴门中, 李阳也曾为自己的家暴铺陈妻子以精神、语言层面的原因激怒他的前情,以冲淡他暴力行为的恶劣观感。
现场也有连线的观众为他说话,拿 " 语言暴力 " 作为李阳家暴的借口。

可在李阳事件中,所谓的比肢体暴力更暴力的 " 女性语言暴力 " 是什么?
是妻子的从早晨八点开始的唠叨。

而男方的暴力是什么?
是抓着女方的头在地板上猛撞多次。

这叫 " 我是被她逼的 "?
这种肢体暴力叫做对语言暴力的防卫?
不是的,这本质上还是一种对男性生理优势的滥用。
所谓的 " 精神暴力 ",如果不论及严重程度、不出具具体证据,那么它只会慢慢变成一顶帽子。
一顶只要受害者骂过施暴者,就能算作 " 语言暴力 " 的帽子;
一顶只要受害者反抗、对抗过施暴者的不公对待,就算是 " 精神暴力 " 的,好戴不好脱的帽子。
一顶一旦扣上,就可以为施暴者脱更大的罪的帽子。
这种帽子一旦生效过,一旦有人轻信,那么它无疑会在以后的家暴事件中,加重受害者的反抗成本。
在《他为什么打我:家庭暴力的识别与自救》一书中,作者提到,家暴者往往非常擅长为自己的暴力寻找借口。
且 " 他们强烈地相信自己的借口和辩解是对的 ",这种心理特征,往往导致家暴者的悔改之心非常薄弱。
每个家暴者,在为自己暴力开脱这件事上,姿态都是异常积极的。
而面对复杂现实,面对到处钻空子、搬出一套又一套的理论为自己开罪的家暴者们。
最实际的,其实还是那个原则——
任何理由,都绝对不是暴力的借口。
不要让任何理由,成为降低暴力成本的幌子。
不要让犯错成本本来就低,总是被当作 " 家务事 " 不了了之的家庭暴力,变得更加轻而易举、更加没有代价。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该为家暴者作伥。 她刊
监制 - 她姐
作者 - 又青、圆脸香芹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1215feb15ec01d6f2756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