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苍兰诀》迎来大结局,夏日限定正式结束。
内娱太久没有这样一部大热剧了。
不仅"高开疯走",还日日刷屏微博热搜。
起初,本以为这只是个平平无奇的土味仙侠剧,结果一波网友越看越上头。
特效土但够炸,剧情俗但够劲。

《苍兰诀》的爆火,让饰演东方青苍的王鹤棣,一夜之间从近无路人缘的小明星,爆红成了新一代顶流。
这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毕竟,前期的王鹤棣,出圈都是被嘲出圈的。
新版《流星花园》中,王鹤棣因为体态不佳被嘲"最丑道明寺"。

《遇龙》里糟糕的古装扮相、AI般的演技,又让他被评为古偶丑男之一。

直到这次《苍兰诀》爆火。
意外的爆红,不仅观众没有料到,就连王鹤棣的粉丝、团队也毫无准备。
于是观众开始考古。
然后发现,王鹤棣简直是一片死气沉沉的内娱里,不可多得的「活人」。
因为小透明时期的王鹤棣,留下了太多太多搞笑素材。
粉丝和团队也开始突击补课。
因为虽然王鹤棣成为新晋顶流太过突然,但机遇不可错过,对家也不会手软。
于是,散装粉丝们不懂如何给顶流做数据,在线求救营销号带队:你可以当我们的大粉吗?

图源:新浪微博
个人工作室连夜发招聘信息,求有丰富经验的艺人宣传。


他们要打一场新晋顶流的"保卫战"。
至于吗?似乎是至于的。
王鹤棣的团队最近就尝到了没有"顶流自觉"的苦果。
前两天,王鹤棣因为手滑点赞了一条有关虞书欣的评论。
这放在"小糊咖"时期,完全不算什么问题。
但放在如今的王鹤棣身上,足以掀起轩然大波。

果然,#王鹤棣点赞#上了热搜,各种效应也紧随其后:
有人质疑王鹤棣营销CP,有人忙着给王鹤棣澄清反黑,有人刚粉上不久又迅速脱粉……
看着这一套流程,她姐一时恍惚。
事情的走向逐渐偏离正轨,却又是那么熟悉。
这似乎是每一个爆红的明星,都要经历的一场"洗礼"。
洗礼的周期或长或短,但可以肯定的是洗礼之后的结果——
过去的「活人」已经不在了,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一台没有感情的「营业机器」。
但吊诡的是,很多人最初粉上的,明明是一个活人。
一如曾经的王鹤棣那样。
一潭死水的内娱短暂"复活"
可以说——
爆红之前,或者说,这次的"点赞风波"之前,王鹤棣是没有偶像自觉的。
比起完美偶像,此前的王鹤棣,更像一个爱扮酷的男同学。
空气投篮是常规操作,摸门框、摸树叶、投垃圾桶都是日常。

喜欢歪嘴笑,痞帅爱耍宝。
人送外号"bking",意为"装X之王"。
稍微翻一下他此前的物料,就会发现这种"装X"的痕迹随处可见。
被问穿搭有什么巧思,他毫不谦虚地说"穿啥都好看"。

给自己的长相打分,他毫不犹豫打出100分。

拍的篮球转场视频,只见他轻轻一跳,潇洒转身,球进了。

自知是帅哥,但没有多少帅哥的自觉。
乱用脸。
爱尬舞。
参加《超次元偶像》,就是那个让何炅现场发飙,说"你们太让我失望了"的综艺。
音乐一放,他立马嗨了,但舞姿土到了极致。

还是"灵魂歌者"。
一曲《告白气球》,被他活活唱成"告白铅球",还是修音后的版本。
有多难听呢?
难听到救了人一命——

真是离谱又好笑。
丢人吗?王鹤棣不觉得。
他还凑过去玩梗,顺便叮嘱人家注意安全。

是帅哥,也是"笨蛋帅哥"。
微博发照片晒书,他大手一挥晒出来了两摞。
但定睛一看,是"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小说大集合。

这些,还并不是王鹤棣过去全部的"笑料"。
过去的毫无偶像包袱和偶像自觉的王鹤棣,留下了太多足以拿来让人作为茶余饭后笑料的素材。
以至于沉迷于考古的观众说:
"我甚至到现在都没见过王鹤棣重复的笑料。"

这些素材,在王鹤棣爆红的当下是助力。
因为剧集结束,角色的光环终会消散。
碰到下一个爆款剧的可能性,有但不知是何时。
因而,角色之外演员本人的有趣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爆红的东风能乘多久。
而这些,此前"糊作非为"的王鹤棣刚好有。
他没架子、没包袱、有点土,但土得可爱。
简单来说,就是鲜活,有人气。
而这,是如今采访滴水不漏、行事谨小慎微的明星不具备的,也是如今的观众嗑生嗑死的根本。
但吊诡的是——
透明时期,口无遮拦是真性情。
爆红之后,口无遮拦就成了"把柄"。
于是,我们看到后续无论是粉丝的操作还是团队的策略,都是跟曾经的"真实"背道而驰的。
粉丝集结控评、反黑、做数据、打榜一条龙。
经纪公司打造人设是共识,层层把关、处处谨慎……
毕竟"真实"有趣但无用,"多说多错,少说少错"才是真理。
曾经"有趣的活人"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批量定制的"无趣的明星"。
突然爆红的王鹤棣,也没能逃脱这个定律。
甚至,在王鹤棣身上,真实的消散比想象中更快。
最近掀起风波的"王鹤棣点赞事件",就是一个最绝佳的证据。
仅仅是一张网友截图,称王鹤棣点赞了一条评论,一切就朝着失控的方向滑去。
营销CP的罪名有了,迅速辟谣的粉丝也有了。
至于王鹤棣真的点赞了吗?
不重要。
重要的是,王鹤棣才刚刚走红,一切只是开始。
以后他的一言一行,没有"最小心"。
只有"更小心"。
「活人·偶像」互斥理论
这种"有趣的活人"和"无趣的偶像"之间的终极拉扯,我们此前见证了太多次。
比如,因为《山河令》爆红的龚俊。
曾经的龚俊,和如今被疯狂扒黑料的王鹤棣并无二致——
没有帅哥自觉的笨蛋帅哥一个。
唱歌像念咒,跳舞像复健。

小透明时期的龚俊,早年也有不少发言大胆。
会为了喜欢的歌手发微博鸣不平,还和网友争论。

刚出圈时被问起被观众磕CP的看法,他回答得坦荡:
"嗑呗,爱咋嗑咋嗑,开心就好,那不得让观众看得满意嘛。"
娱乐圈流行一股上价值的"风气"。
为了梦想而演可以,为了艺术献身可敬。
为了赚钱,则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但龚俊呢?
被问及时,妥妥的职场打工人姿态:
"一切都是为了赚钱。"

只是如今,跻身顶流之列的龚俊,显然没有了曾经的大胆。
不是不想,是不敢。
无论是他个人,还是他的团队,都承担不起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后果。
或者说,没有人能承担得起。
这种定律,往前可以追溯到流量之风刚刚在内娱刮起的年代。
陈伟霆就是其中最好的例子。
如今的陈伟霆,是歌手,是演员,更是谨言慎行的偶像。
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陈伟霆在霸道总裁的设定之外,其实有很多好玩、鲜活、立体的面向。
爆红之初,他仿佛地主家的傻儿子。
以为微博认证要去公司,结果真的自己跑到新浪总部。
知道是乌龙后,还是开开心心地合影留念。

在港圈活跃的那些年,陈伟霆更是把各类角色都演了个遍。
许鞍华的《得闲炒饭》里,他是整天缠着姐姐的软蛋弟弟。

《前度》里,他是劈腿的斯文伪君子,谈着现女友却想着前女友。

《出轨的女人》里,他一人分饰两角。
是游走在阔太之间的牛郎哥哥,也是单纯痴情的弟弟。


那时候的陈伟霆,还可以公开恋情。
他和阿sa有过一段感情,和Angelababy也曾公开。
怎么说呢?
彼时的陈伟霆,无论是角色,还是本人,不完美,但立体。
是一个鲜活的人,有七情六欲,也有高低起伏。
但这些,似乎都是"糊咖"的特权。
一旦红了,就要走上一条更专业的路。
而所谓的"专业",即放弃为了"偶像"这个设定之外的、所有的"鲜活"的枝节。
于是,我们眼睁睁看着他们从野生、好笑、有血有肉,变得自我阉割、谨言慎行,微博只剩营业和商务,接的戏也愈发标签化、商品化。

图源:新浪微博
而当"鲜活"变成品宣,偶像作为「活人」的部分就死了。
我把这称之为「活人·偶像」互斥理论。
似乎,有得到,就要有失去。
得到了「偶像」的招牌,就要失去「活人」的那部分。
但这是唯一的路吗?或者说,这真的是正解吗?
未必。
王菊、杨超越、虞书欣、利路修,包括最近糊咖翻红的"再就业男团"……
他们闪亮出圈,恰恰是因为其拥有工业化外"溢出"的部分。
他们身上不服从标准偶像的部分,充满人味和瑕疵的地方,拨开"神"的假面,闪现稍纵即逝的人性之光,才最值得珍重。



杨超越、利路修、2007快乐男声
这么一想想,偶像工业真的是太吊诡了。
既要人性的部分赋予偶像以血肉,又要将他异化、审查、掘利、量产。
既追求真实,又不能太真实。
所以,最好是表演一个真实。
一切都可以商品化。
当"溢出"成为景观,"不服从"也能收编。
但当收编之后,"溢出"的部分又要再度迅速清除痕迹。
永远有选择的自由
这一切,是偶像工业的一环,也成了"饭圈文化"的必须。
二者互相促进,狼狈为奸。
我们不能只责怪"假人"是为了满足资本量产的需求。
因为"假人"也是很多敏感粉丝们的潜意识选择。
真的当偶像们素人时期的言论、事件被翻出、撕开有血有肉的一面,粉丝反而吓得吱哇乱叫、避之不及。

图源:新浪微博
宛如叶公好龙的现代版。
之前口口声声"偶像是光"的粉丝们,会立马拿出消费者姿态:"劝谨言慎行""手撕团队,硬刚到底""我花钱了,他怎么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
权力瞬间翻转。
这是一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交易和表演,偶像又如何"活人"得起来?能有多少真正属于自己的能动性呢?
他只能成为任人装扮的小姑娘。
所以大家口诛笔伐的"内娱死人堆",是资本市场的精准选择,更是粉丝心态的求仁得仁。
想聊这个吊诡的偶像工业和饭圈文化,也是因为她姐前段时间深受其扰。
一家粉丝判定我黑了自家正主,攻陷了好几篇文章的评论区。
但那些所谓"黑",本没有针对艺人,确实是不凑巧:
恰好因为一字之差,僵尸号在人家的新闻下面"乌龙营销";
恰好艺人近期参演的作品粗制滥造;
恰好因为无聊的"蛋糕"事件霸占了好几天热搜……
但每一次提到,结果都无一例外——被整齐划一的控评攻陷。

控评现场
这刚好反映了两件事:
这个艺人正在逐渐,从有部分自由度和话语权的演员,沦为任人摆布的流量。
同时,流量捆绑下的偶像粉丝命运共同体,有着脆弱的高自尊,又骄傲又极其易碎。
这便是选择成为流量、进入偶像怪圈的弊端。
所以一切都在失控——
我们看着那些假面偶像们背后的粉丝军团,冲破一个又一个标准,攻占一个又一个舆论场。
作品的评价标准被腐蚀,自由的讨论场所被淹没,数据女工铸起流量的虚假长城,偶像穿着皇帝的新衣,在泡沫里品尝空幻的成功。
直至大厦崩塌。

图源:NextShark杂志
但崩塌也没关系,因为永远有下一个偶像顶上。
醒醒啊。
到头来,偶像不过是提供情感的燃料,燃尽一个换一个。
粉丝是源源不断创造剩余价值的免费劳工,又消费又生产。
究竟谁在渔翁得利?
饭圈的组织性、动员能力极高,饭圈文化的传染性又极强,像一个诱惑力十足、不经意便掳入的沼泽。
踏进去,便是层层下坠。
更恐怖的是,现在饭圈已经不提"圈地自萌"了,十字军东征成为主打。
眼见着饭圈侵入各种圈层:歌手、演员、喜剧圈、体育界、商业大佬……
甚至公共舆论、日常生活也不断渗漏:
这边给火神山的挖掘机们直播打投做数据,那边说几句话也被冠以"拉踩、黑子、带节奏、制造对立"的经典饭圈话术……

图源:网络
因为偶像饭圈文化的底层逻辑,便是新自由主义的不断扩张。
失控下去的后果,就是所有人一起坠亡。
正解其实只有一个——
必须抵抗呀。
而且是每一个、每一次的抵抗。
粉丝总说"都是资本的错、市场的错、对家的错",这是不可改变的困局,所以都去反黑、冲塔、做数据,剧场效应水涨船高,淹没了真实。

这当然说的没错,国内确实有极不健康的偶像市场。
但事实上,无论何种情况,自由都不是唾手可得的,而是不断辗转、腾挪、试探、抵抗出来的空间。
粉丝想象中的偶像市场是黑暗森林,"总有刁民要害朕"。
那能不能不陷入囚徒困境,把理想市场想象成星空呢:偶像各自闪耀,共同繁荣。

《东邪西毒》幕后
我永远相信,人是自由的主体,永远有选择的自由。
正如萨特所指出的——
无论在任何艰难的环境里,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如果一个人真的想改变困局,即使被囚禁在监狱里,都有选择的方向。
偶像可以选择找回人性,粉丝也可以选择去包容一个活人的内娱。
但这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
我们也见证过一些阶段性的局部的抵抗。
智族GQ做过一个视频,让ONER的队长岳明辉与脱粉的站姐对话,他们各自都因为被"异化"而深感不适,想要反思、创造新的可能性。

看过一些刘宇宁的直播,比起明星他更像网红,跟粉丝唠起嗑来,爱瞎说些大实话,反而"活人"程度很高。

图源:网络
当然这两位某种程度上因为"糊",才有了一定的自由度。
但也有一些小有名气的人在抵抗。
周深会半开玩笑地回怼粉丝"少管我",不想沦为流量,就得适时宣誓主权。

别的艺人传个绯闻要辟谣霸榜,来来回回撕上好几天。
但张子枫传出恋爱绯闻,她可以选择不回应,毕竟她并不靠国民妹妹的人设赚钱。

相似的还有文淇妹妹。
她的工作室旗帜鲜明地回应粉丝"我们专注各自领域",也是不想踏入饭圈绑架的深渊。

成为歌手、成为演员,而不是流量;磨练演技、培养实力,而不是虐粉游戏。
拒绝饭圈文化,就得靠作品傍身,一点一点争取"活人"的自由。
活人的自由,也少不了每一个粉丝的参与。
可不可以不必控评、反黑、屠榜、氪金?可不可以少一些挖坟、站队、出征、互撕?
可不可以粉丝作为平等的人,看到偶像同样作为人的存在?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敬重、惺惺相惜。
王菲唱过一段歌词:"一个一个偶像,都不外如此,沉迷过的偶像,一个个消失"。
偶像本就是虚妄,像一颗一颗流星划过夜空。
偶像消失了,人之为人才会浮现。
也许,接受偶像的消逝,才是追星的终极意义。她刊
监制 - 她姐
作者 - 黄瓜酸啤、羊毛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0f816b8e9f091a8d0ffe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