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在电影院被踢到过椅子吗?
Sir相信99%都经历过吧。
大多是后排不小心踢到,或者熊孩子激动,提醒一句就过去了。
那你有经历过在电影院被踢到脑震荡吗?
#熊孩子家长电影院踢人导致观众疑似脑震荡#
事情冲上热搜第一,大部分原因是对暴力的愤怒。
另一部分,或许来自更长久的百思不得其解。
为什么总是电影院?
01
8月22日,上海某电影院。
看电影的过程中,一位女性观众在多次制止自己座位后排的小男孩踢凳子无效后。
男孩的父亲,突然用力地踹了女孩的凳子,导致椅背狠狠磕在她的后脑上。
女孩站起来与其理论时,这位父亲居然毫无反应。
这种目视前方银幕的屏蔽状态,维持了25秒后,他终于有所表态。
不是道歉。
他突然站起来,并与女孩产生争执,还好被妻子拉住。
△ 视频来源:微博@旺得福鹅
女孩愤然离场后,站在门口要求这家人对她道歉。
不仅没有等来这一家四口的歉意,这位父亲还要冲过来打她。
女孩显然比男人矮一个头,也更瘦弱,如果不是被工作人员拦着,是铁定挨揍了。
有一幕,Sir作为一名成年人看得真的格外痛心。
在这位家长辱骂、威胁一位女孩的同时,他的两个孩子,在一旁就这么看着。
家长似乎没有想过,这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 图片来源:微博@旺得福鹅
之后女孩报警,并且在警局录完笔录后,去了医院的急诊验伤,诊断结果为头部损伤。
而且她晚上回家后,出现了暂时性昏迷、头痛眼酸呕吐的症状。
当女孩第二次去医院检查,发现有脑震荡可能。
更可怕的是,警察将施暴者与女孩安排在同一房间里,建议协商和解时。
施暴者毫不在乎地说"我只出200",甚至在证据面前反问"我打你哪里了",这种态度,让女孩当场拒绝调解,只希望依法对此事进行处理。
在25号下午2点,她将自己的经历po在了网上。
很快,当晚凌晨12点。
上海警局松江公安分局发出通报,对该男子进行了行政拘留处罚。
眼前案件暂时算是得到了合理的解决。
可Sir无法预料,当这位女生下次走进影院会是一种什么心情,甚至,她还会选择走进电影院吗?
戾气肉眼可见在加剧。
上礼拜刚出现过一模一样的案例。
北影节上,一名男子因为在观影过程中一直看手机,甚至还玩起了游戏。
被后排观众提醒之后,他在散场时突然对这名观众破口大骂,用手里的塑料水瓶击打观众的头部,还拽头发。
结果,该男子同样被行政拘留。
当时影院放映的正是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导演的《永恒和一日》,这部大师电影,以一种非常诗意的方式探讨人生与爱。
可安哲导演不会想到。
有的观众依然不懂怎么去爱,如何去认知身边的美。
电影院暴力行为其实屡见不鲜。
以前,是规劝别人遵守观影秩序时。
挨揍。
是因为在电影院里进行屏摄。
被打。
无独有偶。
今年2月,《长津湖之水门桥》上映,深圳一家电影院里,出现了数位观众集体斗殴的事件,网友猜测也是小朋友踢椅子引发的。
情绪会在封闭影院中迅速发酵。
你看,在成年人丑陋的打架场面里。
一个半人高的孩子,也举起了自己的拳头,砸在白衣女士身上。
电影院本是娱乐享受的地方。
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出现这样无礼、无耻且无聊的事情?
何以至此?
02
Sir必须强调,暴力是不对的,无论是打破了观影秩序,或是为了维持观影秩序。
我们都有更理智的方式去解决,比如报警,比如向影院投诉。
可有时候的确忍无可忍。
Sir亲身经历的真事:
前几天去看《漫长的告白》,整个观影体验极差。
左边的大哥,一边录屏,一边学立冬的日文发音;前排的大哥,打开了手机微信,看了看群里关于游戏装备的讨论;右边的女生,开场不久就在睡觉;后排的小情侣,从开场一直窃窃私语,似乎是为了进来说话的。
Sir看了一半,忍不下去。
但据理力争的过程更累:先是制止隔壁大哥学舌,又去劝前排大哥别玩游戏,最后,实在受不了后排的聒噪,跑去前排……
如果.......
现场没有空的位子。
如果那两位大哥联合起来要跟Sir比划比划。
那下一个上热搜的,会不会是我自己?
5年前,Sir就已经写过许多关于电影院丑陋现象:摄屏、说话、抖腿踢凳子……
当时也有许多人不解,这样会不会太严格了?
那Sir就再说一遍。
还记得曾经在微博刷屏的电影,《何以为家》最后一幕吧。
作为一部爆款电影。
大家不约而同地,偏要拍下那个笑脸——就算豆瓣上随手一搜就能获得更高清,更完整的剧照,可网友还是坚持自己"原创"。
类似"盛况"绝非孤例。
《独行月球》没逃过。
《小黄人》没逃过。
《断·桥》没逃过。
在支持《明日战记》这部电影的大军里,有人一边喊着"给古仔送电影票"。
一边又摄着屏。
Sir也搞不懂,这是图啥?
屏摄一事毫无进步,那其它行为会有收敛吗?
没有。
想要露的脚丫子,一个不留。
在电影院要说的话,一句不少。
就在两个月前的事。
湖北一家电影院,一男子公然在电影院里与别人吵架半个小时。
导致电影放到一半暂停,引起公愤后,他指了指大屏幕说:全场算我的。
???
大哥怕是把电影院当成了酒吧,没喝就醉了。
可最后,他也没把这场票钱给结了。
只是电影被迫重放,大家耽误了半小时不说,这一个影厅之后的排期也被打乱。
最终买单的还是电影院和倒霉的观众。
但,我们还是得忍耐。
毕竟,对于热爱电影院的人来说,那还是我们的麦加与哭墙。
就算它沾满血与泪。
03
疫情以来,Sir不止一次为电影行业,为影院基层发声。
内地电影院至少经历两次大规模停摆。
2020年初,影院放了一场175天的"长假";2022年初,内地总票房跌破1000万元,每个影院平均每天卖出50张票,平均每场只有1.8人。
撤档、改期、片荒、空场……
老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影院,有的破产倒下,销声匿迹;有的停业整改,归期未定。
△ 92岁的上海国泰电影院8月25日后停业
如果说去年夏天的《八佰》还算给中国影院回了波血,看见了点希望。
那今年阶段性封闭再开放以来,甚至没有报复性观影带来的票房回春。
连沈腾、马丽都救不了它。
为什么会这样?
电影院,似乎越来越不被当回事了。
银幕上。
缺斤短两的删改,画蛇添足的"特殊照顾"层出不穷。
银幕外。
手机屏摄,唾沫横飞地大声讲电话,爆米花浇头,提醒后遭到武力袭击屡见不鲜……
可能你要说,换个座位,远离纷扰不就行了?
影院生态,从来都是观影的一部分。
2007年,戛纳为庆祝其60年大寿,邀请35位名导以电影院为主题拍摄一部三分钟的"情书"。
张艺谋的《看电影》,写集体情感。
在农村看一次电影,像过一次节一样热闹喜庆。
人们从白天就开始装置设备,从正襟危坐到七嘴八舌,从白天等到夜幕降临。
电影放映员在"幕后"的吃饭,对观众来说也犹如一场电影。
王家卫的《我走过9000公里把它还给你》,写个体记忆。
是黑暗中共享一个橘子的暧昧,手指从摩挲到握住的炙热。
晦涩的情感犹如滚落的橘子般汹涌。
伊纳里图的《安娜》。
她长久地凝视着银幕,旁边男人偶尔低声解释,她泪流满面。
走出影院时,她失焦的眼睛和探索的姿态才让我们知道,她是个盲人。
可在影院里,她只是一个无差别的观众。
影片的合集叫《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因为电影院带来的不同观影体验,所以"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这并非对于影院的神圣化。
因为哪怕是在影院还是"电影宫"的黄金时代。
相比于正襟危坐的歌剧院,它仍是门槛最低的公共空间。
金碧辉煌、两层楼高的"宫殿"B面,是规则未立的野生丛林。
影厅里的人生百态,似乎比现在还不堪——
香烟缭绕,瓜子果皮乱丢,口哨欢呼不绝于耳。
还有小贩,趁放无聊的政宣贴片时,兜售香烟。
在那样的环境里,观众也形形色色。
抽烟的小孩、喝酒的醉鬼、哺育孩子的妇女、屏气凝神的老人……
把他们凝聚起来的,是全情投入地观影。
没有手机闪光,没有交头接耳,没有处理工作。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与电影有关。
让他们"发疯"的,总是那些令人心潮澎湃、同频共振的时刻。
西部片,刺激的马车打戏赢得一片叫好。
吻戏被删,观众嘘声连连,一致鄙弃。
看卓别林喜剧,连抓小偷的警察都笑得合不拢嘴。
还有更多的,会心一笑的微妙。
情绪,随着电影情节的一波三折而起伏。
动作,跟随电影的冲突反转而手舞足蹈。
当影院老板在电影片头和观众吆喝问好时,哪怕是看不懂字幕的文盲观众,也会让他"闭嘴,好好看电影。"
在Sir看,电影院从不是一个压抑的地方。
可它的频率和共振又与现实中有着微妙差异——黑暗中所有的吵闹、欢笑、啜泣,更像是一种对白天里所有言不由衷的集体对抗。
相比之前,我们影院硬件整体是在进步的。
设备在升级——4K、巨幕、杜比音效、环绕立体声应有尽有;
环境在改善——影院命令禁烟、映前会有提醒禁止屏摄的宣传贴片……
然而。
当面临着现实巨大的不确定性,观众自己都已经分不出更多的精力,去呵护我们那片破败的精神世界。
04
讲个地狱笑话。
在名导们给电影院的三分钟情书中,Sir偏爱拉斯·冯·提尔的一封"血书"。
电影院里,大家西装革履、正襟危坐。
坐在"拉斯疯"旁边的男士估计有点无聊,躁动不已:一会扣扣这摸摸那儿,一会嘴里发出"啧、欸、啊"的响声。
接着,他的魔手伸向旁边的"拉斯疯"。
反复炫耀:我是个成功的商人,我出身卑微全靠自己……"拉斯疯"的小嘴欲言又止,双臂频频环抱。
怒气值积攒40%。
男子继续炫耀:现在我有八辆车,每周换一辆,老子是做皮革产业的家大业大……
堵耳朵都堵不住他的声音,怒气值积攒80%。
没想到男子还不死心:兄弟,你是做啥的呀?
怒气值蓄力120%。
答曰:老子是杀人的!
一下又一下,血溅三尺,在场观众有惊讶却没有惊呼。
很快,又恢复到了观影中。
大快人心?
以暴制暴当然不可取,可影片里的戏谑,正在渐渐入侵现实。
在购票环节都网络化、爆米花饮料可外带的当下。
观影氛围营造的观影体验,是影院所剩不多的核心竞争力。
当你在烈日骄阳下,花费时间精力走进那个幽秘封闭的盒子时。
作为彼此平等的观众,在影院要遵循的规则核心只有一条——
不打扰其他观众观影。
为什么影迷尤其注重观影秩序?
Sir不认为这是矫情。
我们总在急迫地追问,电影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剧情爽不爽,反转多不多,特效好不好……
却很少扪心自问,我们到底想在电影里获得什么?
第六季《圆桌派》第一期,周轶君讲述了她在莎士比亚伦敦环球剧场的观剧经历。
半露天剧场,人们有坐有站。
雾都伦敦天气多变,时不时下雨,但没人打伞。
不是"秉持着观剧信仰"的矫情,是因为要打伞,就会挡到后面的人。
如果你没有带雨披,要么离开,要么站在那儿淋雨。
晕倒,也是常态。
旁边的救护队随时待命,准备为伤者服务。
全程很安静,没有人会多看一眼。
因为他们知道——
戏剧在此刻,是创作者、表演者、观看者共创的时空艺术。
他们聚精会神,因为哪怕一秒抽离都可能错过演员脸上闪过的情绪,他们互不打扰,因为不愿打断内心与戏剧同频起伏的美妙思绪,这对别人也一样。
Sir认为电影也一样。
前排手机屏幕亮一次,意味着银幕光影的表现就少一分;
接电话的声音多持续一秒,体会台词余味的空间就小一点;
椅背被踢一次,跟随剧情而起的微妙情绪就被打断一次……
Sir最后想再次提起今年那部文艺黑马。
导演李睿珺的《隐入尘烟》。
目前票房已经破2000万,这是谁也不曾预测到的"奇迹"。
为什么?
若仅是粗略拉一遍剧情,漫不经心地看看故事,这不过是一对农民夫妇的普通日常,寡淡如水。
可如果置于大银幕安静地品味。
你会发现在平平无奇的叙事背后——
这里的土地有生命,随时间流逝,庄稼在一年四季的状态悄然改变;
这里的光有情感,用纸箱孵小鸡,光透过纸箱的洞打在土墙上形成爱心的形状,暧昧而鲜活;
这里的水会变戏法,睡着时是冰,苏醒后是水,灌入田地孕育生命后,又再次排泄回到土地……
正因为捕捉到这些细节,电影里所有幽微的表达才能通过观众的解读、共情、传播,发酵出吸引更多人走进影院的高口碑。
导演孕育了影像。
而观众,则延展着它的生命。
尽管许多发生在电影院里的奇葩事,让我们恼怒。
可Sir始终记得一段对话。
那是在深夜电梯里,一对年轻夫妇向朋友抱怨:
有孩子之后,已经很久没出来看过电影了。
还没等朋友安慰。
接着又补一句:
见缝插针呗,趁孩子睡着了赶快出来看,不然没机会了。
Sir表面没搭话,心里却默默笑了。
归根结底。
我们保护电影,并不因为它多么神圣不可侵犯。
我们不过是在保护自己。
那个拥有更多可能性的自己。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西贝偏北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08e30c8e9f094cca293d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