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作者:YY
导读:最近《苍兰诀》大爆,但因为男女主角都很年轻,并不是演技派,而且相关题材也已经拍烂了。所以这部一开始并不被大家看好的电视剧,在播之前就不受好评、不被期待。
而一些观众在看过电视剧以后,发现还不错。但是直接表达自己的喜欢,会引来群嘲,所以便说自己是 " 土狗 ",就喜欢这样的剧情。
但其实,观众喜欢《苍兰诀》并不是因为 " 土 "。
" 小学生看有点幼稚,我这样的大人看刚刚好 ",说的就是目前没日没夜追剧的各位 " 诀人 "。
这个暑假和夏天一样热的还有《苍兰诀》。这部起初并不被看好的古装偶像剧在诸多大 IP、S+ 的包围下杀出重围,成为最强黑马。
01
8 月 21 日晚,虞书欣在直播活动的结尾收到了消息,由她主演的《苍兰诀》在爱奇艺的热度值突破了一万。这意味着她拥有了第一部自己主演的爆款剧。
要知道,在平台关闭前台播放量后,热度值成为了鉴定内容热度的最关键指标。在爱奇艺热度值 8000 基本上就可以认定为热播,而能够破一万则称得上绝对的爆款。在《苍兰诀》之前,破万剧集仅有《赘婿》、《人世间》。
不同于其他剧集被观众早早押宝、" 贷款大爆 ",《苍兰诀》起初并不被市场看好。
近两年视频网站成为剧集的主导者,而作为互联网企业的他们更习惯使用一套数据思维与流量逻辑进行剧集配置。S+ 是剧集筹备期的最高规格,往往是 " 大 IP+ 大制作 + 头部演员 "。但《苍兰诀》却启用了尚无爆款代表作的演员主演,更让书粉担忧的是这两位主演此前演技饱受诟病,极有可能毁掉 IP。
但开播后,凭借流畅的剧情与精美的服化道,《苍兰诀》中后期在热度与口碑上超越同期 S+ 剧集《星汉灿烂》与《沉香如屑》领跑暑期档。据该剧制作人王一栩在微博透露,《苍兰诀》因开播前不被看好,招商不多,但目前已经不断刷新同类型 VIP 会员数据。
判定爆款除了直观的平台数据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造星能力。
男主角王鹤棣一度是内娱演技的反面教材,在《遇龙》中他的表演片段被网友反复 " 吐槽 ",甚至还被列入 " 古装丑男 " 行列。但凭借《苍兰诀》中东方青苍一角王鹤棣却实现了口碑和人气的飞升。
豆瓣有网友调侃称," 这是王鹤棣的演技吗,医学奇迹了 "。据骨朵星番报道,剧集开播后王鹤棣个人微信指数峰值飙升至 1157 万,超过同期热播大剧的各位男主,跃升第一。而 " 王鹤棣一周涨粉 156 万 " 词条也登上微博热榜,成为了截至目前 2022 年为数不多的 " 新流量 "。
而演员转型选秀偶像,又重回影视圈的虞书欣,则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代表作。所以无论是从剧集还是主演本身来看,这都是一群热血笨蛋的黑马逆袭。
虽然不一定每个爆款都有可以复制的方法论,但成功一定是有迹可循的。
作为一部影视作品,剧情是一切的基础。一位《苍兰诀》的剧迷告诉蓝鲸记者," 我觉得能让人追剧上头的归根到底是剧情好,男主帅女主美这都只是附加项。只有剧情流畅才会让人沉浸进去,《苍兰诀》就是这样,虽然有原著但它的改编都是为影视化服务的,即使改动很大也不会让人觉得魔改,反而认为影视高于原著。"
剧情流畅的关键在于每一个推进都是基于人设,而不是强行制造意外。在《苍兰诀》中围绕 " 爱与尊重 " 的母题,每个人物的人设从始至终都立得很稳。每个人物做的命运选择,都是基于人设,这样才会产生更强烈的宿命感和悲情感。用剧情推动剧情,这是正常的讲故事方式。
但在互联网时代影视剧的 " 主题 " 开始被 " 话题 " 取代,这是热搜机制的结果。由于短视频与社交媒体对大众时间的侵占,这些场景的热搜成为了剧集宣传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市面上出现了不少为热搜服务的电视剧。
比如《三十而已》、《欢乐颂》等都市剧都带有明显的热搜体质,而这其中的创作原则就是将有助于制造冲突、互联网讨论的话题嵌入剧集中。但这种创作方法就很容易导致人设崩坏,剧情为冲突而冲突,失去了流畅性与完整性。
内容和主题上不应该被热搜带着走,并不意味着剧集完全遵照传统电视剧的创作方法。在互联网时代,剧集本身也是一种互联网内容产品,而真正的爆款不仅要具有可看性,关键要有参与感和沉浸感。这种将剧集游戏化、沉浸式的运营不仅有助于增加粉丝粘性,同时还有可能带动剧集相关衍生品的销售。
在这方面,《苍兰诀》几乎做到了极致。
虽然是架空世界的仙侠故事,但是《苍兰诀》几乎为每一位角色都申请了微博账号,用于日常更新,俨然剧中人物穿越到了三次元世界。配合着官方几乎每天更新的剧集花絮,剧情延伸感无限加强。
剧集主角在播剧期间营业基本上已经成为目前影视剧宣传的标配,但由于剧中角色和真人演员的区别,CP 的属性非常关键。此前不少大热剧集都因为 CP 营业尺度把握不好反而闹得一地鸡毛。《苍兰诀》在营业时侧重于营造良好的同事关系氛围,而不是单纯的 " 情侣氛围 ",把最终解释权交给观众,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做法。
从《梦华录》到《苍兰诀》,这些爆款似乎正在矫正影视剧市场的一个误区:对于内容创作而言话题、创新、反套路并不是最关键的。一个真正抓住大众的内容产品,可能只是精巧流畅的剧情,加入了一些讨巧的设计和人设,尊重创作也尊重观众。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06f23b8e9f09598f3581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