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个月,苹果发布了全新的 M2 芯片。
发布会上吹得咔咔响,各种吊打隔壁的 Windows 笔记本。

搭载 M2 的 MacBook Air,把选配全拉满还要卖 2 万多。

但有一个特性的缺席,从 M1 开始就被人吐槽,到 M2 依旧没加进去。
那就是在硬件上不支持 AV1 视频编码。

视频编码、硬解软解都是啥?
举个栗子,比如我剪了条视频。
在导出时,就要选择一个视频编码进行压缩。
操作下来,本来 2GB 的视频就可以压成几百 MB(纯举例,非真实数字)。

视频在压缩前后,不管是画质、流畅度等,区别都没有很大。
这样我上传视频的压力,就小了很多。
另外视频上传到视频网站后,平台会再压一遍。

用户就不用花费过多的流量,也能看到足够清晰的视频。
同时网站方需要承受的带宽压力也小很多。
So,在性能强的视频编码加持下,不管是做视频的、看视频的,还是视频网站,三方都有好处。

但是,我要说但是了吼。
咱普通用户在看视频时,手机、电脑等设备要进行解码。
相当于把一个压缩包解压。
理论上这个解码嘛,可以通过 CPU 用软件搞,也就是软件解码(软解)。

▲图片来源网络
但编码规格越高,算法就越复杂,软解压力就越高。
要是在处理器里,加入一个核心专门处理视频解码,那这个效率就会高很多。

这种捏,就是硬件解码(硬解)。
所以有时候,为什么明明播放的是本地视频,还会这么卡。

就是因为设备不支持这个视频的硬解,把性能全拿去跑软解了。
看视频想看得爽,也是有条件滴。
近年主流视频编码发展
比较古早的 DVD 那种 DIVX 格式,就不在讨论范围里了吼。
近年比较主流的编码,应该得数 AVC(H.264 ) 。

AVC 格式由 ITU-T(国际电信联盟)制定,发布时间是 2003 年。

慢慢发展下来,不管是电脑、手机,还是电视盒子等等,基本都支持 AVC 格式。
但随着 4K 高清的到来,AVC 多少有些扛不住了。
2013 年,ITU-T 顺势整出了新的视频编码,HEVC(H.265)。

HEVC 相当于 AVC 的升级版,不仅拥有更高的编码效率,还支持 4K 和 8K 视频。

注意噢,硬件厂商和视频平台想要用 AVC 和 HEVC,都是得收钱的。

之前的 AVC 用得这么广泛,一方面是对手拉胯,一方面是只有 1 个专利池,收费不贵。
不贵还好用,谁能不爱呢?
但到了 HEVC,专利池去到了 3 个。

换言之,想要用新编码,要交的钱就更多了。
对于全新的 HEVC,有的厂商支持,有的厂商则表示沿用旧的 AVC 编码更划算。
硬件厂商这边,大多是愿意「买买买」的 HEVC 支持者。
苹果从 A9 处理器时代开始,就在硬件上支持 HEVC 格式。

谷歌、英特尔、英伟达、AMD 等也是相继掏钱。
但视频平台这边,愿意为 HEVC 买单的就不多了。
就算是有,也是不情不愿,很晚才用上。

▲ 2020 年才支持 HEVC 的 B 站
原因很简单,视频网站大多是免费用户,看的视频顶多就 1080P,用不着 HEVC 格式来压。
为不必要的视频编码掏钱,不划算。
至于为什么这两年用 HEVC 的多了,也是因为这两年看 4K 的人多了。
有需求,视频网站自然也要跟着升级。
微软这边甚至取消了默认播放器对 HEVC 的免费支持。

等你的设备支持硬解,轮到你的系统不自带解码器了。
就是这么气人。

用户想要用,只能自己掏钱,或寻找免费的解码器。
这时候,市面上急需一个规格够先进、且免费的编码。
其实早在 HEVC 发布前一年(2012),谷歌就推出了免费开源的视频编码 VP9。

但因为谷歌对 VP9 控制权太大,愿意合作的视频平台不算多。
要是哪天谷歌反水,突然说要收钱,那不得打出一个「GG」。

所以谷歌这次学精了,直接拉上其他巨头一起搞。
讲究的是一个「安全感」。

2015 年,由谷歌、苹果、脸书、微软等大厂牵头的开放媒体联盟 AOM 成立。

随后还有像 AMD、英伟达等也纷纷宣布加入。
2018 年,AOM 联盟发布了 AV1 编码技术,对标 HEVC。

最关键的是,AV1 编码免费。
「战未来」的 AV1 编码
作为后起之秀,规格高、还免费的 AV1 确实很香。
相比 HEVC,AV1 的压缩率提升了 27%。
也就是说,同一部 4K 电影用两种格式压。
HEVC 压出来 1GB,AV1 压出来就是 750MB 左右(还是举例,非真实数字)。
目前国内的像 Bilibili、爱奇艺等视频平台,也在播放里内嵌了对 AV1 格式的支持。

但前面也提到了,用户想要使用某个高规格编码看视频,用软解是不实际的。
看个视频 3 秒一小卡,5 秒一大卡,谁能受得了?

有小伙伴可能说:
「我的苹果 M1 电脑看 B 站特地开了 AV1,也很流畅啊,内存占用也没变多。」
关于这点,其实你以为开了 AV1,实际上 B 站偷偷给你转回 AVC 去了。

B 站太贴心了,他真的,我哭死。
另外目前支持硬解 AV1 的设备,是真的少。

电脑端的,从 11 代酷睿核显、30 系显卡等才开始支持。
手机端的,现在只有三星 Exynos 2200、联发科的天玑 9000/8100 等较新的几款芯片才有。

高通这边还要等下代的骁龙 8 Gen 2 才有可能用上。

至于 AOM 牵头人之一的苹果,就更有意思了。
不仅是手机、平板没有加入对 AV1 的硬解。
甚至连最先进的 M2,依旧没支持 AV1 硬件解码。

虽然最近有人扒出,苹果 AVFoundation 的核心媒体库里,出现了名为「kCMVideoCodecType_AV1」的变量。

这可能在暗示苹果准备把 AV1 列入软解支持。
但说到底吼,还不是硬解,在体验上差一截。
偏爱「自嗨」的苹果
苹果对推动 AV1 不积极,其实也讲得通。
果子近年一直在推动 HEVC 编码格式。
或许苹果觉得,与 AV1 同期发布的 VVC(H.266),才是视频编码的未来。

对了,VVC 也要收专利费。

现在用 iPhone 拍的视频,基本都是 HEVC。

如果拍出的视频原素材直接拖到 Windows 电脑上,又没有经过重新编码。
打开时又会跳出那个感人的弹窗:

体验就非常糟糕。
不过嘛,哪天其他厂商全都上了 AV1,说不定也会倒逼苹果接受。
这也是有先例的吼。
当年果子口口声声说不支持 VP9 编码,过了两年就突然说可以用了。

希望苹果少玩这些「自嗨」的操作吧。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0252e88e9f0975d92e9b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