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发生了一件小事,Sir 思来想去还是想说说。
上海一个地铁安检员上班时打盹被人拍下视频发到了网上,引起网友热议。
之后媒体和上海地铁保安服务公司都加紧核查,确定真相。
调查结果是,确有此事,涉事安检员已经被解除劳动合同,而且,不排除后续有更严重的处罚。
网友各抒己见。
有人觉得拍摄者做得好,安检员上班睡觉太危险了,就应该曝光出来,以儆效尤。
但也有很多人觉得这个拍摄者小题大做,可以顺手提醒一下的事,非要给人拍成短视频,而且一拍就是 20 分钟,搞得一个小小的安检员不仅饭碗不保,还社死了。
议论纷纷,没有定论。
其实上个月还有类似的事件。
7 月下旬,山西,一个为孩子取化验单的母亲,拍下一个穿着白大褂的护士玩手机的视频,发到网上指责她对自己的需求置之不理,也引发了网友的剧烈讨论。
调查结果是,那个被拍的护士,其实是已经下班的实习生。但她不仅被科室内开会批评,还被终止了实习,这种处理,有可能影响她的学业和未来的工作。
两件看似毫不相关的小事,本质上却都是当今互联网时代特有的现象。
" 真相 " 的泛滥。
人人都有镜头,人人能审判,人人都掌握着一个 " 真相 "。
但真相有这么容易获得吗?
Sir 再次想起《切尔诺贝利》那句台词:
今天不争对错。
Sir 只想分享这些事件里,被忽略的几层真相。
01
第一层真相
上班时打盹的地铁安检员,和穿着工作服玩手机的护士做错了吗?
错了。
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工作都涉及公共健康和安全。
地铁安检员上班打盹不仅有违职业规范,而且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就像视频拍摄者说的," 如果真有人带违禁品进去就麻烦了 "。
而穿着工作服玩手机的护士则显得不够专业,就算已经下班了,还是有可能遇到突发情况需要她紧急处理,身上的白大褂就说明,病人是可以求助于她的,要是因为下班就对病人置若罔闻,也是不对的。
可他们犯这些错误的背后有没有什么隐情呢?
都知道,地铁安检员和护士,算是工作强度大的工作。
在招聘网站上搜索上海地铁安检员的招聘信息可以发现,招聘方多是第三方劳务公司,上班时长虽写着 8 小时工作制,但还有 " 加班工资 "。
△ 图源:BOSS 直聘网站
有从事过上海地铁安检员工作的网友说:" 收入和付出是成正比的,想要最大化提高收入,可以尽量加班,一天上 16 小时连班,一个月 20 个连班可以拿到 7300 元左右,一个月上 30 个连班可以拿到 9000 元左右。"
说白了,地铁安检员想要拿到招聘网站上的预估薪资,几乎都是需要加班的。
而医生、护士的工作强度,在很多医疗剧、医疗电影中,更是得到了详尽的呈现。
《机智医生生活》中,休息日多次想去露营的蔡颂和医生,每一次都因为临时有病人,甚至已经到了露营地,也要取消计划,回去加班。
《疼痛难免》更是集中呈现了高压的医护工作对医生、护士的异化。亚当医生工作忙到和身边的同事、爱人形同陌路;实习医生姝娣更是被巨大的考学、工作压力淹没而迷失了自我,得了抑郁症,最后自杀。
回到现实中,护士的工作制属于三班倒,算下来也是 8 小时工作制。但他们经常要值晚班,晚上几乎睡不到一个完整的觉,生物钟被打乱,遇到紧急情况还需要随叫随到,这种工作强度和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 图源:知乎
在这种情况下,地铁安检员很可能刚好在那天因为连续加班撑不住了,不小心打了个盹;护士可能只是想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让自己保持清醒,却都刚好遇到了一个摄像头,把他们的无心之失拍了下来,并被曝光到了网上。
然后承担骂名,被开除,被社死 ……
疫情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本就脆弱不堪,口罩之下,每个人都越发疏离。
这个被赋予神圣监督权的镜头,更是对人们之间的信任度提出了挑战。
我们真的能合理使用它吗?
02
第二层真相
镜头是一种权力。
电影《大佛普拉斯》,门卫菜埔和捡垃圾的肚财在闲暇时偷窥老板的行车记录仪,两个实际上没有权力的人通过这种行为,实现了对老板的监控。
通过镜头轻易地实现" 权力反转 "。
可真的反转了吗?
有一个细节,老板好像发现了菜埔和肚财在偷偷监视他,于是回头望了一眼行车记录仪,那个眼神,似乎在警告菜埔和肚财:老子还是老子,孙子还是孙子。
电影此时在第四面墙上划开了一道口子,指向现实。
地铁安检员和乘客、护士和病人,身份上也是一种不对等的关系,对于乘客和病人来说,用镜头维护自己的权益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然而手握镜头的人,是想监督,还是想体会权力的感觉?
不否认,曝光监控视频对一些恶性案件具有巨大的作用。
如唐山打人事件。
正是因为监控视频的曝光,才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让这件事情保持热度,也推动了相关部门的办案进度和办案力度。
在这起案件中,监控视频是弱势群体寻求帮助、声讨权益最无奈又最有效的手段。
在唐山打人的视频曝光后,人们看到了短视频监督的力量,这也鼓励了一些人勇敢地站出来,揭发那些原本躲在隐秘角落里的犯罪行为,如发出打人、涉黑的相关举报视频,这也推动了唐山地方政府对当地社会风气的整顿。
这是镜头的正向监督作用。
是弱者对强者的监督。
03
后真相
可当大家都被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和情绪饱满又斩钉截铁的文字描述裹挟的时候,真相反而被轻视。
因为监控画面和文字是可以创造 " 真相 " 的。
上海地铁安检员被拍到上班打盹,文字却从未告知他为什么打盹,也未告知现场情况如何,睡了 20 分钟只是文字的描述,视频时长也并没有 20 分钟。
而在那个控诉护士对病人需求置之不理的视频中,第 20 秒处就有护士出来回应病人,却被剪辑得一闪而过。
如果不是后续的调查和采访,我们都不知道,那其实是一个下了班的实习生,而不是一个冷血护士。
这是视频和文字的 " 魔力 "。
艺术家徐冰执导过一部独立电影《蜻蜓之眼》,被称为 " 影史上首部没有摄影师、没有演员的剧情长片 ",因为这是一部完全由现有的监控视频拼接成的一部电影,那些镜头包括现实中的监控、行车记录仪、网红的镜头,甚至还有新闻镜头。
据统计,电影共使用了 11000 小时的素材。
导演将这些素材进行剪辑、拼接,并通过画外音,讲述了一个完全合乎逻辑的,又是完全没有发生过的故事。
一个叫蜻蜓的女孩和一个叫柯凡的男人之间的离奇纠缠。
其中包含整容、变性、网红、性骚扰、灾难、事故等内容,让整部片子气质变得更加诡异。
△ 公共摄像头 25 格截图。图源:徐冰工作室及今日美术馆
然而,这部影片实际上想探讨的,正是 " 镜头 " 的力量。
《蜻蜓之眼》的展览现场有这么一张图——
今天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摄影棚
眼见未必是实,真实的视频未必代表真实的 " 真相 "。
电影取材于无数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监控视频,但仔细看就会发现,在这部 " 电影 " 中,每一个段落的男主、女主根本不是同一个人,可这并不影响导演把这些影像串联起来。
以此类推,通过一个影片,创作者可以用不同的文字描述产生不同的故事,从而生产出无数的 " 真相 " ——这便是我们当今面对的 " 后真相 " 时代。
无数被制造的 " 真相 " 掩盖着真正的真相。
就算事后调查澄清,小护士已经下班了。
无人在意。
这场浩大的 " 网络公审 " 已然散场。
朝着另一个更猎奇,更腥膻,更能吸引眼球的 " 真相 ",飞扑过去。
他们在意真相吗?
恰恰相反。
因为蜻蜓有一万只眼睛,能编出一万种故事,一万个真相。
等于没有真相。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哆啦 K 梦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fb26b8e9f09079d1cd96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