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的影院终于有了复苏的迹象。
此前原定 6 月初上映的《断桥》被一推再推后,也突然空降上周末。
《断桥》是一部久违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在被灌多了主题歌颂片和爱情糖精后,显得难能可贵。
虽然看得出来仍有规避和不少删减,但团队已经很努力了。
此外,影片还有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
影片中保留了导演以往电影文艺属性的影子,导致该片在文艺片和商业片中反复横跳。
闻晓雨(马思纯饰)和孟超(王俊凯饰)之间 " 黑夜给我,黎明给你 " 充满诗意的相互救赎,以及一场被公认为 " 非常没有必要 " 的吻戏,都具有浓厚的文艺属性。
与认真演绎欲望奴仆的朱方正(范伟饰)是有割裂感的。
重情绪表达,轻逻辑关系。
剧情的起承转折不够扎实,归根结底文本较弱,叙事根基不稳。
总体来看,6.3 分的《断桥》,有点东西,但不多。
这尺度,是难得了
" 断桥 " 的开始,便是一桩骇人听闻的离奇凶案:某市一座大桥突然垮塌,桥墩中埋着一副被活埋多年的人骨。
因而牵扯出马思纯饰演的闻晓雨 8 年前意外失踪的父亲闻亮的死。
随着神秘男孩孟超的出现,两人结为同盟,一同查明真相。
但两人拿到证据也不选择报警,而是完成自我正义实现的悲情故事。
电影剧情的脉络相对简单,但胜在尺度够大。
不仅涉及豆腐渣工程、腐败保护伞,甚至隐晦地提及征地话题。
在如今一个 " 审核严 " 的大环境下,《断桥》已经是国内少见又难得的现实题材。
所以正如导演留言回复那般 " 且看且珍惜 "。
早在预告片出来时,《断桥》就被认为 " 有点看头 "。
不仅是出于话题的犀利。
《断桥》的导演,是擅长在作品中展现女性困境的李玉,代表作有《观音山》《苹果》和《二次曝光》。
李玉导演向来擅长刻画边缘女性角色。
虽然近几年新片口碑下滑严重,但仍然值得观众在评论区留下一句 " 男看娄烨,女看李玉 "。
主创阵容四位影后,马思纯、曾美慧孜、黄璐、万茜,再加上一位影帝,范伟。
强者组队,怎么看打的都应该是个王者局。
再加上形象大颠覆的流量小生王俊凯。
观众对于《断桥》是有一定的期待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该片的摄影指导曾剑。
不仅是娄烨的御用摄影师,李玉的《观音山》也是出自他的手。
在曾剑的镜头里,低饱和度的画面,晦暗的色调,连同连绵的雨天、朦胧的雾气,无一不迅速将观众带入压抑的氛围中。
频频出现的摄像头视角,与手持拍摄的手法,大特写的奇异角度,呈现了现实质感的雕琢。
光从团队来看,就是强强联手的阵容。
以至于首映当天的热度,甚至一度将电影推向今年 " 国片十佳 " 的候选。
《断桥》值不值十佳呢?
它的尺度足够犀利,视听效果在线,演员演技也是稳定输出的。
" 断桥 " 隐喻的是理想主义的崩塌,罪恶也即将浮出水面。
如果说是悬疑片有点牵强,坏人几乎一出场就揭示了身份,没有反转,一路及其平稳的斗智斗勇。
虽然没有喜剧性的反转,但影片中藏着许多细节性的暗示。
印象较为深刻的两个场景。
朱方正去视察即将爆破的工厂,一个镜头是他低头向下俯视的视角,随后镜头转换,变成从底部向上的视角。
一个显而易见的明示 "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被欲望虏获的朱方正,早已注定了被拽下深渊的结局。
其次,鱼的实物多次出现,台词对话中也多次提及 " 鱼 "。
鱼代表了影片中人物的众生相。
死鱼、被困的鱼、海里的鱼。
闻晓雨表示,只有报了仇,才能成为自由自在海里的鱼。
但画面一转,鱼成为朱方正刀俎下的肉,折射的是,权利之下,小人物如蝼蚁、如草芥的生存之难。
全网争议的降智情节,
又白瞎了演员?
电影公映首日," 断桥 剧情降智 " 一度登上热搜第一名。
" 降智 " 这个说法的确过于严厉,但观众的这些质疑并非无理取闹。
其争议点之一,集中在一个 " 可以,但没必要 " 的吻。
灰暗的基调,悲凉的底色在莫名其妙惊现的一个 " 吻 " 下。
影院中一度 " 卧槽声 " 和笑声此起彼伏,这显然和影片传递的情绪是格格不入的。
这种接受度,犹如一位观众所言 " 谁要看小姨吻上大外甥啊 "。
据编剧李玉的解释,其灵感来自于某个 " 一吻救命 " 的社会新闻。
2011 年,一个 16 岁的男孩站在人行天桥上要跳桥轻生。
男孩的举动让无数路人驻足劝说。
接到报案后,警察、心理咨询师都纷纷出动,可男孩因为家庭变故等原因,极度悲观暴躁,无论如何都不从桥边下来。
死局不断僵持之时,旁边一个 19 岁的女孩突然冲上前,给了男孩一个吻。
然而,就是这个吻,让情绪激动的男孩赴死的决心松动了,警察立刻冲上前营救男孩…
此后,媒体给这件事起了个浪漫的名字:一吻救命。
仿佛受到启发,李玉将此情节嵌入《断桥》当中,意在救赎。
但显然效果未达预期,观众难以消化。
一吻不仅没有救命,反而转身就去送了人头。
再者,联系上半程在 " 姐弟情 " 上靠的剧情,在争执中强行安排这样一场吻戏,着实有些突兀。
恍惚之间,还让《断桥》背上了《少年的你》的壳,和《白夜行》的魂。
社会底层边缘人士的男主,与柔弱且坚韧但承受命运不公的女主相互救赎。
同样是一段 " 见不得光 ",同样是乍见之后的惺惺相惜,同样是以命相护的真情。
就连《断桥》中王俊凯的形象都和《少年的你》中易烊千玺生出一种似曾相识。
TFBOYS 的殊途同归是邋遢感?
另一个问题。
文本平铺直叙,毫无悬念和反转空间,四平八稳讲述了一个老派的故事。
并不是说电影一定要充满戏剧性反转。
但注定会导致这部电影悬疑向的弱化。
观众的情绪起伏会集中在演员的引导下,演技则会被放大。
王俊凯的略显稚嫩, 马思纯偶尔面部狰狞的用力过猛。
好在两人总体稳定发挥,算是 hold 住了角色,但并无惊艳,角色的替代性很强。
此外,文本逻辑性的几个漏洞,开片提到的跪姿与录像中呈现的不符合。
以及闻亮所谓的 " 情人 ",一个纯工具性角色,突然出现,提供完线索继而消失 ......
如果说这些细节都可以忽略,那么最主要的问题一定是集中在 " 明明可以这样做,他却偏要那样做 " 的作死感。
" 明明可以报警 " 和 " 明明知道楼要爆破 " 的争议。
它最大的不合理在于,人性的复杂不够突出,需要观众自己去脑补将它合理化。
电影中看不到人物的行为动机,反而是导演后期去做解释。
你永远可以相信影帝范伟
说《断桥》难看不至于,但确实没有达到预期。
但最惊喜的,最值得一提的优点,还是范伟贡献的堪称封神级别的演技。
他在有限的戏份里,扩大了人物的丰富性。
在呵斥下属时趾高气昂,他是高高在上腔调;在面对上级时,他又低声下气,点头带哈腰。
范伟将朱方正 " 明面上的伪善 " 发挥到极致。
睡着磨牙时冷不丁冒出来的凶恶,与白日里的伪善形成鲜明对比,极具反差下令观众心生寒意。
他在影片中,多次提及 " 曾国藩 " 的名言教育他人。
符合当下 " 中年男人必读曾国藩 " 的热潮。
可以说,曾国藩是朱方正的终极向往,位高权重、懂战略、搞文学,被誉为 " 千古第一完人 "。
只可惜,朱方正读了曾国藩也学不会曾国藩。
满口仁义道德成为了忽悠外人的假象。
只能在深夜里敲响金钟,用一套玄学摆设求得内心的安宁。
影片的最后,在即将爆破的电子厂烟囱内,朱方正以一种十分滑稽的口气来辱骂孟超。
一改慈眉善目,怒吼着 " 小瘪三、流氓,穷小子,你不配和我说话 " 等台词 , 撕开了朱方正身上的伪装,一并消解了人物身上的恐惧。
更妙的是,他还不忘以长辈的身份斥责 " 穷小子,你也配跟我讲话,是不是你把我女儿带坏的?"
对闻晓雨复杂的情感纠缠,都让范伟给演活了。
但等到被孟超扼住喉咙时,他又惊恐地直呼 " 兄弟 ",求饶道 " 我们都是穷小子 "。
范伟演出了朱方正的层次感,这个角色不是一个纯粹的刻板的恶人,有些时候,他是善恶交织的,只是当涉及利益时,天平会毫不犹豫地倾斜。
总的来看,《断桥》可能称不上十佳,但一定是合格线以上的。
无论从题材还是演员的演技都是值得认可的。
至于推不推荐观看。
还是放一下李玉导演的拉票:且看且珍惜。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d02e18e9f0956ba74ab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