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鱼叔每次聊起,都能收到许多留言:希望加大网络实名力度。
但,实名制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最近发生的一起悲剧,就揭开了互联网上新兴起的灰色地带。
7 月 26 日,香港天水围。
少女直播跳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年仅 18 岁。

遗书和好友的爆料,道出了少女之死的真相。
她长期受到微博上一群名叫「厕妹」的群体的网暴。
直到去世之后,厕妹依然毫无悔意,甚至在叫好。

为什么如此肆无忌惮?
因为厕妹「巧妙地」绕开了网络实名制的限制。
借由社交平台上的匿名投稿账号,肆意发泄恶意。
这种披着「隐身衣」的恶,已经在大众尚未察觉的阴暗角落蔓延开来。
今天,就跟大家细扒一下匿名平台下的网络暴力。
事发地天水围,是香港有名的低收入人口聚集区。
被称为「苦难之城」。
历史上曾发生过多起惨案。
许鞍华就以此为灵感,接连拍出了两部作品。

《天水围的日与夜》
和电影中的主角相似,自杀的 18 岁少女依奈也是一名新移民。
父母在深圳打工,几个月都见不到一面。
再加上依奈患有自闭症、糖尿病。
在学校中,就一直遭到同学的排挤、霸凌。
一度出现自残的情况。
直到她爱上了一款手机游戏,在二次元找到了久违的认同感。
重新打扮自己,也培养了画画的爱好。
在微博上,她给自己的介绍是「喜欢交朋友,喜欢朋友,喜欢聊天,永远 15 岁的魔法少女」。

可没想到,被她视为救星的这一切,只是新一轮悲剧的开始。
2020 年,手游举办了一场活动,排前十名可以拿到游戏奖励的金色头像框。
依奈把自己的游戏名字改成了「拿不到金头就自杀」。
一句玩笑话,却被厕妹当成了把柄。

何为厕妹?
厕妹的诞生源于微博上的各种隔空喊话 bot。
虽然名叫 bot,但是由真人运营,接收粉丝的投稿,并匿名发表出来。
类似于大学的表白墙、树洞。
在发稿时,通常会使用许多花名、谐音、缩写来规避平台的审核问题,堪称第二代火星文。

这些 bot 发表的投稿内容多是嘲讽、辱骂。
特点就是语言极端、充满戾气、语句不通。
也因此被称为厕所。
而平常逛 bot 的粉丝就被称为厕妹。

这回,厕妹盯上了依奈。
开始给面向该款游戏的隔空喊话 bot 投稿。
她们给依奈起了个黑称「金头姐」。
一边要求依奈兑现诺言,嘲讽她玩不起。
一边又笑话依奈对一个游戏真情实感要自杀。


备受刺激的依奈,尝试自杀兑现承诺,但被救了回来。
许多厕妹又误解她只是装自杀,博取大家的同情心。

来源:躺倒鸭
依奈不堪其扰,希望与厕妹直接沟通,结束这场闹剧。
顺着 bot 的评论区,她发现了一位一直吐槽她的厕妹。
她联系了对方,表示希望能停止辱骂。
岂料对方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表面上和好如初,却在另一个账号上对依奈进行辱骂,嘲讽她是巨婴。
还扒出依奈家里有佣人,以此变本加厉地诅咒她「早点死」。

为了彻底摆脱骚扰,平息风波,依奈把自己与厕妹的交涉过程制作成了长图文曝光。
反倒更刺激到了厕妹,觉得她是在挑衅。
于是,在依奈发表长图文的一个小时后,厕妹抱团反击,气焰更胜从前。

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依奈最后一次关心了外婆。
给好友发了微信。
而后一跃而下。
直播定格在一片蓝天。

依奈的案件绝非个例。
网络匿名平台的泛滥已经超乎了大家的想象。
受害者如依奈一样遭到了厕妹的围攻。
比如,一个喜欢「纸片人」的女生。
从今年三月以来,她遭受的网络暴力一直没有停止。
起因是她写了一篇小作文,呼吁大家不要戾气太重。
在小作文被搬到相关的 bot 后,立马收到了许多厕妹的嘲讽,被误解是在秀存在感。
而她在小作文中提了一句「总有一天,丧钟会为你而鸣」更是被许多厕妹挑刺,还获得了黑称「丧钟姐」。

之后,她的网名、言论、行为都被厕妹揪住不放。
还连带翻出了炫富、情商低、卖惨等黑历史。
有时,她在朋友圈发的情绪化文字、口嗨也会被放大、挑刺。
而在她情绪崩溃,连发多条朋友圈的时候,却被厕妹嘲笑是「无病呻吟」。

她成为了厕妹的谈资和笑料。
一位厕妹就在 bot 上坦诚了这种扭曲的心理。
「能不能多来点丧钟姐,感觉好有趣。看到后心情会变好 ......」

即便最后,这位女生因此道歉,认识到自己的一些言论确实是错误的,却依然没换来平静。
还被骂「滚」。
而之后,只要她一发朋友圈,就会被立马搬发到相关 bot 上。
连她秒删的朋友圈都能被截到。

甚至还有人专门为了嘲讽她建立了一个「丧钟隔空喊话 bot」(目前已销号)。
可见厕妹的恐怖之处。

和这些新兴的隔空喊话 bot 相比。
还有一个匿名平台,已存在多年,也变得越来越扭曲。
那就是学校表白墙。
它本是校园爱情的萌芽之处。
但如今,却成为了挂人、撕 x 的地方。
有一位女生在墙上吐槽有猥琐男当着她的面做不雅动作,并且还曝光了男生的名字缩写、所在系等。

来源:正观新闻
一石激起千层浪。
当时,她获得了许多校友的帮助,一起寻找她口中的这个猥琐男。
但等找到人之后大家才发现,一切全都是女生的自导自演。

学校里确实有一个和女生说的信息全都匹配上的男生。
但当天,这位男生点的是外卖,根本不可能出现在食堂,更谈不上做不雅动作了。
而之后,女生也承认自己是造谣。
在未核实真相的情况之下,表白墙的运营者就把人挂上了墙。
导致恶劣影响不断扩大,最终升级成了网络暴力。

来源:正观新闻
匿名平台的网络暴力,极易失控。
在这种情况之下,受害者渐渐无法相信身边的任何人,无法正常交往。
在「丧钟姐」的事件中可以看出,有许多截图、「猛料」是受害者的亲友放出的。
而且已经明显到被许多厕妹看出来了。

曾经受到网暴的「神女」事件当事人也是如此。
她的裸照就是被身边最亲近的朋友放出的。
这让网络暴力再次升级。
导致她遭受了严重的荡妇羞辱,还被传是性工作者。
不堪受辱,选择自杀。所幸被救了回来。
而如今,她长大成人,但依然没有走出阴影,无法再相信任何人。

在接受《和陌生人说话》节目组访谈时,她以为是骗子。
还给老公发了一个定位。
打算遇到任何有危险的事时,可以随时逃跑。
网络暴力在受害者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刻痕。
可那种陷入绝境的绝望感,本是他们不应该承受的。
在网暴者的眼里,悲剧只是几个人之间「撕 ×」导致的。
因此,在依奈去世之后。
许多厕妹并没有愧疚感。

但并非如此。
悲剧的根源,正是这些匿名平台。
或许有许多 bot 的建立初衷是向上的。
为一些游戏、动画的同好或有相同身份、经历的人提供一个互相交流,抱团取暖的场所。
就像校园霸凌隔空喊话 bot。
它就是许多受害者一起发泄内心的压抑和委屈的地方。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满足大家想要得到关注的心理。
这些粉丝众多的 bot 让厕妹有机会可以像一个意见领袖一样发言,得到鼓励和拥护。
但规则的匿名性就是一把双刃剑。
它让身处其中的厕妹感到很安全。
观点和吐槽即便遭受反对和攻击,但也不会被扒皮,影响到现实生活。
但 bot 的匿名性就像给投稿者披了一层隐身衣,让许多投稿者开始肆无忌惮地放大自己的恶意。
媒体采访的一位网暴依奈的厕妹就坦诚了这一点。
「在网络上激烈的话看多了,人就容易模糊底线。我以前没那么容易激动的,但在网络上感觉三天两头就在附和别人骂人,伤人的话也可以随口就来。」

来源:北青深一度
就如同电影《透明人》。
男主获得了隐形的技能后,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而之后,就开始慢慢地放大自己的恶。
先是猥亵,然后强奸女性,最后又开始杀人。

匿名性让网暴的追责难上加难。
究竟谁该为依奈的自杀负责?
网暴她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一群人。
每一个投稿者,转发、评论、点赞者,都是「凶手」。
但事发后,她们已火速销号。
至于隔空喊话 bot 的运营者,则可以找到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
就像许多 bot 都会强调「不审稿」。
实则是打着自由的旗号,声明「不对投稿言论负责」。
再加上此事发生在香港地区,关于网暴的司法实践还很匮乏。
竟然只能靠依奈的母亲和好友自己去寻找证据。

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饭圈化的恶果。
这些新兴的匿名平台,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圈子属性。
依奈事件就是因为一款手游而起。
其他的 bot 基本上也是面向各种圈子内的粉丝。

饭圈化的弊病,在匿名平台上不断重演。
党同伐异的思维,深入人心。
厕妹总是抱团行动,共同嘲讽辱骂依奈。
而个体一旦参与到集体中,就会隐身,从而没有了负罪感。
就如同现在,我们默认用「厕妹」这一群体性称谓去讨论这件事。
在《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里。
「神女」王晶晶遭受到的也是这样的集体之恶。
她也曾坦诚自己到现在都不知道该恨谁。

这正印证了《乌合之众》里的一段话。
「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匿名平台的初衷是为了给所有人平等的话语权。
但最终却又变成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攻击,成为了网络暴力的温床。
匿名性和饭圈化渐渐吞噬人性和理性。
让人在不知不觉成为加害者。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
实名制,真的能够终结网暴吗?
恐怕并非这么简单。
即便社交平台已经推行实名认证,但人总能找到办法释放恶意。
现在是表白墙、隔空喊话 bot。
将来或许还有新的形式。
而对于我们来说只有始终保持警惕。
警惕群体的裹挟,警惕发泄的冲动。
终结网络暴力的力量。
终究还是在人心中。
全文完。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91bfb8e9f091b3f3bc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