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居然是你身体里的抗癌能手(下): 三个实验验证“永生DNA链假说”

前沿科技 2年前 (2022) 虚像
75 0 0

正文共 3428 字,预计阅读时间约为 7 分钟

之前我们介绍了 " 永生 DNA 链假说 ",这是一个非常 " 聪明 " 的减少癌症发生率的方法,可以说保护着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免得癌症。

在科学探索的历程中,哪些实验验证了这个假说?

非随机才是常态

为了证明干细胞能够保留永生的 DNA 链,Cairns 与 Christopher Potten (1940-2012)合作,用 3H 胸腺嘧啶标记小鼠小肠干细胞形成时的 DNA,4 周后观察这些具有放射性的 DNA 分布情况。结果发现,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具有放射性的 DNA 由于随机分配而不断 " 稀释 ",导致放射性强度降低。

但是在隐窝(crepts,小肠绒毛之间的凹陷处)深处,从底部往上算起第 4 位上的细胞放射性强度很高,与 DNA 刚被标记时相当。这里正好是小肠干细胞所在的位置,所以很可能是小肠干细胞在一直保留被标记的 DNA 链。用同样的方法, Cairns 与 Potten 在舌头味蕾基部(也是干细胞所在的位置)发现了少数保留放射性 DNA 的细胞。这些结果也都支持了永生 DNA 链的假说。

干细胞居然是你身体里的抗癌能手(下): 三个实验验证“永生DNA链假说”

小肠隐窝纵切片示意图,从下往上数第四个细胞即为小肠干细胞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14

其他科学家对动物、植物、真菌进行了多次观测,并证实了 Cairns 的观察结果。在这些研究中,细胞都能长时间保留标记的 DNA 链,因而被称之为 " 标记保留细胞 "(Label retaining cells, LRCs)。它们在数量上远少于组织中的其他细胞,而这正是干细胞在各种组织中数量的特点,其位置也符合用其它方法发现的干细胞的位置,与 Cairns 关于干细胞能够选择性地保留永生的 DNA 链的理论相符。这些实验说明DNA 链的非随机分配是一个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但是这些结果还不能证明这些细胞就是干细胞。如果在被标记之后有少数细胞出于某种原因不再分裂,这些细胞也能够长期保留被标记的 DNA 链。而干细胞的任务是替补老化和受损的体细胞,是必须进行分裂的,如果能够证明这些保留标记 DNA 链的细胞也在不断分裂,那就可以为这些细胞是干细胞的结论提供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双标记法证明标记保留细胞确实在分裂

2002 年,为了证明小肠绒毛中标记保留细胞确实在分裂,除了用 3H 胸腺嘧啶标记 DNA 链外,Potten 还用 BrdU(溴代脱氧尿苷)标记以含 3H 的 DNA 链(爷爷辈的)为模板合成的 DNA 链(父亲辈的)。在 BrdU 标记后的第一天,90% 以上的小肠绒毛隐窝第 4 位的细胞都被 3H 和 BrdU 同时标记,说明这些细胞在被 3H 标记后进行过细胞分裂(这样 BrdU 才能组入新合成的 DNA 链)。

在往后的日子中,第 4 位的细胞一直保留 3H 标记,而 BrdU 的信号却逐渐下降,到第 8 天时信号强度只余下 3%。如果第 4 位的细胞不分裂,3H 和 BrdU 的信号都应该一道被保留,而如果细胞分裂时 DNA 的分配是随机的,3H 的信号和 BrdU 的信号都应该同时被稀释而不断降低。实际观察结果说明,这些细胞在不断地进行不对称分裂。继续作为干细胞的子细胞保留了被 3H 标记的、辈分较高的 DNA 链,而被 BrdU 标记的父亲辈 DNA 链则被分配到要进行分化的子细胞中去,在其后的对称分裂中逐渐被稀释。这是对小肠干细胞进行不对称分裂,选择性地保留 DNA 链原件最强有力的证据。

此后,科学家们进行了更多次双标记法标记细胞的实验,均表明动物组织中那少数保留 DNA 链原件的细胞确实在不断地进行分裂,进一步支持了这些细胞是干细胞的想法。

干细胞居然是你身体里的抗癌能手(下): 三个实验验证“永生DNA链假说”

用 BrdU 标记的人体心脏细胞 DNA 链所观测到的 DNA 随机分离(A)与非随机分离(B)现象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15

不过这些实验还没有完全证明保留 DNA 链原件的细胞真的具有干细胞的特征,而继承辈分低的 DNA 链的细胞真的是要进行分化的细胞。随着干细胞研究的进展,这个问题也被解决了。

保留 DNA 链原件的细胞具有干细胞的特征

2007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 Thomas Rando 用氯代脱氧尿苷(CIdU)和碘代脱氧尿苷(IdU)来标记小鼠的肌肉干细胞。干细胞原本的 DNA 是爷爷辈的,不进行标记;其第一轮分裂时形成的 DNA 为父亲辈的,用 CIdU 标记;第二轮分裂时的 DNA 为儿子辈的,用 IdU 标记。标记后的细胞被分开为单个细胞培养,让细胞完成第二轮分裂。

为了更好地追踪细胞第二轮分裂的情形,Rando 在培养基中加入了细胞松弛素(cytochalasin D)。细胞松弛素不影响细胞核的分裂,但能使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不会完全分开,而是形成细胞对,这样就可以确保这两个细胞是来自同一个干细胞。染色结果表明,所有的子细胞都含有 IdU 的染色,但是 CIdU 染色只集中在其中的一个子细胞中。由于 CIdU 标记的是父亲辈的 DNA 链,不显示 CIdU 染色的细胞应该就是爷爷辈的 DNA 链。那么是哪一个子细胞仍然保留干细胞的特性,哪一个子细胞会进行细胞分化呢?

在这里,Rando 利用 " 肌间线蛋白 "(Desmin)来区分两个子细胞。由于要分化为肌肉细胞的那个子细胞会表达肌间线蛋白,而继续保留为干细胞的那个子细胞不会表达肌间线蛋白,看看肌间线蛋白在哪个子细胞中表达,就可以知道哪一个是干细胞,哪一个是要分化的细胞了。

实验结果表明,继承 CIdU 标记的子细胞表达肌间线蛋白,而不继承 CIdU 的 " 子 " 细胞不表达 Desmin,这就清楚地表明继承爷爷辈 DNA 链的子细胞继续为干细胞,而继承父亲辈 DNA 链的子细胞是要进行分化的细胞。

与这一实验差不多同时期,其他科学家又进行了多次类似实验,结果均表明动物组织中的确存在少数不断进行分裂,而又能保留 DNA 链原件的细胞,而且这些细胞还表达干细胞的标记物,或者不表达要分化细胞的标记物(如上述实验中的肌间线蛋白),证明这些细胞确实是干细胞。Cairns 在 1975 年提出的干细胞保留永生 DNA 链的理论,也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干细胞居然是你身体里的抗癌能手(下): 三个实验验证“永生DNA链假说”

毛囊干细胞 DNA 随机分离(左)和非随机分离(右),其中 DAPI、CyA、Lgr5 等均为蛋白质类型,它们都是证明细胞处于不断分裂中的标记物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16

干细胞是如何保留 DNA 原件的?

在真核细胞中,DNA 被复制时误差率极低,每个碱基对改变的几率大约只有亿分之一,因此新合成的 DNA 链在序列上与原件的相同程度超过 99.999999%。例如小鼠有两份 DNA,每份 DNA 有大约 25 亿碱基对,每次细胞分裂造成的序列变化不过几十个碱基对。小鼠的每份 DNA 被分为 20 条,每条序列的改变就平均只有几个碱基对,小鼠的干细胞是很难从这么小的差别来判断 DNA 的辈分的。此外,在新合成的 DNA 链中,序列改变的位置和情形还是随机的,细胞根本无法预测序列的改变位置和情形,也就无法根据这少量序列的差别来识别 DNA 原件。

不过,细胞可以通过表观遗传修饰来分辨其中 DNA 的辈分。真核细胞中的 DNA 并不是仅有碱基对,而是和组蛋白(histones)结合,组成 " 染色质 "(chromatid)。组蛋白聚合成许多小球,DNA 缠绕于其上。细胞分裂时,染色质高度浓缩,才成为在显微镜下容易看到的 " 染色体 "(chromosome)。所以我们在前面谈到的细胞分裂时 DNA 的分配,其实是分裂期染色体的分配,分配的不仅是 DNA,还有与之结合的组蛋白及其修饰状态。

干细胞居然是你身体里的抗癌能手(下): 三个实验验证“永生DNA链假说”

DNA 的结构,图中小球即为组蛋白,缠绕在组蛋白上的线状物为碱基对,二者平时如同图片右下角一样,为 " 散装 " 毛团状,只是到了细胞分裂时才会聚合在一起形成我们印象中的短棒状 "X" 形染色体

图片来源:wikipedia

组蛋白的修饰方式有多种,包括乙酰化、甲基化和磷酸化。简而言之,就是在组蛋白的氨基酸侧链上加上不同的基团,比如乙酰化是加上乙酰基(CH3CHO-)、甲基化是加上甲基(-CH3)、磷酸化是加上磷酸根等等。不同的基团,其功效不同,让 DNA 启动、停止,或是合成不同的蛋白质——也就是说,这些修饰不改变 DNA 的序列,却影响基因的表达状况,这就是 " 表观遗传修饰 " (epigenetic modifications)。

不同辈分的 DNA 表观遗传修饰的状况不同,就可以成为细胞识别辈分的机制。这有些像人身上穿的衣服。模板 DNA 和新合成的 DNA 就像双胞胎兄弟,彼此极为相似。如果它们再穿同样的衣服(组蛋白),他们之间的差别就极小,几乎无法辨别。但是如果在双胞胎兄弟穿的衣服上做出改变,例如配戴上不同的徽章,就容易区分他们了。组蛋白的修饰就相当于是在衣服上佩戴各种徽章,细胞也就可以识别它们了。

要选择性地分配 DNA(染色体),除了要区分染色体的差别,还要区分纺锤体中的两个中心粒。这样辈分高的 DNA 才 " 知道 " 与哪个中心粒相连,从而进入特定的子细胞。实际的情形也的确如此:细胞分裂时,每个子细胞只接收 1 个中心粒,在下一次细胞分裂前,这个中心粒进行复制,形成两个中心粒,所以两个中心粒的辈分不同,它们所结合蛋白质(例如 Ninein 和 Cenexin)的情形也不同,这样不同的中心粒就可以和不同辈分的染色体相互识别,并分别进入命运不同的子细胞中。

Cairns 当初提出永生 DNA 链的理论时,考虑的主要是 DNA 序列改变与癌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但是随后的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干细胞选择性保留的,并不只是 DNA 序列的 " 原始文件 ",还包括与高辈分 DNA 链相联系的组蛋白的表观遗传修饰。它们共同决定了子细胞是继续保持为干细胞还是分化为体细胞。

结语

我们的身体每天要进行大约 2 万亿次细胞分裂。尽管有这么多次的细胞分裂,但是多数人在一生中并不会得癌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干细胞有保留 DNA 原件的本事。

当然这个机制也不能保证我们完全不得癌症。干细胞除了进行不对称分裂,有时也会进行对称分裂,即两个子细胞都是干细胞,以便在需要时增加干细胞的数量,或者在干细胞受损的情况下恢复干细胞的数量。在对称分裂过程中,低辈份的、带有序列变化的 DNA 链就会被保留在一部分干细胞中,因此不是所有的干细胞都能够永远保留 DNA 的原件。

而且除了细胞分裂导致的 DNA 序列变化,身体内部(例如活性氧)和外部(例如紫外线和环境污染)的因素也能够破坏 DNA,造成干细胞 DNA 的序列变化,这是一部分人仍然会得癌症的原因。

但是干细胞保留 DNA 原件的机制,仍然在保护着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免得癌症,我们也应该感谢生物演化过程创造出来的这个奇迹。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991658e9f09262431a9f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