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话说得太满,早晚被打脸。
就像上一周,我还对朋友痴迷的恋爱真人秀不屑一顾,不能理解围观素人谈情说爱有何乐趣。
结果现在就沉浸在一档恋综中不可自拔——
《出柜罗曼史》。
顾名思义,这是一档讲述亚文化群体的恋爱观察节目。
三对情侣嘉宾在镜头前大方展现自己的爱情,以及如何与自我和解,与父母和解,与视自己为异类的世界和解。
初尝甜,后劲苦,每集都能让人哭成泪人。
节目中有三组情侣嘉宾。
一对交往快两年的男孩;
一对正在准备结婚的女孩。
第三对情况比较复杂,男方是跨性别者。
他们都是与社会主流背道而驰的边缘人。
镜头外,被一部分韩国观众抵制。
有人跑到节目制作方 Wavve 公司大楼下拉横幅抗议。
有人在论坛发帖,反对这档节目," 千万不要用节目美化并正当化这种不应该的事情 "。
不过抵制并未成功,节目最终如期播出。
制作人林昌赫表示:大部分对于这方面群体毫无关注,我想为这些观众创造一个契机,帮助他们稍微关注和思考一下自己和其他人的生活。
镜头中,被父母,朋友,同事以及许多陌生人拒绝。
一位男嘉宾讲述自己刚开始出柜时,有些朋友主动疏远他,千方百计避开同他的联系。
提到自己,朋友的反应就是:他和男人谈恋爱诶,好晦气。
另一位女嘉宾,由于交往女孩子,至今没有得到父母的理解。
母亲对她失望至极,放下狠话:要么分手,要么断绝母女关系。
她和女友准备结婚,两人都做好了双方父母均不出席的心理准备。
拒绝她们的不仅有父母,还有婚庆公司。
由于这类群体结婚大多存在父母反对的情况,很多婚庆公司为了不惹麻烦上身,选择不接他们的单子。
这里想特地讲讲第三对的故事。
跨性别者知海,是一位 FTM,也就是生理性别为女,但心理性别为男。
记名太麻烦了,这里我们就叫他 " 袜子哥 "。
因为他认为自己穿泳裤时裆部过于平整,就塞进了一只袜子。
这个举动被女朋友敏宙狠狠嫌弃了:没有人会盯着你那里看!
这当然只是个玩笑,但生理性别和个人认知的不统一,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麻烦,是袜子哥们面临的实在难题。
为了让自己从外观上更像男性,袜子哥切除乳房,坚持健身,还接受了荷尔蒙激素治疗。
恰恰是因为这一身腱子肉,他即使在生理上依旧是女性,但想进女更衣室的话,需要用证件证明自己的性别。
在回家取身份证的路上,游泳馆打来电话,委婉表示这次不能进。
我看到这里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一方面,游泳馆工作人员考虑到其他客人的感受,要求袜子哥出示证件,合情合理。
另一方面,袜子哥认为自己生理性别为女,法律上的性别尚未修改,想去女更衣室,同样能够理解。
然而正是因为双方都没错,才更让人生出一种无力感。
游泳馆进不去,大不了回家,败兴而归而已,但如果是卫生间呢。
对袜子哥来说,只要出门,就要一遍遍解释自己,证明自己,即使有时这么做了,也无济于事。
这种麻烦可以避免,但偏见和歧视,无处不在,防不胜防 。
袜子哥的女朋友敏宙,曾把两人的恋爱故事发到 Youtube 上。
上司看到后破口大骂:你这个 XX 女人,疯了吧!
袜子哥看到这些脏话连篇的信息后,删掉了所有女友露面的视频。
同事也开始背地里议论,受不了风言风语的敏宙,最终选择了辞职。
节目中其他嘉宾都遭受过类似的攻击。
喜欢女孩的女孩,会被质问:不懂男人的好吗?
喜欢男孩的男孩,会被辱骂:脑子有 X,脏。
" 不同 " 不等于错误,只是很多人,尤其是属于社会主流的大多数,看到与自己不同的人时,往往不由分说地断定,这是错误的生活。
然而人人都有成为社会少数的可能,如果不同就是犯错,那我们每个人都有被审判的一天。
《出柜罗曼史》展现了亚文化群体被排斥、误解的种种细节,但没有沉浸于描摹他们的痛苦。
而是像拍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异性恋情侣一样,记录他们的相处。
袜子哥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给敏宙一个早安吻,顺便调侃对方睡相丑。
穿着同款睡衣,戴着情侣束发带,两个人挤在不算宽敞的洗漱间里洗脸刷牙,对方弯腰漱口时帮忙抓头发。
出门买菜,小两口被老板娘认成新婚夫妇时开心得蹦起来。
之后无论是处理食材,还是做饭、摆盘,两个人都共同完成。
袜子哥无意间聊到自己的感情经历,敏宙精准捕捉到 " 无数的 " 这个形容词,开始吃飞醋。
俩人就 " 谁的前任更多 " 这个问题开始打情骂俏,像极了我身边的每一对臭情侣。
成年人恋爱,免不了会讨论一些带颜色的话题。
这里就不得不提另一对女孩,她们和朋友聊天,不知不觉聊到这件事上。
朋友说:以前嘲笑一个月一次的大叔,没想到自己现在还不如大叔。
两位女嘉宾异口同声:工作太忙了,躺床上一闭眼就睡着了。
其中一位经典发言:毕竟那种事也算劳动啊。
看来不管性别如何,性向又如何,大家都是被迫戒色的社畜。
五期节目看下来,我从这些嘉宾身上感受到的最强烈的一点:
客观上,他们的确是社会边缘人,婚姻关系不被法律承认,社会中多数人不认可。
但他们心中并不认为自己很特别,也不应该被特殊对待。
两个女孩的朋友,同样选择公开出柜,和一位女生结婚。
当她把这个决定告诉周围人时,所有异性恋都夸她很有勇气。
她本人却不以为然:异性恋结婚,同样需要勇气,这本应跟性向无关。
换句话说,对一些人来说顺理成章的事情,对另一些人而言,却是需要鼓足毕生勇气,才敢迈出一小步。
节目中三对情侣都表达了对婚姻的渴望,想要结婚,想要和身边的人共度一生。
然而现实中,那对男生,即使已经相恋六百多天,逛超市时还是得顾忌周围人的目光,挽个胳膊都不敢,担心 " 老奶奶看到后会晕倒 "。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人会完全不在乎周围人的看法,尤其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那对准备结婚的女生,跑到法住寺行 108 拜之礼为父母祈福,即使他们还是没有原谅自己的 " 过错 "。
我很喜欢之后慧佑大师开导她们的那番话:
「松树被风吹过的话,枝叶就会摇摆。
我们本来想要平静幸福的生活,可是周围的人不愿消停。就像会起风,会下雨,可是这颗松树不会消失。
旁人的看法,就像是风和雨,松树大部分时候都很平和,只是因为暂时起的风摇摆了枝叶。
周围人看我的眼神,只是暂时有些不自在,但两个人的爱意不会动摇。
在那阵风停下来之前,请两位真切地互为依靠,试着争取爱情吧。」
《Merry Queer》的观察间有三位主持人,他们性向和性别不同,提供了三种视角。
其中的异性恋女主持 HaNi,之前身边很少有(或者她没意识到)属于亚文化人群的朋友。
所以刚开始看到两位男嘉宾起床后卿卿我我的画面,她会不自觉地尴尬和难为情。
节目并未强硬地输出 " 我们不应该并且不能感到尴尬 " 的观点。
而是借另一位性少数者主持人洪锡天之口,表达对大多数人的理解:会尴尬是人之常情,毕竟生活中很少见到这种场面。
洪锡天在 2000 年公开出柜,是韩国演艺界的第一人。
因此他的很多反应,给人一种强烈的今昔对比感。
一位男嘉宾讲自己跟身边人出柜时,七成朋友都是支持自己的。
洪锡天感慨万分:我那个时候,想都不敢想。
22 年前,洪锡天在电视节目中自曝性向,一时间事业跌入谷底。
虽然没有明面上的封杀,但韩国国内的电视台默契地不再邀请他,这种没有任何曝光的生活,一直持续到 2007 年。
过了很久之后,洪锡天讲出了当时的想法:
「原本想着 20 世纪不被接受的,在 21 世纪会被接受,但似乎只有数字改变了。」
在那段无比艰难的日子中,他对朋友说:再过几年,会不会有讲述我这种人的节目呢?
22 年后的今天,《Merry Queer》出现了。
第一期,主持人就表达了这档节目的初衷:
「我们不是在提倡、鼓励这件事,或者要对这件事遮遮掩掩,或是盲目地支持,更不是去美化。
我们就是在注视着,让大家了解到,原来社会中有这样的人和人生。」
没有恶趣味的猎奇,没有拿性少数群体博眼球,没有高高在上的怜悯。
取而代之的是以平视的姿态,展现六个生活在社会背光处的普通年轻人。
或许《Merry Queer》不算完美,但能有这样的尝试,便值得鼓励。
正如一则短评所言:在被忽略的黑暗里,现身永远比伪装更骄傲。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7c9b18e9f0913bc164b8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