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有网友上传一张某地苏式宗祠照片
其上记载
随后
相关话题 # 苏炳添是苏轼后代 #
冲上微博热搜

网友评论亮了






更有不少理性的网友表示,支持、喜欢苏炳添是因为他在短跑领域的成绩和努力,与他是谁的后人无关。
四川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研究室主任、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秘书长刘清泉则表示," 估计没有吧,若有,都是新编的。"
苏炳添的社交媒体也从未提到自己是苏轼后代。
10 日下午
记者联系到苏炳添祖籍中山市古镇镇古一村
苏氏祖祠回应:
苏炳添是苏东坡第 29 代孙
苏氏祖祠:苏炳添是苏东坡第 29 代孙
昨天(10 日)下午,记者联系到苏炳添祖籍中山市古镇镇古一村,该村苏氏祖祠理事会会长(苏氏宗族族长)苏根鸿表示,根据族谱,苏炳添为苏轼第 29 代孙,村里很多人都是苏东坡的后代。


据了解,2021 年 10 月," 百米飞人 " 苏炳添回到家乡时,曾到苏氏祖祠祭祖。
" 苏炳添的家离我们就几百米,上次他比完赛回来,我们开祠堂宗门迎接他拜祖先。我跟他讲过他是苏东坡的后代,他说‘原来我也是大文豪的后代’。" 苏根鸿说。

△苏根鸿朋友圈截图
苏东坡曾经被贬岭南,写下 " 日啖荔枝三百颗 " 等脍炙人口的诗句。
苏根鸿称,中山古镇苏氏始祖为乐菴公,乐菴公是南宋末代大将军苏刘义的后代。
从苏根鸿提供的族谱可以看到,苏氏从始祖苏洵一脉传下,到十世时为苏刘义,苏刘义下分四脉,其中,苏景由一脉往下传到乐菴公一脉,苏炳添、苏炳全为第二十九代。
苏根鸿指出,除了中山,苏轼后代还分布在河源、顺德、广州、番禺、惠州等地。
古一村村委会主任苏池洁表示,古一村有 7000 余人左右,苏氏是村中大姓,占到 70% — 75%。苏氏祖祠是明代建立的,这些年,苏氏祖祠理事会到外面寻根问祖,不断补充了相关派系材料。
古一村村委会主任苏池洁说,关于是否是苏轼后代这件事,以苏氏祖祠的说法为准。
专家:" 三苏 " 及其后人家族意识比较强烈
针对这一表述,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曾明表示,如果真是信史、言之有据的话," 我觉得 29 代孙的确神悟了苏东坡‘竹杖芒鞋轻胜马’的人生快意,是对先贤‘活法’的最好践行,这是一种智慧的灵魂在最高处握手。"

△资料图(图自新华社)
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秘书长戴路表示,苏氏家族向来重视族谱,苏洵曾编撰过《苏氏族谱》,也写过一篇《苏氏族谱亭记》,这个亭子修在祖坟旁边,每年正月祭拜过后,苏家老少就在亭中谈论乡中风俗。家族意识在 " 三苏 " 及其后人那里一直比较强烈,比如《东坡尺牍》中有很多写给儿孙子侄的书信,苏辙的孙子苏籀编了一部《栾城先生遗言》,记载了很多跟 " 三苏 " 读书作文相关的细节。苏家人丁兴旺,如果从苏轼、苏辙这里往下梳理,在南北宋之交,其后人主要分布在许昌、眉山、宜兴、婺州等地,再往下就很少见到详细的考证了。古语有言 "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从苏氏宗亲的角度对家族历史进行叙述,这也算是当年 " 族谱亭 " 聊天的遗风吧。
上图持续开放馆藏资源
供线上查家谱
家谱是一个家族从古至今的文化和发展缩影
我是谁?从哪里来?
这些问题往往能从家谱中找到答案

家谱也是上海图书馆的重要特藏资源,上海图书馆是全球范围内收藏家谱原件最多的机构,公众可在 " 上海图书馆藏家谱全文选览(http://wrd2016.library.sh.cn/channel/stjp/)" 和 " 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http://jiapu.library.sh.cn/)" 查询。

如果公众很清楚地了解自家家谱的文献信息,如题名、著者、版本、居地、堂号等信息,就可通过 " 上海图书馆藏家谱全文选览 " 直接搜索点击,即可翻阅扫描的电子版全文影像(PDF 格式)。
据介绍," 上海图书馆藏家谱全文选览 " 是上海图书馆向全社会提供数字化馆藏家谱全文全文查阅服务的专题站点,其中的 8 千余种家谱文献由上海图书馆家谱整理研究专家们精心挑选。

如果公众对自家的家谱文献信息知之不多,或者想了解中国家谱的种种,则可点击上海图书馆 " 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 "。
" 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 " 是将全球范围内 600 余家机构、团体和个人收藏的家谱目录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并提供查阅服务的综合性数字人文平台。该平台除了提供馆藏家谱目录检索和全文浏览外,还有家规家训、先祖名人、迁徙图、世系表等数据化内容,并支持地图检索、分面统计、名人导航、迁徙图、世系表可视化展示等功能,同时还支持在线捐赠、在线识谱、在线修谱等众包功能。
上海图书馆系统网络中心研究开发部研究员夏翠娟表示,近两年上海图书馆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支持下,开发了 " 家谱联合编目系统 ",数十家合作机构在同一平台上遵循统一的著录规则进行编目,一旦通过审核,便可实时同步到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实现了采购、捐赠、编目、数据化转换的全流程管理。
" 上海图书馆的家谱馆藏量快速增加,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上的数据也持续更新,逐步形成了从家谱文献收集、加工和服务的完整生态,体现了家谱作为上海图书馆的宝贵特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 夏翠娟说。
来源:东方网、中国新闻网
(编辑 李蔚蔚)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59b8c9e780bf92c001f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