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三载,又见汤唯。
自打《大明风华》引发群嘲后,她一度在大众视野里销声匿迹,躲风头也似地跑了。
可她这次回归,不单是一部电影的 " 网盘上映 " 这么简单。
什么程度?
几乎在影坛最高领奖台戛纳折下影后桂枝。

三年前她还在国内和大花、85 花们上演内娱宫斗,抢夺 S+ 垃圾剧本。
如今她已获国际最好的导演指点,与最强悍的演员们打擂。
还差点就要和张曼玉 " 嫔起嫔坐 "。
这,或许是内娱史上最大幅度的 " 飞升 "。

戛纳悬挂的汤唯海报
不知道你们看她这战绩的心情是不错,是不屑,还是不在乎。
汤唯到底有几把刷子,我清楚,你们更明白。
但你们难道不和我一样好奇吗?
要知道,在她的光芒之外,同量级的内娱女星似乎都陷入低潮。
往前看。
曾叱咤风云的四旦双冰好几位已不见踪影,而还有事业可言的,如今资源也稍显惨淡。

往后看,85 花也多少有些萧条气息。
成绩遇冷、资源枯竭,曾经的流量池似乎要走向难产。
就问,你想得出她们近几年有什么作品吗?
对汤唯或踩或捧,都触不到飞升背后的诸多疑问。
或许,我们该把目光由外转向内。
试着自问——
为什么是汤唯?凭什么是汤唯?难道内娱配不上汤唯?
得先为她寻找一个合适的坐标系。
惯常的操作,是把她并入 " 四旦双冰一舒一汤 " 的内娱大花阵营一同比较。
但若是对这批女演员略微有点了解,便发现较难成立——
汤唯在内娱的定位其实非常特殊。
其一,她虽然和这批大花的年龄相仿,但发迹时间却足足晚了近十年。
这几位大花里,除了李冰冰是在千禧年成名,其他几位都是在 90 年代后期就已经建立了名声。

2000 年,章子怡在柏林电影节
但生于 79 年的汤唯,是直到 2007 年的《色 · 戒》,才挤入了大花行列。
那一年,她已经 28 岁。
换句话说,在内娱大花竞相发迹的早期战场,汤唯其实从未在线。

另一方面,大花之所以成为大花,其实也是成绩撑起来的。
就算不是章子怡、周迅那样拿三金大满贯,基本也不会在简历上两手空空。一向被认为演技不出挑的两位冰冰,也各有一尊影后奖杯傍身。

2009 年,李冰冰凭《风声》夺得金马影后
而汤唯呢?
老实说,纸面成绩实在不太够看。
凭《色 · 戒》拿了一次金马新人,其他的提名不少,但基本颗粒无收,倒被文淇这种怪物小花比下去了。

图源 | 汤唯百科词条
当然,奖项不是考察一个女演员水准的硬标准。
奖项少得可怜如郝蕾,即便和国际章同台,也绝不会有人觉得她是来陪衬的。

图源 |《我就是演员》
但问题也正在于此——
演技和运气成反比的郝蕾拿的是什么资源,而汤唯拿的是什么资源?
凭借和娄烨两次合作在影坛打开声望的郝蕾,后来也就集到陈果、钟孟宏、陈可辛等寥寥几位大导,其中还好几次只能算串场打酱油。
汤唯呢 ?
被李安捧出来后一度在圈内沉寂隐身,刷脸也不多。
但,这似乎一点没影响她好到近乎不可思议的命数——
陈可辛、岸西、许鞍华、迈克尔 · 曼、金泰勇(后来的汤姐夫)、朴赞郁 ……

许鞍华的《黄金时代》中汤唯饰演萧红
每一个拎出来都是数一数二的大饼。
更可怕的是,在章娘娘疑似因拿不到王佳芝的怨念跑去首映礼抢风头时。

汤唯连每次吃大饼,都优雅到仿佛要人喂。
毕赣在筹备《地球最后的夜晚》时,便是按照汤唯写的角色。
换句话说,还就非她不可。

至于这次搭上朴赞郁,则更让人惊叹。
你不会觉得是她去高攀,反倒是朴赞郁反复在强调,自己能和汤唯合作是几世修来的福气。
量身打造剧本这样的待遇还可以先放一边。
人家这种国际准一线导演,在汤姐面前的自我定位是 " 忠实粉丝 "。

图源 |《导筒》
汤唯厉害的地方在于,甭管捞没捞到奖,她的姿态就先赢了。
争啊抢啊,她似乎做不了这么粗鲁的动作。
但源源不断的好机会就是会源源不断送进她嘴里。
到底为啥?
难道就因为她美吗?
或许是的。
恰如朴赞郁对汤唯的赞赏:
" 她能表达的东西似乎没有限制 "
" 她有一种让你好奇的深度 "
" 她很难捉摸 "……

来源 |《DEADLINE》
似乎在外国人眼里,汤唯光是存在在电影里,就是正确的。
于是,一种诡异的现象诞生了——
在外国看来是亚洲艺坛瑰宝的她,在内娱看来不过是大花吊车尾,没什么人 care 的存在。
这算啥,汤唯的多元宇宙?
那么,漂亮就行的汤唯,作为演员的实力到底能去到什么程度?
郝蕾提过,国内女演员对梅丽尔 · 斯特里普式表演,和于佩尔式表演的不同追求。

图源 |《创作者全纪录》
前者,是更偏商业片方法派演技,后者,则是典型的文艺片体验派演技。

梅丽尔 · 斯特里普在《铁娘子》中饰演撒切尔夫人
我无意讨论两者孰优孰劣,但她这番话确实挺清晰地把国内的女演员分成了大致的两类。
" 梅派 " 典范,入门如孙俪,高阶如《夺冠》里的巩俐。
玩的是眼泪滴落时机分毫不差的控制力,和模仿细节到极致的复制术。


" 于派 " 玩得最转的,还得数张曼玉。
你看《花样年华》或《阮玲玉》,会发现她的专注力似乎不在表演上,全程反倒更类似在恍神。
但甭管她的表演痕迹再怎么淡,只要她穿着旗袍在镜头前晃悠,你就会觉得绝了。

而曼神的这一支流,恰恰延伸出华语影坛不多见,但绝对是一抹风景的表演流派——
晃派。
这一派的核心特色:
表情得丧,抽烟得凶,眼神得飘,身材得好。
全时段的汤唯,多数时候的舒淇,以及将将出道的倪妮,多少都沾点这味道。

《金陵十三钗》中的倪妮
她们的主要表演思路,就是穿着各种贴身服装晃着,走着,放空着。
我绝不是说这一派系的女演员不靠演技靠美貌。
但事实是她们自身所展现的气质,的确远比技术层面更迷人。
而且深究下来,晃,其实也是门学问。
即便不强求和曼神一样晃成垂名影史的殿堂级艺术,要晃出舒淇的美感和观赏性,也绝非易事。

舒淇的 " 晃系 " 表演代表作《千禧曼波》
晃派其实是很吃天赋的。
纵观晃派女星,无一不是容貌万里挑一的典型。
这还不是最难的,难的是容颜要清淡但有味:再寡一点便无趣,再欲一点便风尘,一切都要恰恰好方可。
另外,能不能被调教出来也是一个问题。
这一点就很明显了——
以舒淇为标准线往下,其实都很依赖作品的类型,外加好导演的指点。
主要类型如下:
不带任何风尘气的风尘女(金陵十三钗),由着对象在外面乱搞的痴情女(花样年华),在大时代里独自迷惘的茫然女(千禧曼波),温柔刀刀刀割人性命的蛇蝎女(汤唯全系列)。

她们在好的时候足可以让人心醉神迷。
差的时候,也可以差到离了大谱。

来源 |《大明风华》
结果显而易见:
晃派在内娱不受待见。
在资本下的野蛮生存战里,表现演技 " 成本 " 更高的晃派,遇冷是常态,被轻视是日常,长处没半点发挥空间更不是新鲜事。
于是,我们产生这样一种错觉:汤唯在国外吃香是好奇怪一件事。
必须承认,汤唯系的女明星是极不适配影视工业的。
她们没办法像多数内娱观众认可的 " 演技派 " 一样,精准复刻,细节充溢,总有各种精彩瞬间可以剪切成热搜上的教做人场面。
在特定题材里的无可匹敌,更造成她们发挥不稳定、不确定的死穴。
但我们真就可依此下结论说汤唯不够格吗?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先按下不表。
不如聊回这次汤唯的新作,《分手的决心》。
这回她拿的仍是一个典型的晃派人物——
一个丈夫逝世后卷入案件调查的神秘异国女子。

冷静,美丽,脆弱,危险。
这位叫徐来的女人,是旧好莱坞黑色电影中常见的 " 蛇蝎美女 "(femme fatale)的东方复现。

来源 |《双重赔偿》
也恰如大部分文艺片,《分手的决心》走的并不是着重剧情的路数——
一个女人为了再见到调查凶杀案的警察,一次次犯下弑夫命案。
就这么一个挺经典又简约的故事。
这电影更多在把玩的不是剧情,而是叙事手法、视听语言这些高级玩意儿。
但说到底它们要衬的,还是汤唯本人。
汤唯演了些什么呢?
受审讯时,她对着警察喃喃自语地放空。

对着男主心动时,她望向对方怯怯地放空。

在盘算下一桩命案时,她靠在沙发上浓艳地放空。

久别重逢的时刻,她望着心上人目光飘忽地放空。

当然,电影中也有一些内娱观众会更熟悉的,更外显的高光瞬间。
例如爱与罪涌上心头,徐来对命运和自己的讪笑——

《分手的决心》的表演方式,对比让汤唯在韩国建立基业的《晚秋》,除了细腻度、精准度提升了,本质上是没有变化的。
更多都只是在自身气质的基础上,贩售一种迷茫失神的神秘感。

你用内娱通用的标准,甚至说,是我平时写作常用的标准去衡量,她这算演得好吗?
其实,很难说她有怎么去 " 演 ",因为表情真的太贫瘠了。
但只要这种放空再往上提一点档次。
比如去到戛纳影后全度妍——

去到亚洲最顶级女演员之一的金敏喜——

或者更直观一点,看看我们熟悉的郝蕾——

她们再蜻蜓点水,你也绝对能感受到那张僵死的脸下的波澜壮阔。
别误会,我一点没打算拿这些女演员给汤唯抬咖的意思。
《分手的决心》中的汤唯肯定还达不到封神的水平,与不少女演员,乃至内娱几位大花,她的修为也还有明显差距。
但看完电影的我却感慨,朴赞郁这回成就了汤唯。
而汤唯也的确反过来成就了《分手的决心》。
除了她,的确再难找到一个具备这种疏离又恬淡气息的中国女演员了。

没有一个演员能十项全能,什么都能演。
而汤唯这次做到了术业有专攻。
毕竟,气质这东西是演不出来的,甚至越努力演就会越显得扭捏造作。
在镜头里自然晃悠着的汤唯,难道不比 " 演技炸裂 " 时迷人吗?
另外,这次的小胜,还得归功于汤唯身上一种很难得很难得的状态——
松弛感。
这和她在《黄金时代》里的硬拗,还有在《大明风华》里的用力过猛,是截然相反的精神状态。

到这儿,我要串点跑题,但又不算跑题的话——
汤唯的这次戛纳之行我印象最深的不在红毯,也不在演技。
反而是一套她素面朝天的写真。
她在南法的海风里穿得犹如游客般随意,素净的脸庞在日光里大方暴露着瑕疵和美丽。

印象深刻的点是,走过戛纳红毯的内娱女星有这么多,却没几个能像她这般放松自如。
仿佛自己不是这至高电影殿堂的外客,而是东道主。
我想问,你有多久没在内娱女星脸上见到这种神情了?
我现在闭上眼去想红毯二字,满脑子都是浓妆艳抹、姿色撩人,要么大冬天穿着露肩礼服瑟瑟发抖,要么是无数快门下的警惕硬绷。
无一不透着刻意和勉强。

电影节是她们霸屏热搜的跳板,可我在一张张号称人间艺术的脸孔外,却没见着更多关于艺术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跑偏的内卷气氛里,找不到如今汤唯同款的自如。
我常以代际为基准写内娱女星。
大花、青衣、85 花、小花、00 花 …… 把一群女的凑到一起,总归会嗅到硝烟的气息。
我并不反对演员竞争。
但问题是,内娱花旦们现在竞争的方向正确吗?
前文我提到,汤唯其实从未走进过大花的战场。
而现在,她干脆逃离了战场。
在内娱 " 晃派 " 纷纷被流量招安,身陷制造爆款和热搜的沙场时。
她另辟蹊径,换了个地方继续晃,乃至晃出了事业新高度。

我不崇洋媚外,可我很想问,难道我们没耐心去等一个独特的演员展现自己的功力,没有一个正常环境让她们保持艺术从业者必须有的平和心吗?
又是为什么,章子怡和巩俐得去到王家卫的镜头里才能迷离感性,而郝蕾甚至多年来没有一部好戏,去展示她骄傲的体验派演技?

王家卫《爱神之手》中的巩俐
我们既然不想要高度同质化的国产剧,也不该只想要一种表演模式、一种女演员。
汤唯是该被内娱女星们嫉妒。
但她该被嫉妒的不是奖项、成绩、地位等账面上的东西。
而是一种能跳出无效缠斗,专心于创作的状态。
她能去等待真正适合自己的作品,能在镜头前毫无压力地展示自己,能把肤浅的外在美打磨得值得回味咂摸。
这即是一种进步。
表演这门事业,不应沦为资源、流量、争议、人脉的竞争,就该是对一部作品的舍身与完成。
今天,我久违地想夸夸汤唯。
就因为这种松弛,在我们熟悉的明星身上已经太久没见了。
在内娱,也太久没见了。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3ce088e9f091797200f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