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华语恐怖片的高潮在台湾。
《哭悲》——血腥程度一举戳破天灵盖(字面意思);
《咒》——导演嗨到把观众拖下水,"晦气"即证明。
等待中的《噩兆》《民雄鬼屋》《咒2》……也皆大热而擅长的民俗题材。
台湾恐怖片这是要开大?!
没成想,立马来了部扫兴的——
头七
Selina任家萱主演。
配角也个个眼熟:
《俗女养成记》"小陈嘉玲"吴以涵、《大佛普拉斯》"高委员"陈以文、台影金牌配角纳豆、陈家逵;以及《粽邪》《女鬼桥》的编剧张耿铭。
这阵容,不说惊喜,但绝不出错。
本是今年备选的恐怖黑马之一。
但Sir看完,立马原谅了豆瓣4.9的低分。
就这成色,2天后鬼节它都不配来吓人。
(p.s.不是剧透的剧透预警,没有必要浪费你人生中的103分钟,放心滑到底乖)
01
鬼影生
若问华语恐怖片的一大亮点是什么。
相信发烧友们都会脱口而出:情。
特效恐怖,噱头禁忌。
但无论是什么样的故事,大多都会归到七情六欲。
因为足够内敛,所以需要投射。
而这,也是本片女主李春华(任家萱 饰)的故事。
单亲妈妈有多辛苦?
女儿重病、家中无财、孑然一身——与原生家庭近乎断绝关系。
书都没读完
你养什么小孩
你知不知道人家会怎么看你
OK,角色的人设立下。
按照往常经验,这时候该给到一些母女情深的细节,为后面转折爆发蓄力。
电影也不是没有。
超市打工、送外卖、晚上在家折纸盒——996福报的打工人脸上,总一副水肿消不掉的疲惫样。
妈妈这么辛苦,女儿沁萱(吴以涵 饰)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去。
小姑娘的日常只有两样:吃药,撞鬼。
你没看错。
妈妈
有东西跟着我
面对女儿的惊恐,你以为女主会一探究竟吗?
要不怎么是恐怖片。
非常套路地,女主理所当然地认为那是孩子的"作闹"。
可能会有观众好奇。
按照恐怖片套路,被吓的不该是主角,不信的反倒是炮灰啊?
不用担心,我们女主很快也撞鬼了。
你们懂的——
门突然开关。
"欢迎光临"和"谢谢光临"自动响起。
商品无缘无故掉落,冷冻柜被拉开。
灯泡闪烁间,恍惚跑过一个人影。
且不论这些手法有多么老套,咱就是说当一对母女被鬼魂缠身,该做什么样的反应呢?
没有报警、没有求助、没有祈神拜佛。
只有仿佛八点档般的矫情台词。
长大了
就不苦了
可不可以睡着了
就不要再醒过来
△ 撞邪欸拜托,真狗血也比这样的狗血管用好嘛
而如果你们还记得,这部片子叫做《头七》。
随着母女二人的塑料演绎,主线缓缓登场——女主的爷爷去世了。
爷爷是女主与家中决裂十几年后,唯一在乎的亲人,所以她必须回乡下,完成悼念。
(啊你既然在乎为啥这么多年都不care老人家)
而跟着小叔(纳豆 饰)的车回到老宅,李氏一族的成员也随着母女二人的视角缓缓出现。
他们跪在垫子上,顺着钟馗撞钵的声响无声扭头——看向我们。
相比鬼魂。
显然他们更不欢迎活人的回归。
02
伪民俗
当春华回到老宅后,电影给了这栋诡异的房子一大串镜头。
牌位莫名流血;
书房先辈们的遗照阴森黑白;
全家福上的爸爸突然"显灵"……
前
方
高
能
正当Sir被一连串没营养的jump scare糊弄时,母女俩也没闲着。
春华经历一连串惊吓后发现,房中空无一人,全家失踪。
沁萱和小叔聊天,得知他和自己一样缺少父爱——祖父只偏爱弟弟,也就是多年前将妈妈扫地出门的外公。
于是少年被放养长大,不爱读书的他选择学习巫蛊法术……
你学什么啊
变魔法
看到这,是不是猜到了。
是的。
其实李家一族早已被小叔灭门。
先前的一切,不过是假象。
而假象的来源,是法术。
原因、动机、契机……全是因为缺爱。
在小叔眼里,祖父对自己生而不爱就是最大的原罪。
他理所应当般的,连同自己的师弟钟馗,对李家来了一次"大清洗"。
而远在城市里的春华和女儿,便是最后的漏网之鱼。
(玛丽·肖:这我熟。)
或许有人疑惑,母女俩回乡下后的撞鬼是法术使然,那在城里的那些算啥?
电影给出的解释是:做梦。
是的,就是国产恐怖片最常用的那种。
但《头七》显然不满足于简单的装神弄鬼。
人家后期也玩真的。
从李氏一家人到刚刚殡天的老太爷,全族都是真·厉鬼。
为了打造出人、鬼、邪之间的鼎立之势——《粽邪》集体上吊、《招魂》"床戏"、《僵尸》同款白布……怎么经典怎么来。
将"致敬"玩到极致。
△ 温子仁&麦浚龙:你礼貌吗
气氛都烘托到这了,相信结局大家也基本有了谱。
解铃还须系铃人。
亲情局打亲情牌。
本来呢,女主发现小叔的阴谋,将其一石头砸晕后,是大好的逃生机会。
她却留在原地,抱起父亲的鬼魂哭丧——嗷的一嗓子,嚎得树林都在晃动。
然后……反派就醒了。
而最终决斗。
以外公(陈以文 饰)为首的一家子鬼,以爱之名,在最后时刻用鬼体挡住了小叔致命一击,大家一起烟消云散。
而另一头,祖父回魂,一招就解决了帮凶的钟馗。
原来"头七"不是闹鬼的契机,反倒是天降神兵的外挂。
电影的大结局更是奇葩。
女儿沁萱在医院醒来,被告知自己已经换了肾,重获新生。
而一转头的镜子里,鬼魂春华看着她,慈爱微笑。
△ 注意看,椅子上是没有人的
就是这么突然。
女主死了不要紧。
手术谁帮忙安排的?肾源是妈妈的还是叔叔的?巨额手术费哪里来的?秋华对春华为何怨恨?为什么会有女婿这一多余角色?
——统统没说。
而最后一个镜头。
沁萱看着屏幕前的观众,露出诡异表情。
原来,她早已被小叔夺舍,肉体成为他灵魂的宿主。
毫无征兆。
毫无预警。
强行反转。
导演你*。
故事到此结束。
整部电影从开始到结束,不仅节奏慢设定老,就连恐怖片最应该专注的惊吓点都无比单调——除了跳吓还是跳吓。
而看到最后,Sir最大的感觉只有俩字:浪费。
中国人的殡葬文化中,"头七"本是一件可大作文章的民俗禁忌。但显然电影只是点到为止,将全文最可能出彩的题眼,只用于"全家回魂"的一个借口。
最重要的亲情王炸,也随着剧情的粗糙逐渐摆烂——
春华作为"小花"的过去;小叔和钟馗的故事;家族后来的经历;书房遗照的隐喻……以及为什么明明死讯未到来,女主的噩梦中便已然出现了老人的鬼影?
逻辑悬空,下文失踪。
但电影也并非全无亮点。
最让Sir记忆深刻的,是一个细节。
在春华的记忆中,祖父曾将书房座钟的发条送给自己作为生日礼物。
那也是她从乡下逃到城市,保留的李家唯一一件物品。
在回到老宅后,她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重新为老钟上了发条。
这一举动,也为之后头七的午夜钟声,唤醒祖父的亡魂归来埋下伏笔。
而后她将发条挂在脖子上,利用它完成了自己最重要的一次反击。
借由发条一物,亲情和电影逻辑都有了一次短暂的着陆。
只可惜。
昙花一现。
终究孤木难支。
03真人祸
豆瓣上的一条高赞短评是——
在观看的时候,Sir有好几个地方都频频出戏。
因为Selina的演技,从头到尾只有两种。
一种是歇斯底里的哭喊,一种便是面无表情——厌世得像在大润发杀了十年的鱼。
放心这并不是Sir故意挑刺。
因为在采访中,Selina自己也表示,要完成导演要求的"恐惧的层次"。
——太难了。
她振振有词道:"平常你哭不也就只有同一种表情吗。"
好讨厌导演那时候跟我讲说
就是我恐惧还要有层次?
他说观众会看得出来
每一幕被吓你都是那个表情
于是这样的漫不经心,几乎贯穿在影片的每一个角落。
从情节的破碎、时间的混乱到特效的堆叠,所有人的目的都只有一个。
吓到观众就完事。
至于恐怖片最重要的故事、沉浸感与立意,不能说是尽心竭力,只能说是毫不相干。
这也是Sir的失望所在。
无论是卡司、制作班底乃至主演咖位,《头七》都不逊色于过去两年内的其他任何台湾民俗类恐怖电影。
就拿最近的《咒》来说。
导演柯孟融,之前堪称"烂片王"。
但在面对自己的恐怖处女作时,他依然动用了全部所能——特效镜头用了150多个,大黑佛母的脸做了20几个版本;
就连电影中那个短暂出现的新闻主播,也是太太本职出演,帮他顶上。
除此之外。
当然还有Sir提过的,华语恐怖片的强项,情感。
同样是表现母爱。
《诡丝》中运用了主配角的双线叙事;《咒》只用一个镜头——医院里,女主痛哭于女儿生命垂危,片刻后却转过脸来,正视着第四面墙之外的观众。
短短几秒。
便将她企图转移厄运的恶意暴露无遗。
无论是尺度、剧本设置还是最粗浅的人物表达,《头七》都是妥妥的不及格。
它就像是我们曾吐槽过无数次的那种国产恐怖片,扯最大的噱头,造最响的声势,闹最大的笑话。
以及电影中两个最明显的意象。
同样是想表达悬在半空的人心动荡。
他们眼盯着钟摆。
最后,却只拍出了上吊绳。
《头七》当然不会让Sir失去对台恐的期待。
可它的低分和差评,也是一种提醒,观众永远清醒。
当你试图偷懒,佯装侥幸。
那将看到最恐怖的回应——
"给爷整笑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助理:穿Prada的南瓜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3d65a8e9f0966527f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