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壁虎(Tokaygecko)的爪垫放大图。图片来源:Yi Song
撰文 | Jennifer Ouellette
翻译 | 范嘉豪
审校 | 孟凡琼
众所周知,壁虎十分善于攀爬。借助脚底细小的毛状结构,它们可以吸附在任何物体的表面上。近日发表于《生物学快报》的一项研究中,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与来自美国俄勒冈州、丹麦和德国的科研人员合作,利用高能同步加速器对这些绒毛结构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观察,发现在刚毛的直立方向上覆盖了一层超薄的脂质分子层。
壁虎的爪垫披覆着细小的毛状突起,这些突起被称为 " 刚毛 "(setea),每根刚毛又分叉成数百根更细的 " 铲状匙突 "(spatulae)。科学家早就发现,范德瓦耳斯力——两个偶极子之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在微观尺度上会变得极其显著。因此,当壁虎脚上的绒毛与墙壁和天花板非常接近时,绒毛分子和墙壁分子中的电子就会发生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吸引力,使壁虎在光滑表面上自由攀爬。虽然蜘蛛、蟑螂、甲虫、蝙蝠、树蛙和蜥蜴的脚大小不同,但都是借助这种力黏着在物体表面的。
左:壁虎的脚;中:壁虎脚趾上刚毛的扫描电子显微图,"sp" 标示了铲状匙突的位置;右:一根匙突的特写镜头。图片来源:(左)Bjørn Christian Tørrissen;(中,右)StanislasGorb/Kiel University
长期以来,科学家对壁虎及其特殊的脚趾保持着浓厚的研究兴趣。在 2013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University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的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干式粘合剂。这种粘合剂可以轻易贴在光滑的表面上,向前推时会变粘,向后拉时则会脱落,其设计灵感就是壁虎的脚趾。科学家在这种硅基粘合剂中制造了半圆柱形的纤维,其形状和角度变化带来了这种具有方向性的粘着力。推动粘合剂时,半圆柱形纤维的平面被下压,接触面积增大,粘合剂就黏着在了玻璃表面上;而拉动粘合剂,使半圆柱纤维的曲面朝下,接触面积就减小了,粘合剂从而轻易脱落。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的科学家在 2020 年探究了为什么壁虎的脚趾柔软多毛,却只会在一个方向上产生 " 黏性 ":把壁虎的脚往某一方向拉时,它的脚趾会牢牢吸住物体表面;松开脚时,脚趾则会向相反方向剥离,而这并不阻碍壁虎向任意方向灵活移动。研究还发现,壁虎可以调整自己的脚趾来侧身攀爬,速度和向上攀爬一样快。拥有多根脚趾也让它能吸附在湿滑或不规则的物体表面。不仅如此,这些柔软的脚趾还能帮助壁虎适应粗糙表面,接触物体的脚趾也可以改变方向来分担负载。
然而,科学家对壁虎爪垫表面,尤其是刚毛的化学结构依然知之甚少。在这篇近日的论文中,研究团队对这一方面,尤其是水在表面粘附力中可能存在的关键作用进行了更多研究。" 目前对刚毛的物理机制已有了许多认识," 该论文的作者之一,NIST 的物理学家切尔诺 · 杰伊(ChernoJaye)说," 而我们现在更好地了解了刚毛的分子结构 "。
NIST 物理学家丹 · 费希尔(Dan Fischer, 左)和切尔诺 · 杰伊(右)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rookhaven NationalLaboratory)的同步加速器显微镜旁。图片来源:C.Weiland/NIST
论文作者表示,近期的研究已经发现,在壁虎的脚印和爪垫的大量刚毛中存在某种疏水性的脂质分子(这也存在于爬行动物的表皮上,以类似砖墙的图案排列)。NIST 所使用的同步加速器显微镜非常适合观察这种分子结构,因为它不仅可以识别出三维物体表面的分子,还能精确地显示出分子的位置和方向。
研究人员推测,这层约 1 纳米厚的脂质薄膜或许可以排开铲状匙突下的水,使匙突与物体表面充分接触,从而帮助壁虎在潮湿的表面上保持抓力。此外,刚毛和铲状匙突由角蛋白构成,类似于人类头发和指甲中的蛋白质。研究发现,角蛋白纤维的排列方向与刚毛方向一致,这或许增强了刚毛的抗磨损能力。
壁虎脚上铲状匙突的结构示意图。绿色的片状物代表角蛋白,灰色的曲线代表脂质分子。图片基于 NIST 同步加速器显微镜的数据。(图片来源:MarianneMeijer/Kerncraft Art & Graphics)
很多过去的发明都受到了壁虎脚的启发,如前文所提到的干式粘合剂、附有人造刚毛的黏力攀爬机器人等。杰伊等科学家认为他们最近的研究可以应用于新的产品设计,例如可以粘在潮湿表面的 " 壁虎靴 ",或者能帮助抓握潮湿工具的 " 壁虎手套 " 等。
" 壁虎脚的系统最震撼我的地方就是从宏观到微观,甚至是在分子层面上,所有方面都得到了完美的优化," 论文的作者之一,来自德国基尔大学(Kiel University)的生物学家斯坦尼斯拉夫 · 戈尔(Stanislav Gorb)说," 这或许可以帮助仿生学工程师找到下一步的方向 "。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3c3238e9f097de110ed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