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地球到底有多热?日前,据媒体报道,今年 7 月,北极圈的温度飙升至 32.5 ℃,当地人都穿着短袖在冰上打冰球。这样的高温,也让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冰盖加速融化,引起许多人的担忧。北极熊等动物怎么办?会对全球沿海地区造成多大影响?此外,今年全球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天气,这与北极的罕见高温背后是否有联系?针对上述问题,现代快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极地地区气温上升速度是全球其他地区的 2 倍左右
今年夏天,全球多地出现高温天气,许多地区创下历史新高。7 月 12 日,江苏省气象台发布了高温红色预警,这是近五年来的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上一次发布还是在 2017 年。
北极圈的温度一度飙升至 32.5 ℃,覆盖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的冰盖也在加速融化。7 月 15 日至 17 日,格陵兰岛每天流失的冰量多达约 60 亿吨,足以填满 720 个奥运会规模的游泳池。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北极圈应该是冰雪覆盖的地区,在冰山前穿着短袖,这太出乎意料了。其实,这不是北极圈第一次出现极端高温天气,2021 年世界气象组织确认,2020 年 6 月 20 日西伯利亚维尔霍扬斯克监测到 38 ℃气温,创北极地区新的高温纪录。
" 这也从侧面说明,北极地区极端高温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洋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北极的高温一直都受到全球科学家的关注,特别是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北极地区的增温速度比其他地区都要快很多。" 北极地区的增温是全球平均增温速度的 2 至 3 倍,北极地区对全球增温的反应特别敏感。"
为什么北极地区的增温速度会这么高?杨洋解释,其中一个原因是温度和海冰之间的正反馈效应。" 海冰原来是反射太阳辐射的,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本用于反射太阳光的海冰加速融化,反射率变低,加速太阳光的吸收,使得当地气温更暖。"
此外,另一个原因则是中纬度地区的人类活动、自然变化等都会影响极地气候。杨洋指出,太阳一般照射在低纬度地区,然后能量通过海洋和大气,从低纬度向高纬度的两极进行传输。" 如果中低纬度的能量传输被改变,北极的温度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杨洋特别指出,不仅是北极地区温度在变暖,南极地区也在持续变暖。" 这两年南极海冰的覆盖量也出现了历史较低点,南极、北极增温速度都很大。"
北极地区的一些永久性海冰融化,北极熊生存环境更恶劣
那么,北极的极端高温会持续很久吗?未来是否还会出现高温天气?针对这些问题,杨洋解释,这样的极端高温是偶然事件。
" 每年夏季,北极地区的海冰都会融化,但是融化的量并不一定。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融化量会更多,一些永久性的冰都融化了,这在以前是不会融化的。" 据悉,北极圈的范围包括格陵兰岛、北欧和俄罗斯北部,以及加拿大北部。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报告,2019 年格陵兰岛冰盖融化了约 5320 亿吨,直接导致全球海平面永久上升达 1.5 毫米。
过去数十年,格陵兰岛冰盖融化对全球海平面上升贡献占比达 20-25% 左右,若全球变暖趋势继续,到 2100 年这一比例或将达到 40%。如果格陵兰岛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 7.5 米。
" 这个数字非常可怕,可能会造成很多陆地被淹没,对我们的能源、食物等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也会让台风、海啸、暴雨等自然灾害更频繁。" 不仅如此,杨洋指出,作为北极地区生存的重要物种北极熊,由于常年生活在海冰上,如果海冰融化,北极熊的生存环境也会更加恶劣。
地球内部变率影响,明年并不一定会出现持续性高温
那么,北极地区的高温与全球多地的高温有什么联系?这样的高温天气是否会持续下去?对此,杨洋解释,除了全球变暖这一因素,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了地球内部的变率影响。" 大气有个‘振荡’,有些年高温,有些年低温,今年和明年也有可能大不相同。"
江苏省气候中心副主任项瑛解释,在北半球副热带地区上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大西洋高压带和伊朗高压均阶段性增强,由此形成大范围的环球暖高压带。在暖高压带的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有利于地面增温,加之在大范围高压带的作用下,空气较为干燥,不易形成云,也使得太阳辐射更容易到达地面,导致高温频发,且强度较强,进而造成江苏多地出现持续高温热浪事件。
" 这是一个较为极端的情况,大概率不会年年出现,只偶尔发生在部分年份。" 杨洋预估受地球的变率影响,明年温度不一定会这么高。
杨洋补充说,但是叠加全球变暖的大背景,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据相关研究显示,2000 年以前,北极地区很少出现高温天气,但是 2000 年以后频率就增加了,这也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排放了更多温室气体。"
此前,杨洋团队研究表明,中纬度地区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会使得北极地区增温。另一方面,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会通过风和大气环流输送到北极地区,这些颗粒物就会沉降在冰雪表面,降低地面反照率。
" 以前我们看雪山是白色的,近年来看雪山,发现并没有以前那么白。" 杨洋指出,白雪可以反射太阳光,但颗粒物沉降以后会吸收太阳光,使得冰雪进一步融化。 " 因此,我们还是要控制温室气体及污染物的排放,坚持碳中和目标,才能逐渐地缓解北极地区变暖以及全球范围极端事件的发生。" 杨洋说。
现代快报 + 记者 李楠 实习生 白雪 徐珂
(编辑 魏如飞)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ea79d49e780bf92c001d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