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开始火了。
国产片盼这把火太久——《流浪月球》。
正式上映 9 小时候票房破三亿,首映日放映场次破国产片记录,票房预测有 20 亿的,有 50 亿的,甚至有 70 亿 ……(文章前两天写了:。)
但今天,Sir 想说说另一件事。
在这个夏天,它们掉入冰窖。
漫展。
在全国各地,正在因不可抗力延期、取消 ……

很多满怀期待的动漫迷,期待瞬间落空。
但也有人拍手叫好——
" 干得漂亮 "" 活该 "。


动漫和二次元可能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变局。
事情,又是怎么一步步走到这一步的?
01
问题最先出现在" 夏日祭 "这项活动头上。
7 月 17 日,本应该在南京举办的夏日祭活动,在一片抵制声中紧急叫停。

那这是个啥活动呢?
根据取消前的宣传来看,夏日祭是一种日本文化体验活动。

夏日祭是日本一项传统节日,类似中国的游园,庙会。
" 祭 " 在日语里相当于节日、庆典的意思,比如电影节就是 " 映画祭 "。

但在中文里," 祭 " 就有了另外的联想。
加上举办地点在南京,很多网友更不答应了。
认为这是 " 文化入侵 "," 民族情感 " 上不能接受。

首先被质疑的是办过多次的南京夏日祭。
随后,版图逐渐扩大。
而且逐渐发展出了玄学解释——
看,全国各地举办夏日祭的城市连起来,是一张日本地图!这是日本在用风水布阵!


也就是说,不仅南京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不适合办夏日祭。
就连全国各地的夏日祭,也被解读成日本在暗搓搓地摆阵,想要卷土重来。
但紧接着,事态就扩张了。
" 不能在南京办?那别的地方就可以?"
" 文化渗透需谨慎,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许办。"

像一场蔓延的风暴,各地跟 " 夏日祭 " 三个字沾边的活动全部取消。
酒店、展馆迅速与主办方割席,称没必要赚这个钱。

其实很多的 " 夏日祭 " 并不是要复刻这个日本的节日,只是一些小地方的漫展,为了名字起得更加特别和有异域风情一些,就用了 " 夏日祭 " 来取名。
就跟你的城市里有个叫 " 塞纳河畔 "" 诺丁山 " 的楼盘,是差不多的意思。
但现在," 夏日祭 " 三个字不引流了,只会引雷。
于是很多漫展开始割席,取消 " 夏日祭 " 的名字——
" 支持取消夏日祭,禁止打着漫展的旗号搞夏日祭。"
" 我是支持漫展,但我反对宣扬日本文化。"


漫展和夏日祭并非一回事。
一个是动漫展览活动,一般不会设置大型和风布景。
一个,是日本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有问题的,整改取消。
按说,这场风波应该在夏日祭取消后也就停止了。
但好像没那么简单。
有些东西一旦发动,就开始不受控制地发展。
夏日祭失火,殃及到漫展了。
02
截止 7 月 27 日,B 站显示收到波及的漫展已经超过 60 个。
这其中很多都和 " 夏日祭 " 无关。
" 漫展 "," 二次元展 "," 游戏嘉年华 "……


△ 微博 @御座的黄山
为啥?
因为不叫 " 夏日祭 ",里面也可能有日本的动漫元素。
那没有日本元素的呢,OK 吗?
毕竟现在很多漫展,已经融合了很多元素,你可看到国风、国漫,也有美国动漫。

△ 广州萤火虫动漫嘉年华
但这也不保险。
微博博主 @老湿爱吃肉包 发图文称,一位漫展主办方的朋友向他抱怨,他们被热心群众举报,而举报的理由是,漫展是日本来的。
因此,为了能够举办,他们不得不加紧取消原有的一切日本元素,包括和服,高校 logo 等等,一时措手不及。

从单纯对 " 夏日祭 " 的质疑。
扩大到了对漫展上一切日本元素。
比如没有了和服、樱花。
那日漫人物算不算,JK 算不算?
甚至不只是漫展。
还有像日料。
一开始,有人质疑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附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日料店。

好吧。
在这么沉重的地方,避一避嫌。
但接着有人问,南京会什么会有日料店,是忘记了历史吗?
范围还在一步步扩大,上海、东北 …… 好像每个地方的日料店都是原罪。

这就已经不是在就历史讨论历史了。
而是预设立场,有没有所谓 " 日本元素 ",都成了肚子里的一碗凉粉。
每一个外来的文化存在,好像都是文化入侵。
但文化又不可能不交流传播。
哪怕你不看日本动漫,在星爷的电影里,是不是也见过了 JK 制服。

哪怕你只听国乐,许多乐器都是从异域传来的。
唢呐本是波斯乐器,唢呐这个名字就是古代波斯诺 Surn ā 的音译;箜篌在汉朝时由波斯传入我国;扬琴是明朝末期由波斯传入 ……
哪怕你不学外语。
" 自由 "、" 民主 "、" 科学 "、" 主义 "…… 都是先被日本翻译,然后引入中国的。
如果剔除一切 " 文化渗透 ",只允许 " 纯正 " 的文化。
那我们今天还能够正常生活吗?
这个问题反反复复出现,被谈论过太多次。
也早就被说透。
97 年前,鲁迅先生在《看镜有感》中已经写过——
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
但是要进步或不退步,总须时时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异域,倘若种种顾忌,各种小心,各种唠叨,这么做即违了祖宗,那么做又像了夷狄,终生惴惴如在薄冰上,发抖尚且来不及,怎么会做出好东西来。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还需要鲁迅。
03
今天的网络环境,最大的各一个特点就是,无法预测。
你不知道下一个被抛出来的问题是什么。
甚至有时候也不明白,这究竟有什么问题?
很多以前习以为常的现象,今天都成为了高危雷区。
不能回头看。
回头看,有些事情放在今天不可设想。
想起 2005 年,巩俐、章子怡、杨紫琼三个顶流的华语女星,出演了《艺伎回忆录》。
在今天,会被封杀吗?

今天一个突出的现象是——
越来越要求" 文化纯洁 "。
很多人的说法是," 文化入侵 " 越来越严重,再不及时制止,会毒害下一代。

可问题是,谁是 " 下一代 " 呢?
今天的我们,是上一代人的下一代吧。
可是上一代人接纳的日本文化,反而是比今天更多的。
《阿信》《血疑》《排球女将》风靡全国,今天还有那个日剧能有这样的传播度?



当年的亿万少女,都在为一个叫高仓健的酷男人疯狂。
今天这种国民级的日本 idol 在哪,顶流不全在内娱?

当年的《聪明的一休》《阿童木》《蜡笔小新》《哆啦 A 梦》《圣斗士星矢》《神奇宝贝》,承包了无数人的童年。
今天一个经典问题是:当年没有网络,80、90 后是怎么看日本动画的?
有没有一种可能,动漫是在电视上播的 ……


另一个现象是。
大家越来越不加以区分文化和政治。
常常,这两者被混淆来看。
比如今天在漫展上被当做罪证一样搜查的樱花元素。
赏樱就代表 " 精日 " 吗?
别忘了,今天国内有些著名的樱花景点,就是当年中日建交时种下的。

△ 武汉大学樱花节
这樱花的背后,到底象征着日本侵略,还是象征着两国人民向往和平的未来?
还有日本神道教中的神社、鸟居等元素。
成为一些人口中就等于军国主义,不可接受。


可是同样在南京,1996 年建立的江苏福冈友好樱花园,花园里种植了四千多颗樱花,还有一座日式鸟居。

这个花园,是当时为了纪念 92 年开始,江苏省与日本福冈县结好而修建。
至于神社,我们过去看动漫时也并未质疑过。
《犬夜叉》中阿篱的家就有个祖传的神社,她每次穿越也是通过神社的古井。

就说前几年,在中国上映过的《你的名字》。
女主同样也是神社的继承人,最后成功交换身体,是通过在神社酿的口嚼酒。

难道是过去,大家都没有民族感情吗?
好像也不是。
12 年因为钓鱼岛发生过的反日游行。
17 年,日本有酒店放置否认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历史的书籍,帝吧出征导致酒店官网瘫痪。
但在过去。
这两件事在很多人脑子里是可以自洽的——
一方面,讨厌小日本。
另一方面,对于日本的动漫也照看不误。

文化的归文化,政治的归政治。
一码归一码。
接受对方的文化,不代表改变自己的立场。
但今天,这两者好像不允许被区分了——
你接受了文化,就是立场有问题。
去年,一名女子穿着和服到核酸点测核酸,结果被劝返。
视频发上微博后很多人说她忘了好日子怎么来的。

但其实,她只是附近日料店的一名工作人员,中午抽空出来做核酸,没来得及换衣服。
和服,相当于她的工作服。
话说回来,就算不是工作服,自愿穿日本服饰上街,不能被允许吗?
去年国庆期间,很多城市趁着假期举办漫展。
有 coser 身着动漫里的服饰出现在公共场合,结果遭到辱骂攻击。

感兴趣日本文化,二次元,都能成为被骂的理由。
就是非要把人推到 " 其心可诛 " 的境地。


现在有的人也是越来越想不通了,或者是干脆不愿去想了。
喜欢日本的文化好像就和 " 精日 " 画上了等号,等于崇拜日本,贬低中国,甚至是宣扬军国主义。
判定一个人是不是敌人的标准在简化。
就只停留在穿了哪国的衣服,喜欢哪国的文艺,是不是说了外国人好话这样的层面。
就像莫言 2004 年受邀和中日代表一起到日本观光时,写的游记《北海道的人》。
赞扬了一下当地村民的淳朴善良。

结果呢。
" 认贼作父?"

甚至对莫言已经有了新的昵称——
" 莫桑 "。

外在的服饰文化。
对异国普通民众的友好。
在今天都带上了恶意。
但这些,就能判断一个人的品质吗?
有人也说了,这是矫枉必须过正,就是宁可错杀不能放过。
那这一波波的下来,倒霉到底是谁呢?
是被疫情冲击后急需回血,又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漫展从业者。

是买好票,请好假,想去看展的二次元爱好者。
是准备参展,搞搞交流的国漫。
怎么,都是自己人?
怎么,连自己也没逃过?
从一开始的南京,到全国。
从 " 夏日祭 ",到一切漫展,乃至日本二次元、传统服饰、日料 ……
界线,越来越模糊。
标准,越来越难以预测。
在宽泛的打击面下,很多事情或许难以解释清楚,只好选择放弃一些原本热爱和坚持的东西,就像今年,很多漫展不得不改了名字,甚至不得不停止举办。
只是你不知道,究竟要放弃多少。
才能换来稳稳的安好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M 就是凶手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e403b38e9f090ce67b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