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留言有几个朋友问小狮子,在选大户型的无线组网方案的时候,商家或者装修弱电公司给他们推荐的方案里,提到了一个新词叫 "AI 漫游 ",不知道这是装修公司和商家的噱头,还是真的比传统的 Mesh 或者 AC+AP 漫游方案更加智能?今天小狮子就来讲讲这个 AI 漫游。

传统漫游搞不定,才有 AI 漫游
首先回答他们,AI 漫游这个技术,真的存在。
但是,也要注意,某些商家和施工单位,有把传统的 " 智能漫游 " 和 AI 漫游混为一谈,抬高价格的行为,因此各位在选择组网施工供应商的时候,也需要仔细分辨。
首先我们从技术层面说说传统无线漫游和智能无线漫游。
传统无线漫游指无线终端在移动到两个 AP/ 路由器覆盖范围的临界区域时,终端与新的 AP/ 路由器进行关联,并与原有 AP/ 路由器断开关联,且在此过程中保持不间断的网络连接。简单来说,就如同手机的移动通话功能,手机从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移动到另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时,能提供不间断、无缝的通话能力。

传统无线漫游原理
而在技术层面,传统无线漫游一般包括触发(感受信号低阈值,启动信号扫描)、扫描(扫描可用信号强的新网络接入点)、选网(基于扫描到的接入点信息,选择一个接入点作为漫游目标)、切换(终端选择自己支持的切换方式接入有效接入点)。
目前来说,普通漫游、和 802.11v 方式漫游方式是最为普遍的,在传统 " 桥接 " 组网中,普通漫游为主。在 mesh 网络中,主要采用 802.11v 协议方式漫游。
而智能漫游呢?
从传统漫游的流程可以发现,漫游是由终端设备发起的,因此也被称为终端主动漫游。但是,有些设备,比如中低端手机和平板,漫游主动性较差,它们会 " 坚持 " 关联在最初关联的 AP/ 路由器上,即使随着设备的移动,与最初关联的 AP 距离很远、信号很弱,还是不漫游到信号好的路由器上面去,被称为粘性设备。
粘性设备的问题,只能从 AP 端解决,这就是智能漫游出现的原因。它能够以终端设备理解的方式引导设备漫游,相比设备主动漫游而言,这种漫游更加智能。

目前主流的 AC 或者 mesh 路由器大多已经支持智能漫游
目前的智能漫游虽然在支持 mesh 的路由器,以及 AC+AP 方案的 AC(无线控制器)里开始普遍支持,但页存在一些影响网络质量的问题:
比如在触发阶段,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主动触发漫游的阈值是不一样的,但设置引导终端漫游时通常采用固定的信号强度(简称 RSSI,见上图)阈值方式,没有考虑不同设备漫游 RSSI 阈值的差异,会导致漫游时网络质量不佳。举例来说,笔记本、平板和手机在移动中,信号阈值的下降程度就肯定不一样。
另外,当设备经过存在遮挡的区域(如走廊拐角、钢筋承重墙后),AP 的信号强度会降至很低,触发漫游。然而此时整体无线信号很差,再进行扫描、选网和切换的漫游过程,导致设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体验都很差。
类似的问题,在扫描、选网、切换等几个阶段,都会出现。这时候就需要更加智能的漫游管理,也就是 AI 漫游了。
AI 漫游有什么优势?
和传统漫游、智能漫游相比,AI 漫游对设备端的识别以及漫游操作的判定就更加智能化了,不少产品是真的引入了 AI 机制来学习、判断终端的设备类型、移动趋势,并综合评估选择更加合适的 AP 接入点(群),保证用户在连续移动的时候,信号体验能够更加连续、良好。
具体到漫游的几个环节,它的优势就体现在:
和智能漫游相比,AI 漫游具有如下优势:将终端漫游的触发提前,避免了设备在信号陡降时再触发漫游,导致较长一段时间内体验比较差的问题。


AI 经过多次学习结合 RSSI 信号阈值陡降特征,识别出拐角地形,提前进行漫游
通过设备的下行信号测量能力和 AP 的协同扫描来判断终端的运动状态,提前预测终端可能的漫游轨迹,减少了不必要的漫游切换。

在空旷大厅里运动,AI 识别后,尽量减少漫游切换
识别不同类型设备漫游行为,为不同类型的终端建立设备漫游策略画像,通过 AI 学习设备能够被漫游引导成功的条件,作为后续同类型设备漫游引导的判断条件,提高了引导漫游的成功率。
提前识别最佳漫游 AP,根据终端位置和终端画像信息提前识别出可以成功漫游的最佳 AP,减少了终端切换 AP 的时间。

AI 漫游识别最佳 AP 并指挥漫游的技术过程
如何看出产品是否真正支持 AI 漫游?
第一个方法当然是咨询具体产品的厂家客服工程师,他们会给出肯定的答案。
第二个就是看支持的频段。AI 漫游功能需要 AP 第三独立扫描射频的协同扫描,所以支持三射频的产品一般来说至少具备支持 AI 漫游的功能基础。
第三则是看支持的协议。我们知道要支持智能漫游,路由器或者 AP,以及终端设备必须支持 802.11k/v/r 协议,而如果是要支持 AI 漫游,则需要终端支持 802.11k 或 802.11h,并支持 802.11v。

华为的 AIrEngine 系列就是典型的支持 AI 漫游的产品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e153f3b15ec05b17305f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