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们只用一个月就“送走”了这么多互联网产品

前沿科技 3年前 (2022) 虚像
1 0 0

文 | 陈梅希 星晖 弋瞳

编 | 园长

最近 1 个多月," 告别 " 我们的互联网产品有点多。

2022 年 7 月 25 日,90 后、95 前的大学生都用过的 " 青春回忆 " 中国移动飞信宣布即将停止服务;7 月 12 日,运营了 20 多年的 " 国内电商第一站 " 易趣网公告将停止运营;6 月 15 日,整整两代互联网用户都用过的 IE 浏览器也宣布停止更新 ......

2022年,我们只用一个月就“送走”了这么多互联网产品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已经习惯了一次次向曾经熟悉的产品告别。那些用户曾经以为永远都会用下去的产品,也许在接下来的几年急转直下,最终成为时代的眼泪。

也有的产品也许在肉眼可见的几年之前,就呈现出明显的颓势。结局早已写好,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分别的时刻竟然来得这么快。

" 收到请回复 "" 再发一遍,防抽 "......

90 后(特别是那些 1995 年以前出生的)刚上大学时,大多都收到过辅导员或社团负责人发来的飞信消息。在短信和流量资费都很昂贵的 2010 年前后,可以免费群发信息,且 PC 端和手机端联动的飞信,简直是班主任和学工人的救星。

2011 年,又又大学入学,大一时,系辩论队领队经常用飞信给社团成员发消息,通知大家讨论时间和地点。大二时,她开始担任系辩论队的领队,继续也延续了用飞信通知队员的传统。" 我对飞信的感情还是蛮深刻的,还经常改飞信签名表达自己的心情,我记得有个签名是苏打绿的歌词,‘我摊开心中愁你只见眼前秋’。"

那句话取自苏打绿 2013 年发布的专辑《秋:故事》,把 12 首歌歌词的最后一个字拼凑起来,就是又又飞信签名里写的那句。

但飞信的辉煌时代极其短暂,它更像是昙花一现,或是某种历史潮流的预言。前有人人网,后有微信,很少有人记得在即时通讯领域,背靠中国移动的飞信也曾在巅峰期拥有过接近 1 亿日活用户。

从 2007 到 2011 年微信问世,飞信比微信早出发整整四年,但在这四年间,飞信始终只支持中国移动使用,而将联通、电信用户拒之门外。这种限制的存在,是因为中国移动原本将即时通讯作为一种增值服务,是从联通和电信手中争夺用户的砝码。

一直到 2012 年 7 月,飞信才向联通和电信用户开放注册,解决跨运营商通讯问题。但这一年,微信已经接连完成注册用户破 1 亿和破 2 亿两个大关,并在一年后斩获 6 亿注册用户和 1 亿日活用户,超越巅峰期的飞信。

时机稍纵即逝。中国移动想用飞信作为砝码和同行竞争,却最终错过了制造即时通讯巨无霸产品,掌握中国最大流量入口的时机。

互联网产品界的成王败寇同样残酷。经历多次转型后,飞信没有等到新的机会,2022 年 7 月 25 日,中国移动宣布公告,宣布调整和飞信业务,自 9 月 30 日开始停止提供该服务。

天天快报是这款产品 2019 年 9 月以前的名字。2019 年,腾讯 PCG 内部将天天快报、QQ 看点、QQ 浏览器等信息流产品整合为腾讯看点的统一品牌,并视其为整合信息流产品资源,推动信息流业务发展的重要决策。

2022年,我们只用一个月就“送走”了这么多互联网产品

天天快报宣传图,图源网络

曾在天天快报团队工作多年的孙学礼称,在腾讯内部,天天快报是一个早就被放弃的产品。"FCC(信息流与内容社区业务线,作者注)内部很早放弃这个产品了,应该是 20 年。后来重心来回摇摆,起初(重心在)QQ 看点,后来(重心在)QQ 浏览器。"

QQ 看点过去长期占据 QQ 移动端底部导航栏的重要入口,曾一度是腾讯图文信息流的重要产品,如今,在天天快报停止服务之际,QQ 底部导航栏入口的位置也让给了名为 " 小世界 " 的交友功能。曾经通过整合天天快报、QQ 看点、QQ 浏览器信息流而成的腾讯看点,如今也只剩 QQ 浏览器尚在正常运营。

2022 年 6 月 17 日,腾讯看点快报 App 发布公告称,快报 App 于 2022 年 7 月 18 日正式停止运营。

在众多时代眼泪中,IE 浏览器无疑是最古老的那一滴,堪称时代眼泪陈酿版。

当代年轻人怀念旧时光时,喜欢唱朴树的《NEW BOYS》,里面有一句经典歌词:" 穿新衣吧,剪新发型吧,轻松一下 Windows 98。" 而 IE 浏览器的诞生,比少年朴树用的系统还早一个版本。1995 年 8 月,微软发布操作系统 Windows95,IE 浏览器是该系统的默认浏览器。

三年后,当 IE 浏览器横扫全球市场,成为市占率第一的浏览器时,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还在硅谷当一名普通的员工,谷歌创始人拉里 · 佩奇和谢尔盖 · 布林还在斯坦福学生宿舍里捣鼓他们的搜索引擎,即将搬去那个著名的车库。

尽管如今我们为 IE 浏览器最终关停的结局而唏嘘,但放置在更长的时间线里,它算得上互联网产品中的常青树,很少有产品可以像它一样拥有超过 25 年的生命线,跨过新世纪的门槛,从 PC 时代开始,一路见证移动网络的普及和智能机的崛起。

更何况,它在几代人的生命里都曾留下过不可磨灭的印迹。

2003 年,IE 浏览器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超过 95%,浏览器这个概念,几乎和这个蓝色的 e 字是等价概念,一代中国中小学生都在双击这个字母后获得更广阔的世界——在翘首期盼的信息技术课,穿好防静电鞋套进入电脑教室,趁着老师没有操控全部电脑时,点开 IE 浏览器搜索喜欢的球星或是打开 4399 玩黄金矿工。

21 世纪进入第 2 个 10 年,IE 浏览器逐渐因为加载速度缓慢、崩溃率高等问题,被新老用户抛弃,成为搞笑梗里的背景板。

2022年,我们只用一个月就“送走”了这么多互联网产品

IE 浏览器梗,图源网络

IE 是 Internet Explorer 的缩写,因特网探索者,无论对当年还是当下,都是一个很浪漫的名字。IE 的航程到站了,但因特网探索者们不会停下脚步,换上新衣,剪新发型,会有更好用的工具承载新一代人探索世界的愿望。

小而美,太难了。

2022 年 6 月 30 日,VLOG 社区和剪辑软件 VUE 宣布将于今年 9 月 30 日停运。目前已经停止注册、会员充值服务,部分客户端功能也关闭,各大应用市场也已经查找不到这款 APP 了。

2016 年 VUE 横空出世,创始团队三位主创以及大部分员工来自豌豆荚。创始人邝飞在创业之初就打算做 VLOG 社区," 打造手机用户首选的视频创作和分享平台,目标就是成为中国视频版的 Instagram。"

当时短视频和直播的模式还在探索阶段,市场上相关产品不计其数,美拍、秒拍、小咖秀、快手在自己的细分赛道中各有所长。美拍主打美颜,小咖秀是搞笑社区,秒拍作为微博视频的剪辑工具与其紧密相连,快手的草根属性极强,拥有广阔的下沉市场。

VLOG 是 Video Blog(视频博客)的简写,其实就是记录个人生活的视频日志。一开始,对于 VLOG 的玩法,大多数用户并不熟悉,甚至还有很多人对于 VLOG 中 "V" 的读法争来争去。后来以欧阳娜娜为代表的一众明星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穿搭、旅行 VLOG 将这种模式带火,2018 年 12 月,VUE 总安装用户突破了 1 亿。

这也得益于 VUE 在一众同类型软件中找到了自身的差异化。首先作为剪辑工具,它改变了剪辑的思路,用户可以将一段视频拆分成几段拍摄,最后将分段拍摄的视频拼接在一起就完成了。此外,VUE 的滤镜、配乐、转场都十分具有电影感,并且 APP 的界面配色以蓝白黑三色为主,简洁清爽,受到女性用户喜欢。

然而随着抖音崛起、快抖各占短视频半壁江山,留给 VUE 的市场份额不多了。2020 年 9 月,腾讯用 5000 万美元现金将 VUE 全资收购。不久后腾讯低调上线了一款短视频剪辑工具——秒剪。

或许在那时,VUE 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绝大部分网购者,都没用过 " 古早 " 的易趣网。如果不是它宣布关停,人们也不会想到它曾经是中国第一大电商网站。

2022 年 7 月 12 日,易趣发布公告称,由于公司运营策略调整,决定停止平台运营,关闭易趣网站。一个月之内,易趣网将关闭网站所有商品、商铺的交易功能,关闭易趣网用户注册、登录、充值功能,关闭网站服务器。

至此,昔日中国第一大电商网站,存在了 23 年的电商老大哥彻底淡出历史舞台。

1999 年 8 月,邵亦波和谭海音从哈佛商学院毕业回国,在上海一间两居室的民居里创立易趣网,主营电子商务。2002 年 3 月,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美国 eBay 给易趣注资 3000 万美元,一年后以 1.5 亿美元收购易趣。强强联手后,易趣网一举成为当时拥有 80% 市场占有率的 C2C 巨头。

2004 年 9 月,易趣网与美国 eBay 平台整合,拓展至全球、用户量破亿;同年 10 月,推出 " 安付通 "。2005 年 1 月,易趣注册用户突破 1000 万,这在当时的中国的网络交易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价值;同年,周杰伦首次参与外形设计的 MP3 播放器也放在 eBay 易趣上拍卖。

然而,淘宝成立后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坚持走国际化路线的易趣明显 " 水土不服 ",一再错过指数级爆发的风口,在与淘宝的斗争中落败。2006 年,易趣的市场份额已下滑至 29%,近七成的市场份额由淘宝所有。到 2012 年第二季度,淘宝占据 95% 的 C2C 网购市场,而易趣的份额已降至 0.01%。

易趣也曾试图在淘宝的本土攻略中另辟蹊径,比如 2010 年推出海外代购业务,为用户提供美国购物网站的商品代购,但收效甚微。此后,随着 eBay 退出中国市场,易趣也被转移到 Tom 集团手中,并逐渐淡出大众视野。

2014 年 2 月,蜜芽宝贝脱胎于淘宝,创立了自己的官网,并正式转型为进口母婴品牌限时特卖商城,次年 7 月更名为 " 蜜芽 "。

2022年,我们只用一个月就“送走”了这么多互联网产品

此后,蜜芽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先后获得五轮融资,累计金额约 20 亿元,甚至还创下母婴电商单笔最大融资纪录。只可惜,蜜芽的融资之路停留在了 2016 年 10 月,此后蜜芽再也未公布任何融资进展,而这被外界视为蜜芽败退的主要原因。

不仅融资之路困难重重,蜜芽本身也风波不断。2019 年,蜜芽还曾陷入 " 传销风波 ",蜜芽会员体系共分为 Plus 会员、铂金培训师和钻石服务商三级,会员若想升级需完成一定的业绩指标和拉新指标,完成后蜜芽也会给予一定金额奖励。而这种 " 拉人头式 " 的会员体系,一度让蜜芽被认为是打传销 " 擦边球 "。

不仅如此,蜜芽产品整体价格偏高,且常被质疑假货,据《2021 年度中国母婴电商消费投诉数据与典型案例报告》显示,根据投诉量从高到低排列,蜜芽居于母婴电商榜首,获 " 不建议下单 " 评级。

2020 年蜜芽将目光放在了直播带货上,刘楠的 " 楠得好物 " 实现了 4000 万的销售额,并成为了母婴品类带货成绩最高的主播。直播过程中,蜜芽自有品牌兔头妈妈甄选表现亮眼,其中兔头妈妈甄选纸尿裤销售了近 9 万单,贡献了该场直播总体收入中的 1540 万元。

基于直播带货的试水,让蜜芽看到了自营品牌增长的可能性,而蜜芽早在一年前就与兔头妈妈做了拆分,现为两家完全独立的公司。

目前来看,关停 APP 或许是蜜芽自救的最后一跃。减少独立平台的运营成本,集中精力和资源发展直播电商和自有品牌是公司短期内的前进方向。

7 月 5 日,腾讯旗下 App 掌上 WeGame 运营团队发布 " 掌上 WeGame 退市公告 " 称,掌上 WeGame 产品(包括掌上 WeGameApp 端,WeBiBi 微信小程序以及 WeBiBiH5 版本)从 7 月 5 日起停止新用户注册,并将于今年 9 月 8 日 23 时 59 分关闭服务器,正式终止运营。

2022年,我们只用一个月就“送走”了这么多互联网产品

图源掌上 WeGame

作为 WeGame 的移动端工具,掌上 WeGame 自上线以来有过相当多样的功能类别,包含商店、咨讯、社区、助手、直播等等。但与 " 大杂烩 " 功能相对的另一面,却是可有可无的模糊定位。

相较于小黑盒等第三方工具,掌上 WeGame 受制于商城背景,能为用户提供的购买选项和衍生服务有限。客观地讲,作为游戏商店的 WeGame 本就无法与 Steam 等平台相抗衡,这无疑会导致掌上 WeGame 和第三方工具竞争时先天地处于劣势地位。

相较于桌面端,掌上 WeGame 又缺失了《英雄联盟》游戏启动器这样的招使用场景。更不幸的是,掌上 WeGame 不仅无法沾桌面端的光,还额外负担了桌面端强制引来的玩家恶评。

至于历史战绩和赛事资讯等信息查询功能,带有平台色彩的掌上 WeGame 也不比单款游戏的垂直助手做得更好,比如《英雄联盟》玩家往往更乐意使用专业对口的 " 掌上英雄联盟 "App。

概括而言,不论用户的实际需求是什么,掌上 WeGame 不是那个不可取代的选项。

4 月 7 日,腾讯旗下的企鹅电竞发布了退市公告,停止停止新用户注册、新主播及新公会入驻,关闭充值。6 月 7 日 23 时 59 分,企鹅电竞相关产品的所有功能停止 ( 专属客服除外 ) ,企鹅电竞相关产品于各应用商店下架,企鹅电竞相关产品服务器关闭,正式停止运营。

2016 年 7 月 26 日,腾讯网联合 QQ 手游、腾讯互娱于上海举办了主题为 " 放大招 " 的 2016 手游运动汇暨企鹅电竞发布会。三方宣布将合作推出新平台企鹅电竞,上线后业务范围包含手游赛事、直播、视频内容等,涵盖 QGC、KPL、CF 手游超级联赛、LPL 等手游、端游电竞职业赛事。

然而几年后,当初声势浩大的 " 大招 " 最终偃旗息鼓。

尽管企鹅电竞背靠一系列腾讯系的头部游戏,可谓含着金汤匙出生,但产品本身始终没能跑出优势。直播行业大乱战后,形成了虎牙、斗鱼双巨头对峙的局面。不论主播资源还是流量表现等各方面,企鹅电竞都处在下风。

2020 年 10 月,在腾讯的推动下,虎牙与斗鱼联合宣布双方已签订 " 合并协议与计划 "。此外,腾讯还计划以总价 5 亿美元将企鹅电竞游戏直播业务转让给斗鱼。如果事情能顺利进行,腾讯将拥有虎牙、斗鱼合并后新公司 67.5% 的投票权。

最终,这一进程因监管原因被叫停。此后企鹅电竞难以摆脱边缘化的行业地位,无可奈何地走向终点,成为外界眼中 " 停止内耗的牺牲品 "。

对于硬件 Kindle,亚马逊自公告发布日起停止向经销商供货,"Kindle 退出中国 " 的流言传了几个月终究被坐实。

2022年,我们只用一个月就“送走”了这么多互联网产品

图源亚马逊 Kindle 服务号

作为一代电子书阅读器霸主,Kindle 入华早期的销售成绩十分亮眼。从 2013 年到 2018 年,kindle 阅读器在中国累计销售了数百万台,中国也成为亚马逊销售 kindle 设备的第一大市场。最高峰时,Kindle 曾助力亚马逊在中国图书市场取得可观的市场份额。

但随着时间推移,Kindle 的地位不断下降。

一方面,中国市场的竞争走向白热化,大厂小厂接连入局。包括华为、小米、多看、文石、掌阅、科大讯飞在内的诸多厂商都相继推出了电子书阅读器及相关产品。软件层面,Kindle 也迎来了微信读书、掌阅书城等挑战者。

另一方面,基于用户基数庞大的智能手机市场,近年来免费阅读模式盛行。番茄、七猫等选手活跃在大众视野中,进一步冲击了 Kindle 长期推行的付费模式。

另外,阅读器行业的硬件形态迟迟没有突破,kindle 电子书在价格上不占优势,产品设计和内容生态又在各方围剿下显露疲态。实际体验上,Kindle 也在对比中暴露出种种短板,例如系统封闭、刷新率低等等。

意为 " 点燃 " 的 Kindle,曾经为一代消费者揭示了阅读的别样魅力。可惜行至今日,这簇火苗不得不与中国用户挥手作别了。

(本文中,又又、孙学礼均为化名。)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dfb2468e9f091fe168ee75

版权声明:虚像 发表于 2022年7月26日 pm6:33。
转载请注明:2022年,我们只用一个月就“送走”了这么多互联网产品 | 快导航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