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不少人小伙伴是被标题里「6亿平方英里的迷宫」吸引来的,要么觉得我校对不认真,这么明显的错误都发现不了。要么觉得我吹牛不打草稿,连 6 亿平方英里多大都没有概念,哪个傻瓜会相信世上有这么大的迷宫。
还真就有差不多 20 万个"傻瓜"聚集在 Reddit 的后室(Backrooms)版块,研究和讨论这个 6 亿平方英里的迷宫。更让人想不明白的是,他们讨论的中心是下面这张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照片。
这就是6亿平方英里大的迷宫?
不用怀疑自己是不是漏掉了a什么细节,无论怎么看这就是一张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照片,但它确实是上面提到的「宽约6亿平方英里迷宫」的一角,或者说原型。
自 2019 年这张照片成为 4chan 论坛的热点以来,有很多网友通过文字描述,在论坛分享怪异照片,或是自制视频来丰富这张图背后的故事,让其他人觉得世界上真的存在后室这么个神奇的地方。我们今天要聊的,就是被爱好者们称为「后室」的网络怪谈,以及它是如何从一张普通的照片,摇身一变成为 6 亿平方英里大的迷宫。
贴满黄色壁纸的空旷走廊
后室在网上走红纯粹是偶然。2019 年 5 月,4chan 的一个匿名用户在超自然分区上发了一个帖子,邀请其他网友分享"令人感到不安,看起来就不舒服"的图片,其中一个网友在下面回复了这张照片。
另一个匿名网友则给图片配上了一段说明文字:
如果你一不小心在错误的地方脱离现实世界,你就会进入后室(The Backrooms)。这里除了潮湿旧地毯的臭味,令人发狂的单调黄色,就只剩日光灯工作时的嗡嗡声。你被困在这个约 6 亿平方英里大,空间被随机分配的房间里了。
如果你听到附近有东西在徘徊,它一定是听到了你的声音,愿上帝保佑你。
其实这张图最早在 2018 年就已经出现在网络上。当时 4chan 上有人邀请网友们分享看起来像被诅咒的照片,不过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张照片。没想到 1 年后它摇身一变,成为了网友们关注的焦点。
在2018年,它还只是互联网上非常不起眼的一张图片
不过后室也有一些特殊的地方,勾起了网友的兴趣,甚至让一些人燃起了创作的欲望。
克里斯·弗雷德(Chris Frewerd)是最早关注后室的网友之一,尽管见到后室图片时才 16 岁,但他对这张有些古怪的照片产生了共鸣,和 4chan 网友疯狂讨论照片背后的故事,满脑子都是新奇的设定。某天他实在是无法控制自己创作的欲望,早上 5 点就翻身下床,决定写一个关于后室的短篇故事。
他觉得人们对于后室的热情,可能源自他们这一代美国人独有的体验:
在美国,很多人应该都对本世纪头十年那段奇怪的过渡期有印象,周围建筑几乎没有变化,没人去维护这些逐渐变老的建筑,也没有多少人会花钱翻新。
我在生活中经常见到这种有些年头,稍显破旧的建筑,不止是外表,它们的室内设计也比较老气。后室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完美还原了我对这些建筑的记忆,让我想起老家堪萨斯州的图书馆,我待过的老旧校园,还有购物中心一般都会有的那种奇怪的小型游乐园。在一片破败中重新感受到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一些老建筑的室内非常压抑,后室让克里斯想起了同样的感觉
完成后,克里斯把文章放到了 Reddit 的 Creepypasta 版块,成为了首批创作后室作品的人。
Creepypasta 版块每天都会有很多网友分享类似的网络怪谈,克里斯的作品虽然得到了不少网友的认可,但作品本身称不上惊艳,在 Reddit 上形成的影响力也比较有限。
Creepypasta版块现在有75万名成员,想要成为热门内容并不容易
好在看到后室有再创作的可能性后,更多人加入到后室作品的创作浪潮中,肆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后室改造成自己想象中的模样。
都市怪谈的创作当然不止局限于短篇小说,除了像克里斯一样用文字拓宽原设定,有不少人发现后室那些奇怪的设定,很容易变成游戏里的元素,做后室主题游戏是个不错的选择。
首先是视觉元素,虽说后室有 6 亿平方英里这么大,但根据设定它基本上哪都长得一样。不管走到哪,玩家能看到的都只有潮湿的地毯,黄色的壁纸,还有头顶上昏暗的日光灯。这意味着开发者不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来制作美术资源。
游戏的地图也非常好处理。如果开发者真的想做一个巨大的地图,只要提前设定好一定的规则,接下来全部交给 AI 自动生成就好。就算有人想手工打造迷宫也没关系,后室里面基本上都是方方正正的房间,做起来省时省力。
用AI辅助游戏开发能让工作变得轻松
这两个设定极大减少了开发者的工作量,让有能力的爱好者们可以相对轻松地做出后室主题游戏。
游戏这边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是 Steam 上的《后室游戏免费版》(The Backrooms Game FREE Edition),这款游戏于 2019 年 7 月 25 日上架,也就是说在后室的帖子发出来差不多 2 个月后,制作者就已经做出了这款游戏的雏形。不仅如此,它还是早期后室游戏里影响力最大的,不仅让一些玩家通过游戏了解到后室这个网络怪谈,也让其他爱好者知道后室这一概念要如何与游戏相结合。
最早的一批后室主题游戏,看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的
游戏的玩法很简单,玩家一不小心进到了后室里,玩家需要在这里找到迷宫的出口,或是在这个诡异的空间里迎接自己的死亡。
没错,死亡。还记得后室评论里的最后一句话吗:"如果你听到附近有东西在徘徊,它一定是听到了你的声音,愿上帝保佑你。"在玩家寻找出口时,还需要注意那些隐藏在各处的怪物,一旦碰上它们,等待你的多半是死亡。
作为一个小体量游戏,《后室游戏免费版》也有自己的亮点。尽管因为设定原因,游戏画面非常单调,但音效做得不错,通过厚重的脚步声还有逐渐变化的呼吸声,也能感受到后室独有的恐怖感。
目前这款游戏共有 2700 多篇评价,总评是「特别好评」,看来后室爱好者们对这款游戏整体来说还是挺满意的。
给出好评的玩家可不少
也不是说这个游戏没有缺点,如果抛开后室题材游戏这个加分项,它的流程不长,内容也很平淡,甚至可以说是枯燥且乏味。
可能是制作者担心怪物太多会破坏后室的神秘感,游戏里你遇到怪物的几率很低,甚至有时候你想一窥怪物的真面目,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还有一些完全没接触过后室的普通玩家,在机缘巧合下打开这款游戏,结果完全不能理解这款游戏的乐趣在哪。在单调的黄色迷宫里懵逼地逛了一圈后,愤怒地给游戏打了差评。
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开始游戏前,花时间去了解后室的设定
当然,《后室游戏免费版》并不是某种权威,爱好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脑洞创造不一样的后室作品。
现在 Reddit 上有专门的后室版块,有超过 21 万名成员在这里交流关于后室的一切。有人觉得后室的上方或者下方会不会有完全不一样的地图,有人认为需要走一段漆黑的隧道才能到达后室,也有人猜测后室原型其实只是一个废弃的酒店。
有20多万后室爱好者聚集在一起
社区成员们在这里分享自己心中的后室,不同想法间的碰撞不仅没有让后室失去魅力,反倒让它变得更加真实,就像后室是真实存在的一样。
给后室加上亿点点设定
可能会有人觉得后室的亮点就是花样繁多的设定,不过对于那些后室主题游戏的制作者来说,增加设定与其说是满足自己的创作欲,更像是为了照顾游玩体验而做出的妥协。
如果从游戏的角度出发,后室这个 6 亿平方英里大的设定很难和游戏有机结合起来。不谈摸清这个空间的每一个角落,哪怕只是在里面找出口也得花上大量时间,不仅难通关而且很过程无聊。如果真的按原始设定来制作游戏,那做出来的绝对是个粪GAME。
这不就是粪GAME吗
为了最大程度激发后室潜在的魅力,增加设定几乎成了创作者们共同的选择。
比如在原始设定中有提到,后室通常是不小心进去的,至于能不能从那里回来,通过什么方法回来并没有说明。于是有部分爱好者就认为,既然有办法进到后室,那就有对应的办法从后室出来,上面我们提到的《后室游戏免费版》就用了这个设定,在游戏里你是有办法从后室逃出来的。
既然有入口,那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一定有后室的出口
不过还是有玩家觉得只是增加这个设定,游戏的目的性还是不强,玩起来像意义不明的逛街模拟器。这时候我发现了另一款后室主题游戏,作者在这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设定,让作品更像一款合格的游戏。
这款游戏的名字就叫《后室》(Backrooms),官网日志显示它在 2019 年 6 月 7 日就已经放出下载,现在作者还在不断打磨游戏。游戏最初的版本非常简陋,很多调整都是通过更新追加的,翻看开发日志的话其实能看出《后室游戏免费版》多少影响到了作者的一些创作想法,不过双方却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我认为这款游戏对比《后室游戏免费版》体验更好的地方是,作者增加了两个非常棒的设定,既能展现后室原本的魅力,又让普通玩家觉得游戏有一定的可玩性。首先是给游戏加入了时间限制,每局游戏玩家都只有 5 分钟时间寻找出口,超过时限就会永远地被梦境吞没。
时间不等人,得赶紧逃出去
在体验时我能明显感受到,因为探索时间只有短短 5 分钟,自己的探索欲会更强,甚至在最后半分钟因为找不到出口开始紧张起来。但在不限时的后室主题游戏里,我完全没有这种紧张感,逛到哪里是哪里,不被怪物发现就算成功。
然后是为后室的出口增加了特殊的音效。比起花 5 分钟在迷宫里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逛,总得有一个东西能够指引玩家方便地找到入口。后室原设对画面表现定得比较死,但与声音有关的就只有一条,没有太大的限制,作者就决定在这上面做文章,为出口增加了特殊的音效,通过声音指引玩家逃出后室。
原设中发出声音的除了日光灯工作时微弱的嗡嗡声,就只有在后室里徘徊的怪物发出的嚎叫,很多时候吓人的不是单调的房间,而是游戏的音效。为了找到出口,玩家必须仔细分辨出口音效的位置,同时判断怪物离自己有多远,避免与他们正面接触,时刻保持精神紧绷。
如果没有声音的引导,要找到出口可不容易
这种"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也不要怕,微笑着面对它"的想法,有点让我想起《零》系列。正所谓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零》里面消灭鬼魂的最好方法就是近距离用相机拍照,和《后室》里听声音才能方便找到出口,在设计上有相通的地方。
作为一款免费的独立小游戏,能有如此多巧思确实出乎我的意料。目前《后室》在谷歌商店的下载量已经突破了百万,有很多玩家在体验后留下了正面评价。你可以在谷歌商店下载这款游戏,也可以通过网页在线游玩。
反正流程不长,我比较推荐在电脑上直接用浏览器玩
给后室增加一些设定后,开发者们总算勉强解决了游戏性不足的问题。不过后室原设实在是过于简洁,很难在保证游戏体验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做出更多内容,所以多数后室游戏流程都很短,基本上 5 到 10 分钟就可以通关游戏。
像这种小体量的游戏,开发者通常不会把它作为正式的商业作品出售,要么当做练手的项目,更新几次后就不再维护;要么游戏本体保持免费,喜欢的朋友可以花钱打赏开发者。
只靠打赏其实很难收回开发成本
如果想和正常游戏开发者一样,靠卖游戏收回开发成本甚至是盈利,就得走另一条路,那就是狂塞设定。把那些广泛被网友认可的设定都加到游戏里,这样游戏的内容量就足够了。
确实,3 年来社区产出了不少优秀的后室主题二创作品,其中一些设定不仅不会破坏后室神秘感,还让人眼前一亮,得到了多数后室爱好者的认可。如果将这些元素加入到游戏里,不仅不会让爱好者们反感,反倒会成为加分项。
比如,有人觉得后室可能并不是一个封闭空间,「6亿平方英里」这么大的空间,全在同一楼层里是不是很奇怪吗?如果是多个楼层,总空间加起来是 6 亿平方英里,听上去就合理多了。
现在有很多爱好者认为后室其实是多层结构的,且不同楼层有不同的风格
既然有不同的楼层,那照片里的黄色走廊会不会只是这片空间的第一层,毕竟这是离开现实世界后最初来到的地方。如果进入更深的楼层,也许环境和氛围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这里的怪物也会变得更恐怖,因为这时候离安全的现实世界更遥远了。
「拥有不同楼层」和「楼层间环境不同」这两个设定即不与原设定冲突,还让后室拥有了更多可能性。
在此之后,后室就从一个单纯的网络怪谈变成了可以往里塞更多设定的框架,大家可以更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觉得世界上可能存在一片被水淹没的房间,而且一眼望不到头,不知如何逃脱?后室爱好者贾里德·派克(Jared Pike)就做了个类似设定的视频,灵感很明显就来自后室。视频标题 The Pool Rooms (Found Footage)还捏他了另一个很有名的后室视频。
一些爱好者设想中的后室130层,主要场景是被水淹没的地铁过道,应该也是贾里德的灵感来源之一
视频里都是明亮且开阔的场景,不过有的人就是害怕对这种被水淹没的建筑物室内
原设定不再成为禁锢创作的枷锁后,后室主题游戏开始向另一种方向发展。和上面提到的游戏《后室》一样,《进入后室》(Enter The Backrooms)的作者也为了确保游戏性而增加设定,只是他在这基础上更进一步,直接把各种不一样的后室设定作为游戏最大的卖点。
《进入后室》在 2021 年 2 月 13 日发售,当时这种多楼层的设定已经被主流爱好者们接受,所以能看到里面有风格各异的楼层,不再局限在单调的黄色房间里。有的楼层可能是一片草地,有的楼层可能遍布高楼大厦,有的楼层可能看起来就像普通的街道。
游戏的场景变化很丰富,不同楼层间风格差异巨大
此外,这款游戏可谓集众家之长,吸收了社区里不少有意思的设定:后室会不断侵蚀你的理智,让玩家经历无法理解的幻象;有时候会出现一块被称为"子层"的区域,与当前楼层的会有明显不同的属性,看起来很突兀;越是深入后室,就会遇到更加恐怖的怪物,它们的攻击欲望会更强。
合理运用这些设定后,《进入后室》的体验比起同题材的游戏可要好上太多了,即便画面有明显短板,游戏的总评价依然是特别好评。得益于此,制作者也敢把自己的作品当成正常的游戏在 Steam 上销售,多少回收点开发成本。
后室游戏普遍流程不长,估计是《进入后室》的内容量足够多,作者才敢收费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和我一样,觉得后室的一大亮点就是花样繁多的楼层,爱好者们可以往这个框架里塞下各种有意思的设定。不过也有人觉得后加的设定就像是杂音,他们觉得后室最初的设定才是最有魅力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反倒会影响后室本身的美。
你们这是在画蛇添足!
通常来讲,如果一个怪谈一直有人参与讨论,丰富怪谈的各种设定,那就意味着相关社区非常有活力,对怪谈爱好者来说是好事。但问题是,后室的爱好者实在是太多了,往上面叠加的设定多得就像天上的繁星,让其他人不知道该从哪入手。
有部分成员不喜欢这种百家争鸣的感觉,他们觉得现在后室的设定太过杂乱,主动从后室版块分离出来,打算自己研究最纯粹的后室,让一切回到最初的原点。
这个小团体新建了一个叫「真·后室」(TrueBackrooms)的版块,现在已经有差不多 1 万 5 千名成员。比起擅自增加设定,他们更专注于研究后室最原始的图像,还有分享与之感觉相似的照片。
24 岁的小哔(Litbeep)是该版块众多想要保持后室原初概念,摒弃额外设定的人之一:
当我第一次听说后室,并在网上看到图片时,我真的吓了一跳。这种几乎没有任何家具,还带着类似泛黄老旧照片黄色色调的图片,不知为何让我有点怀念的感觉,以及随之而来的焦虑感。
因为图像带来的冲击过于强烈,小哔甚至觉得很多人当作后室设定原点的那段文字说明,其实也是多余的。
不少爱好者认为这个图片和评论的组合就是「后室」,但小哔觉得评论里那些设定也是多余的,有图就够了
在他看来,后室不需要额外的楼层,混乱的空间,还有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怪物。后室只需要保持这种陌生感就行了,这种奇妙的感觉能勾起人们的回忆,让人回想自己的童年,却又隐隐感觉事情变得有些怪异。自己并没有来过这里,但为什么会对后室有熟悉的感觉?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像小哔这么极端,「真·后室」也接受各种各样的解读,不过大多仅局限于展示这个黄色走廊的不同角度,或是与之紧挨着的房间可能是什么样子。
不需要更多设定,只追求感觉到位
在了解他们的想法后,我觉得双方看似选择了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实际上目的是一样的。大家都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后室独特的魅力,那种莫名产生的熟悉感,还有隐隐感觉到的怪异感。只是有人觉得种类丰富,打击面广才能吸引更多人,有人觉得眼下后室社区里设定太过混杂,需要不断提炼最精华的部分,去其糟粕才能吸引更多人。
在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塔玛·利弗(Tama leavaver)教授看来,对于后室这种生长在互联网的怪谈来说,前者显然对它有更多好处。
塔玛·利弗教授
塔玛教授的主攻方向是互联网研究,他喜欢按正常学术研究的方式分析互联网上的各种现象。在仔细研究了后室的相关内容后,塔玛教授有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后室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的特殊性。它来源不明,主要设定来自网友的解读,所以它允许人们在原图片的基础上进行无休止的讨论:
超自然现象在互联网上总是很吸引人,但后室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热度,是因为它在邀请你去解读画面以外的东西。没有人拥有后室的最终解释权,这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讨论和分享,有助于更大范围地传播。
如果只考虑后室作为网络怪谈的影响力,那我非常赞同塔玛教授的看法。但如果把整个后室社区,也就是这个 6 亿平方英里迷宫的"建造者"们考虑进来的话,那我更喜欢「真·后室」这些人的观点。
哪怕提前做过点功课,首次进入后室版块我还是被各种设定给绕晕了。最初我以为后室社区真就是一群人对着一张图和一段文字非常热情地聊了整整 3 年,哪知道后室的设定早就被网友们开发到了新的高度,甚至让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进错论坛了。
像是这位老兄,他的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放得很远,前面这些楼层都看不上眼
在逛了更多帖子后,我才发现了设定上的一些共性,比如「后室有不同的楼层」,「越是进入更深处的楼层,就越危险」等等。这些后加的设定对于后室爱好者来说再熟悉不过,但对于小白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门槛。如果不是真的想深入了解后室,看到这么多设定直接糊脸上,多半立马就没了兴趣,哪能吸引更多潜在爱好者。
虽然不像「真·后室」这么极端,把讨论圈死在最初的设定里,但我觉得后室的概念已经足够发散了,也许是时候收敛一点,至少可以整合出一个圈外人能很快接受的模版。
就在我这么想的时候,我理想中的新时代后室模版诞生了。
欢迎来到后室
视频 The Backrooms (Found Footage),这就说我理想中的新时代后室模版。原视频在 YouTube 上已经有 3 千多万的播放量,它能这么受欢迎不是没有原因的。
刚看开头,我很难把它和后室联系到一起。从画面判断,这似乎是早期某个低成本惊悚电影的拍摄现场,导演希望摄像师往后退一退,在稍远的地方拍个广角镜头。
就在这时,摄像师似乎不小心被什么东西绊到了一下,镜头一阵晃动后,他来到了那个熟悉的黄色走廊。
欢迎来到后室
摄影师发现自己在陌生的地方醒来,先是感到迷茫,冲着周围大喊,希望能找个人来问问情况。探索一番后他发现自己身处的空间非常诡异,不仅大得吓人,而且空间布局毫无规律可言,对整个空间的构造感到惊讶。再之后就是被怪物发现时的恐惧,以及无法从后室脱身时的绝望。
作者在编排剧本时绝对花了很多心思,也许摄影师在里面呆了很长时间,但角色的心理转变很自然,故事发展也非常流畅,就像真的有人误闯进后室一样。
不过让我感到疑惑的是,整个视频除了少数几个地方看起来有比较明显的后期处理痕迹,剩下的地方看着就是实拍。作者去哪找到空间这么大,氛围这么合适的地方拍摄?
我最初认为拍摄地点是某间废弃酒店,不然很难会找到空间如此杂乱,氛围还这么契合的地方。后面又觉得应该是自己搭建的场景,视频里有段怪物追着摄影师跑的场景,里面的房间又小又密集,现实世界里几乎不会有合适的场景。这么看来,这视频是下了血本。
哪有人会这么盖房子的?
没想到最近看了 Vice 的一篇采访文,里面的内容疯狂打我的脸。这哪是什么实拍啊,全是作者凯恩像素(网名Kane Pixels)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用 Blender 和 After Effects 做出来的。
打得脸都肿了
凯恩的视频很好地打响了后室的名号,视频发布后,后室的搜索量比以前高了好几番,让更多人了解到后室这么一个有意思的网络怪谈,为后室的下一步发展打好观众基础。
后室在谷歌上的热度变化趋势图,能看出来凯恩的视频直接拔高了后室的热度
同时也激励了一些爱好者以此为目标制作更高质量的作品,像上面我们提到的贾里德·派克制作的被水淹没的后室,就是受凯恩这个视频的启发,觉得自己也可以做出有意思的后室视频。相信只要给创作者们一点时间,他们会主动去吸收和领悟这些成功的后室作品身上都有哪些亮点。
希望这些后室"建造者"们趁着这股势头,把这个单调的黄色走廊变成大家喜欢且熟悉的网络怪谈。以后一提到「6亿平方英里的迷宫」,大家都能直接想到后室这个都市怪谈,而不是每次都得从一张平平无奇的照片开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