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飘写了《幸福到万家》(下称《幸福》)里的婆婆角色,王桂枝女士。
后台有留言提到,这剧也值得说道说道。
所以今天,飘索性再聊一回别的人。
别人是谁?
在这剧处处可见的 " 别人 "。
有别于女主何幸福的奋斗精神、进了城就飘起来的丈夫王庆来(唐曾 饰)。
从出场抠门到现在,重男轻女,窝里横的公公,王友德(张喜前 饰)。
从婚闹,到上门叫嚣、为所欲为的村霸万传家(曹征 饰)。
再到天天被儿子坑,有自己局限性、人却不坏的书记老万(刘威 饰)。
以及从婚闹、收地、打官司、幸福难产大出血、书记被调查 ……
一系列事件中,参与或旁观的村民们。
既巩固了万家庄 " 气人福地 " 的印象。
同时又充满矛盾。
说实话,以往农村题材剧气人的剧情和角色不少,多少有抹黑之嫌。
但这部剧再怎么气人,飘却不觉得是对农村的冒犯。
为啥?聊聊——
也难怪网友们生气。
当我们带着旁观者的法治思维看剧时,剧里的不少场景可谓处处透着魔幻。
就说开头的婚闹。
一个壮年男子把一个女孩压在身下,周围的人趁机伸出 " 咸猪手 "。
画面已经够恼人了吧?
偏偏村里人的态度还反常到让人失语。
这么说吧,在他们看来,一个女孩被聚众强制猥亵,还没有一个流氓被开瓢严重。
明明屋外听得到女孩的求救声,除了庆来兄弟俩,其他座上宾愣是无动于衷。
可一听说万书记的儿子受伤,瞬间宾客散尽,连喜宴都办不下去了。
因为按村里人多年来的经验和说法,婚闹本是 " 越闹越喜 "。
过来撑场和 " 闹喜 " 的万传家,那叫啥错呀?
可惜这种被村里人习以为常、把婚闹当遮羞布的性骚扰,只被屏幕前的观众看破了,村里人对传统陋习的麻木叫人着急上火。
更令人不适和窒息的,还有在村子里那些代代流传的封建爹味。
首先是以万书记为代表的官权。
这一点,单从村民们对他的巴结姿态就能看出来。
宁可不跟老王家往来,也不能 " 背叛 " 万书记。
所以当村民看到幸福夫妇跟万书记认错无果时,接过手的喜糖都能给你塞回去。
万书记虽然不耍明面上的官威,但被捧久了、捧高了,难免容易把公事和私事混淆。
王家的土地被征收,幸福的丈夫王庆来找万书记追加赔偿款。
结果他一脚就把人踹进医院,事后还毫无悔意。
被幸福找上门说理,他却拿 " 棍棒底下出孝子 " 说事,理不直气也壮。
显然,这种霸蛮已经超出了官权的范畴,而是一种没有血缘关系的爹味。
而在王友德身上,这种爹味就更显而易见了。
王友德是个典型的窝里横,他的脾性全发作在妻儿身上。
在外唯唯诺诺,说好听点叫老实,说难听点,就是窝囊。
幸福砸了万传家的脑袋,于是夫妻俩决定给万书记上门赔罪,上一秒明明自己还瑟缩着不敢开口。
下一秒瞥见妻子,倒突然涨了底气,喝令她开口道歉。
回到家里更是彻底撕下 " 老实 " 面具,把在外头不敢撒的火全撒出来。
女儿秀玉在家看书,他看到就凶,抓起书就摔。
在外习惯了妥协,只有在妻儿身上,才能验证自己作为一家之主的地位。
而在万家庄,这种大男子主义的现象还很普遍。
比起王友德的窝里横,万传家更甚。
妻子因为他被打而迁怒在万家集团上班的秀玉,撤了她的职。
可他得知后,反手就扇了妻子一巴掌。
不过,这自然不是在为秀玉打抱不平。
而是因为妻子的插手,轻易动摇了自己作为男性的掌控权。
村霸如此蛮横并不稀奇,可即便老实本分如王庆来,婚后也逐渐暴露出骨子里的夫权意识。
陪幸福回娘家,结果刚到就得知自己的妹妹被辞退的消息。
可毫不知情的幸福一心只想照顾被侵犯的妹妹,不愿跟他回去。
他倒好,不打声招呼就自己先走,还赌气挂电话。
这种幼稚行径不是不通人情世故,而是他作为丈夫的尊严受到威胁的一种抗议。
在万家庄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或许连他自己也没察觉出有何不妥。
因为在万家庄里,这没什么不对。
就像婚闹一样,盲目认同的人多了,就成了集体默认的 " 正确 "。
然而。
这批在网络前线激起众怒的村民,却也是被现实抛在后头的人。
不管是对婚闹的麻木,还是对爹味风气的默认,都多少带点古老的 " 土味 "。
正如导演郑晓龙所说,万家庄的 " 土 ",不在生活环境方面,而是知识和观念上的长期落后。
来源 |《娱理》
因此,这些风气让人气愤之余,还能让人品出些心酸。
飘看前两集时就有一个疑惑:怎么村里人人都爱巴结万书记?
用村民的话说,他是万家庄的一家之主,更是万家庄村民致富的带头人。
说白了,万书记就是当地权力和金钱的象征。
所以村民爱巴结万书记,除了跟他的廉政有关,还因为一种落后的人情观念。
在万家庄这个小社会里,村民们一直以来的交往潜规则,是以人情代替理法。
只要跟万书记交好,行事也能方便不少。
就说王家土地被征收的赔偿问题,幸福夫妇拿着 7 万块票据,找万传家报销无果,还不如王友德私下找万书记打感情牌管用。
如果说,万书记就是一张行走的 " 人情牌 "。
那另一方面,也恰恰暴露了万家庄村民法律知识的匮乏。
村民们几乎不懂法。
他们气人,也大多跟这一点有关。
比如贯财,一个好吃懒做的村民。
他家土地也被征收,但他两次拒绝在协议上签字,死皮赖脸就为了跟庆来家分到同样数额的赔偿。
还妄想凭借跟万书记的叔侄关系,在赔偿款上随便要价。
但按照政策,赔偿款是跟土地质量,以及村民的损失程度挂钩的。
他的不认账看似贪婪无赖,本质上透出的恰恰是法律观念上的落后。
但其实就连万书记,也并不懂法。
许是 " 一言堂 " 惯了,当罗晋饰演的律师关涛找万家集团的法务对接时,万书记竟然大手一挥,直言法务来了也是自己说了算。
自己不懂法,也在不知不觉中一次次纵容儿子违法。
万传家在婚礼上带头强制猥亵女性,他作何反应?
只有儿子被打的震怒,却全然没有对儿子犯罪感到理亏和胆怯。
事后也只在道德层面责怪儿子,但在法律层面,如果不是受害者去报案,他压根就没意识到儿子犯罪的严重性。
不懂法,是由于法律知识的匮乏、教育的落后。
而它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是施害者意识不到自己犯错。
就像踹了庆来一脚的万书记以为只是长辈教训晚辈,却怎么也没想到,这一脚也能把自己踹进拘留所。
而对受害者而言,便是在混沌中被长期麻痹,不知道该如何反抗。
在人情重于法理的万家庄,这种对个人意志的压抑才是最大的困境。
因为不懂得说 " 不 ",所以才不敢说 " 不 "。
婚闹禁令公示时,有一个画面让飘印象深刻。
有人觉得取消婚闹没意思,结果遭到不少其他围观村民的反驳。
实际上受压迫的一方早就苦不堪言,只是没人开这个头罢了。
他们不想取消婚闹吗?
当然想,只是麻痹久了不知道原来还可以说 " 不 "。
"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一直是万家庄村民多年来心照不宣的处世哲学。
所以小门小姓的王家早已习惯在出事后下意识认怂自保,一直以来的闹婚习俗即使出过事,也没人主动提出抗议。
这种处世哲学无疑助长了他们的 " 窝囊 "。
但与其说他们的愚昧让人捉急,不如说他们本身就代表着农村群体的一种普遍现状:
知识传播的相对闭塞、思想层面的相对落后。
他们的存在不是为了衬托女主清醒的工具人,他们就是问题本身。
说到农村题材,大众往往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真实。
但《幸福》开播后,其中却夹杂着一些 " 不真实 " 的声音。
" 不真实 " 在,村民们都坏得不像农村人。
言下之意:这么坏,可不就是在抹黑和丑化农村人嘛。
但,如果说拍农村仅仅做到真实展现就够了。
那怎么样才算真实呢?
实际上世间百态都可以被合理化为真实。
以往我们最常看到的农村是怎样的?
以《王贵与安娜》为例,有一回王贵带妻子安娜回农村老家。
王贵妈用发黑的筷子给她夹菜,妹妹洗碗用脏布干擦。
然而安娜的不习惯,在王贵妈眼里反倒成了城里人金贵。
她傲得不轻啊
穷、脏、道德绑架,一度成为最常见的农村面貌。
这在以前的农村也不可谓不真实。
除了生活环境上的脏乱差,不少国剧里的农村人,出场也往往自带脸谱化的刻板印象。
要么憨傻淳朴、坚韧隐忍。
要么则是另一种极端,因为贫穷而工于算计。
比如,《乔家的儿女》里从农村来的保姆阿英,出场就带着预谋。
遇上乔祖望后便蓄意跟他讨名分,还挑拨他跟孩子们的关系,实际上不过图他的家产。
后来还拖家带口住进乔家,企图鸠占鹊巢。
甚至在乔祖望临终前也不让自己的媳妇通知乔家人,怕坏了自己的计划。
穷没错,但因为穷而长了八百个心眼、打了别人的算盘,就变成损人利己的 " 坏 "。
当然,也不能说它不真实。
但这种真实,与其说它有 " 农村味 ",不如说更像是出于人性的弱点。
任何一种真实,只要是 " 坏 " 的,都会被归为抹黑行为。
但这种披着农村的皮,里子却是不独属于农村的 " 坏 ",才叫丑化和抹黑。
作为一部农村题材电视剧,《幸福》同样不讳于拍农村人的 " 坏 "。
但在展现农村人 " 坏 " 这一点上,它又是负责任的。
因为它不止于揭露表象,还由表及里,进一步交代表象背后的原因。
公公王友德,愚昧爱财、还窝里横,是挺可气。
但他不仅是女主的公公,他还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
钱和土地,就是农民最大的诉求。
所以他觉得把钱揣口袋才心安,也心疼陪伴自己多年的土地。
得知自家土地被征收后,他一个人跑到菜地,对着大棚满面愁容。
眼睁睁看着自家蔬菜被铲坏,他气到吐血。
虽说这片土地上是他最大的,也是唯一可以吹嘘的资本。
但作为农民,这片土地也是他的生计。
他的窝囊让人恼火,但他的处境也不免让人唏嘘。
他爱财,但他不贪他人之财,因为他太知道赚钱不易。
他窝里横,那是因为他在父权气息浓厚的环境下长大。
当幸福夫妇因为起诉万书记被村民组团扔烂菜叶时,他也是一个只希望孩子平安无事的护崽家长。
个体如此,群体的 " 坏 " 也有原因。
那些在门外丢菜叶的村民,为什么?
因为无知。
尽管幸福已经解释了,万书记被拘押,与她的举报没有直接关系。
但村民们只有纯粹的、朴素直接的爱恨逻辑。
你难产,老万救了你一命,却在你孩子百日宴上生生给抓走了。
恩将仇报,这就不行!
而同时,也是这种朴素直接的逻辑,使得幸福大出血时,平日里有磕绊的乡里乡亲,排长队验血型救了她。
人命关天,别的事小。
发现没。
农村题材剧不怕展现 " 坏 ",怕的是没来由的 " 坏 "。
也并不是所有 " 坏 " 都不真实,都是在抹黑。
当它交代清楚因什么而 " 坏 ",同样可以 " 坏 " 得很可爱。
《山海情》里,尤勇饰演的李大有是剧里的喜剧担当,也可以说是最大的 " 反派 "。
虽然做了不少可恨的事,却让人恨不起来。
吊庄时他把其他村民从闽宁镇鼓动回村,种菇时又带头质疑,偶尔还干些小偷小摸的勾当。
不配合,还固执有主意,属于管理者最头疼的那类。
虽说大有叔总让观众和得福头疼,但看他烧了菇棚蹲在墙根委屈巴巴地搓衣袖,又瞬间让人心疼。
因为他 " 坏 " 的表面,露出的底色是苦涩的。
他不愿种菇,因为那是有风险还要投钱的事。
他没什么钱,所以才不敢冒险。
带头大闹水电站,那是因为他种的庄稼严重缺水,眼看着就要颗粒无收。
说到底,反映真实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还能引导观众对农村现实的反思。
如此,大众对农村的认识也不会只停留在最浅层的农村面貌,反而忽略了造成这一表象背后的成因。
让农村人不会感到被冒犯的真实,不是一味靠真善美吹捧,而是即使 " 坏 ",也不用刻意回避。
与其简单粗暴用一句 " 抹黑 " 就否认了它的存在。
我更希望 " 坏 " 能作为一个信号。
牵引出更多被偏见遮挡的困境,以及更多不被察觉的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