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诗人余秀华遭遇家暴

文化教育 2年前 (2022) 虚像
0 0 0

本文来自:钱江晚报·小时新闻作者:黄小星,原文标题:《余秀华自诉被杨槠策家暴:一个极度渴望爱情的农妇,会遭遇什么?》,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如果诗人圈也有顶流,余秀华无疑是的。

从我第一次采访她的2015年至今,她至少有四个节点爆红: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刷屏;离婚;和90后杨槠策再婚;以及,从昨晚开始发酵的,疑似分手,被杨槠策家暴。

发现了吗?其余三个节点,都与诗歌无关。诗歌之下的多重身份和戏剧化性情,才是她多次爆红的流量密码。脑瘫、农妇,她因这些回避不了的标签痛苦,也因此备受关注。如果观察她这些年走过的路,也许,你对她今日遭遇早有预见。

7月6日上午,杨槠策做了一件非常没品的事:直播和余秀华吵架。大概每一个观众,都会因此感受到,不忍与不适。一个正常人,在和爱侣吵架时尚且歇斯底里,颜面尽失,更何况是她——我和余秀华打过交道,我清楚,现实中,脑瘫是怎样控制了她的外形与言语表达,当这样的一个残疾人,被迫在镜头前披头散发地控诉对方:“你打我时怎么不直播?”

我只想关掉直播。

整个视频,揭开了他们的感情,甚至人性里最残酷的一面。你能看到,杨槠策是怎样抓住余秀华最痛的身体顽疾来攻击;你也能看到,“诗人”的才华,在讽刺嘲弄对方时是如何发挥得淋漓尽致,以及,她曾不惮于以最粗俗的侮辱性词汇,来形容对方幼小的女儿。

晚上的舆论场,因为余秀华的一条微博彻底引爆。

当诗人余秀华遭遇家暴

余秀华发布后又删除的微博

深夜,我看到余秀华发了一条朋友圈,“微博删了,你们懂。”我想去和她说些什么,寻思良久,终究也只是默默关掉对话窗口。

当诗人余秀华遭遇家暴

2015年1月,我去了余秀华的家乡,湖北钟祥石牌镇横店村采访。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穿透了用户,大胆、直白,很多人说,从中感受到一种“不管不顾的爱”。当人们发现,写下这首诗的,是湖北乡村里一个脑瘫的农妇,这种反差,足以掀起眼球狂欢。

很多很多记者,像我一样,穿过半个、大半个中国去见她。余秀华说,“记者一来,就要死兔子”——余家没有更多的余粮,只能每一个新客人前来,都杀一只兔子加菜,以示重视——是余秀华养的兔子,她很喜欢它们。她说,夜半兔子窃窃私语,她不能偷听。

剥下来的兔子皮悬吊在余家门前田野边的一棵歪脖子树上,整齐,毛茸茸,闪着光。我觉得这个画面充满了喜感和隐喻。

余秀华,在初次包裹她的喧嚣潮水中,反复无常。或者说,游刃有余。有时,她极端配合。有时,翻脸比翻书还快。我有点不敢和她交谈,你能明显感受到,你们的对话,是和她的智商角力。你能明显地感觉到,她对你那些与他人雷同的蠢问题,有多么漫不经心,甚至充满揶揄。

我充满挫败,放弃提问,只在一旁观察。这也躲不过她的眼睛,有天她漫不经心地提起,她觉得我最聪明,虽然没有直接提问,却把他人的问题尽收眼底。

是的,余秀华很聪明。恰如她诗歌中,那些敏锐的、天才的火花。她让我想到诗人韩东,写给患病卧床哥哥的一首诗:

“如今再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

把灾难固定在外形上

躲在被窝里不肯出生

哥哥的一生必天真烂漫。”

余秀华所生长的横店,是她的壳,束缚她,也保护她。是的,你无法想象,一个因为手脚不利索,剥鱼都要母亲代劳的成年人,有这样近似刻薄的聪明。这足以将她自己和身边人灼伤。

在那次采访中,许多写进稿子、或没写进稿子里的观察,似乎是今天的草蛇灰线。她把一些男记者称为“小鲜肉”,另一些归为“老腊肉”;她提到,她曾喜欢一个人,不管不顾地跑去找他,对方却因为窥见她的外形,躲起来不敢见她;她也说到她当时的婚姻——她和丈夫没有爱,一切都是“草率行事”。他比她大13岁。

我忍不住看向一边,那个总在一旁喂兔子、喂鸡、扫地的男人。他是个“赘婿”,被岳父母叮嘱,“记者来了不要乱说话”。余秀华说,他会动手——当时尚且健在的余秀华的母亲,赶紧讪讪地回应,“女婿不敢”。

那次,有出版社为了把余秀华签下来,特地派了一个编辑,带上余秀华最喜欢的一位男诗人的诗集前来,是签名本。余秀华爱不释手地抱在怀中,脸上的神情,如一个炽热的少女。


后来的更多细节,我是在导演范俭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里看到的。比起浮光掠影的快速采访,显然,沉入她的生活,你能触碰到更多激流,和有棱角的石头。

为了800元钱,丈夫让余秀华去碰瓷,他觉得,她反正已经残疾了,不会再有更多损失。余秀华在诗歌里写,他去嫖娼,和她炫耀那些女人更有风情。终于,她以15万元,“买到了自由”。

当诗人余秀华遭遇家暴

《摇摇晃晃的人间》里的一个画面,后座为余秀华前夫。

这是余秀华的第二次爆红。这次逆袭看上去太“爽文”了:一个脑瘫农妇,凭借才华摆脱了出身,她有了钱,足以砸向“渣男”,重获自由。

我想,这一定也给余秀华带来了快乐,就像她接连拿到的诗歌奖项、离开横店村而看到的更大的世界。而这些年我看到的另一面还有,母亲重病,过世,余秀华十分消沉,时常酗酒;她在微博上,对一位文艺气质的男歌手剧烈地表白,引来群嘲,却因为粗鄙又真性情的回怼而圈粉;她开始做公众号,有时发一些诗歌,有时则接一些“三俗”的推广。她说,她要做“世界的情妇”。

她的故事,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似的励志故事。她的欲望那样炽烈,因此在公众视野中饱受诋毁,却也备受赞美。但此时,围绕她的话题,早已与诗歌渐行渐远。

“我的身份顺序是女人、农民、诗人,我感谢诗歌能来到我的生命,呈现我,也隐匿我。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得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她曾这样写。

杨槠策。90后,比余秀华小14岁。离异,有一女。神农架养蜂人。

据说他也爱写诗。我特意去翻了一下,嗯,垃圾。

但他们开始,不怕死地秀恩爱了。他推着她在阳光下荡秋千,他给她送上999朵玫瑰,最后,一组明媚的、高调的婚纱照,似乎预示着这段感情修成正果。

怕喝醉,便不能饮得尽情。我想,余秀华也是这样想的。

许多看客说,余秀华配不上这样的“嫩草”。余秀华感知到了这一点,也就是一个星期前,6月30日,她发了一条朋友圈:

“杨不就是一个身体健全的男人嘛,咋,我一个‘著名’诗人,眉清目秀,有趣得百年难遇还配不上?”

我在心里给她喝声彩。

当诗人余秀华遭遇家暴

余秀华和杨槠策的婚纱照

毫不掩饰地说,作为一个遥遥相望的、因为采访而结缘的“朋友”,我不看好这段婚姻。看起来,他们都在急吼吼地给欲望正名,给激情赋予粉饰太平的意义。以婚姻一场,给不看好他们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但,杨槠策的目的性太昭然若揭了。他接受采访、开直播,对一夜成名的渴望写在脸上。而余秀华说,她不介意他们各取所需,如果有一天他们分手了,她就花5万元买冥币,到杨槠策的家门口,一直烧一直烧。

但,从发布婚纱照到家暴,也不过两个月。

我们无从得知他们婚姻里的暗流与龃龉。只是在直播的残酷一幕里,不难窥见一斑。如果对一个野心家来说,当他发现在对方身上无法攫取到更多价值,却要一天天地承受对方的生理缺陷、乖戾性情,他是否忍不住撕下曾经温情脉脉的伪装面具,亮出獠牙?

无论如何,暴力都是万恶的、必须谴责的。如果余秀华所言为实,杨槠策必须付出代价。不止于道德上的。

闹剧令吃瓜看客拍手叫好,也让另一些旁观者如鲠在喉。从余秀华的私生活里,我们还能看见什么?

我想,杨槠策或者其他看客,其实都不用因为她“诗人”的一面而对她带有滤镜,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给自我的排序是女人、农民,最后才是诗人。她无法摆脱自己的出身和人格缺陷,这也是为什么今天,她的故事里,充满了原始的、不体面的欲望和撕扯。

也不必因为他人的分分合合,而重新相信,或“取关”爱情。爱情就在那里,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需要,它必须在。只是从他人,从另一个出身底层的女性身上,我们看到,如果选择婚姻作为人生的必修课,短暂的激情火花之后,更要经得起庸碌的消磨;可以葆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爱的能力,但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异性身上,你的人生终究需要自己掌控;如果婚姻这门课程失败,我们应该学习,如何让自己的人生不会失控。

不妨给余秀华一些时间。作为一个遥遥相望的、因采访结缘的朋友,我对她,有怜惜,有叹气,但更多的是祝福。

祝她安好,也祝她能重觅良人。

以及,你有多久没有读过她的诗了?

本文来自:钱江晚报·小时新闻,作者:黄小星

版权声明:虚像 发表于 2022年7月8日 am2:12。
转载请注明:当诗人余秀华遭遇家暴 | 快导航网

相关文章